本文授權轉載自 Sunny愛Money ETF理財網
對於存股族來說 政府總給不了保障 ...
繼年金改革後,勞保議題也浮上檯面,使得市場上的投資人和一般民眾,更要積極規劃未來退休金來源。而「定期定額」對於許多投資人,特別是社會新鮮人與小資族來說無疑是最適合也最喜歡的選項,因為可以達到零存整付的累積效果。
其實,在臺灣股市裡 ...食品類股才是定存首選!
以下將用 2 個步驟來篩選過去食品相關公司,並回測過去定期定額的表現!用數據簡單直白地告訴你,為何「食品類股」會是最佳選擇。
第一步驟
從類股指數找方向 食品類股走勢優於台灣 50
近六年來(2012年起)台股投資人最愛的 ETF 台灣 50,繳出 50 元漲到 85 元的好表現(圖一)。但攤開食品類股的K線走勢,從 2012 年的 960 開始,到截稿為止已是接近翻倍的 1848 點,不僅呈現穩定上漲的趨勢,績效完全不輸非常熱門的台灣 50(圖二)。
所謂「民以食為天」
不管景氣好壞,飲食是人基本的需求,從這個角度出發就能理解為何食品指數趨勢如此強勢。食品類股非常符合我的兩大選股原則,首先是「抗通膨」,從小到大的飲食費只有不斷上升,幾乎很少看到降價。再來,飲食是一種「持續性」的消費,社會再怎麼變化,飲食是最基本的開銷。因此從食品類股中找到的「績優股」,勢必能比其他多數族群的龍頭股適合長期投資。
▼ 圖一、台灣 50 月線走勢 ▼
▼ 圖二、集中市場食品類股月線走勢 ▼
第二步驟
排除娛樂性飲食並確認財報
確立好選股方向後,接著第二個篩選指標是「必須」,因為許多食品類股其實跟娛樂性飲食有關,例如飲品與巧克力等。定期定額目的是長期投資,因此我們也要選擇「非娛樂性」的飲食,才能真正選到不管景氣好壞,消費者都會消費的公司。更重要的是,這些公司在過去四年的 EPS 和股利都必須保持穩定甚至是成長,如此一來定期定額才能提高獲利的機率。
找三餐飲食中的基本款
例如雞肉、鮮奶、鮮食、沙拉油和豆腐等食品,依照這標準,對應的公司有卜蜂(1215)、統一(1216)、聯華食(1231)、大統益(1232)和中華食(4205)。此外,這五大公司的 EPS 與股利在近年都呈現穩定或成長的走勢,符合財務績優的篩選標準(表一)。
結果檢視:
最後我建議,投資人每月要存下 5,000 元投資,目前市面上的定期定額建議為 3,000 元,但我認為如果有決心的話,要想辦法存更多才能有顯著效果。阿格力以每月 5,000 元持續投資三年來試算,來看看小錢( 18 萬)是否真的有機會幫小資族創造第二收入。
如果投資台灣 50
三年來的投資報酬率為 21.89%(不含股利)如果把股票賣掉可獲得 39,118 元!相當於幫小資族換台 Apple 的 MacBook 筆電。那前述食品股的成效如何呢?
如果投資食品類股
如表二所示, 這 5 檔食品類股都能繳出不遜於台灣 50 的表現,即使是報酬率較低的大統益和聯華食,也分別有 26.41 及 33.9 %的報酬率。更令人興奮的是,假設投資人能眼光獨到選到國內盒裝豆腐龍頭中華食或超商炸雞王者卜蜂,短短三年間便享有 61 ~ 69 %的高報酬,獲利超過十萬元台幣,送你去日本免費旅遊都綽綽有餘。
同期投資台灣 50 報酬率為 21.89%,獲利金額 39,118 元。統計期間:2015 年 7 月 21 日至 2018 年 7 月 20 日。計算不含股利,手續費計算以 65 折試算。
總結:
看完食品股的定期定額效果,我期許讀者有兩個啟發,那就是只要選對「方向」,小錢真的能滾出可觀的獲利。便當漲價時,大家邊吃邊罵,這其實就是投資的靈感,消費者就算產品售價上漲還是得買單,所以食品類股就具備此特性。再來,這些其實都是耳熟能詳的大公司,並不是我刻意挑選的冷門股。以統一企業來說,多數人從小到大,要不吃到統一肉燥麵、喝到純喫茶、買過瑞穗鮮奶都難,但又有幾人留意過統一股票?即使統一股本超過五百億,是一家非常成熟的公司,近 3 年的定期定額都還是有不錯的報酬(41.87%)。
好股 ... 都藏在消費中,建議試試「生活選股」,或許你會找到新的天地!
※注意:過往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本篇舉例僅為教學使用,不具投資建議。
本文授權轉載自 Sunny愛Money ETF理財網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Jacky)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