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持續看我分享心得的人應該就會知道,我非常重視"失敗"的經驗,失敗的經驗不一定是賠錢,我所定義的失敗,
1. 沒按照定好的系統執行===>自己的問題,賠錢是最好的教練,市場很邪門,想惡搞的時候基本上都賠錢,所以基本上沒再發生了.
2. 按照系統執行,選出來的股票出現問題===>檢查哪邊出問題.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2013/12月,鎖定的一檔股票,大盤持續走多,為什麼(6269)台郡,就是不會漲
並且在之後,我怎麼樣在我的系統中增加保險.
去年單月營收(千) | 單月營收(千) | 單月營收年成長(%) | 營業利益 | 稅後純益率 | 每股稅後盈餘(元) | |
2013/01 | 928779 | 1201033 | 29.31 | - - | - - | - - |
2013/02 | 931264 | 510264 | -45.21 | - - | - - | - - |
2013/03 | 738019 | 641368 | -13.1 | 15 | 16 | 1.9 |
2013/04 | 607128 | 683570 | 12.59 | - - | - - | - - |
2013/05 | 604720 | 903794 | 49.46 | - - | - - | - - |
2013/06 | 580243 | 601861 | 3.73 | 11 | 9 | 1 |
2013/07 | 748386 | 1000814 | 33.73 | - - | - - | - - |
2013/08 | 840208 | 1388229 | 65.22 | - - | - - | - - |
2013/09 | 1143828 | 1592840 | 39.26 | 18 | 14 | 2.8 |
2013/10 | 1179839 | 1806728 | 53.13 | - - | - - | - - |
2013/11 | 1437694 | 1820866 | 26.65 | - - | - - | - - |
(6269)台郡,2013/01/02,月營收年成長大幅衰退,加上Q2季報稅後純益,營業利益創下歷史低點,使得股價由高點120塊一路下滑到85-90塊
隨著Q3旺季,月營收年成長翻正,加上營業利益及稅後淨利得回升,當時我計算本益比,認為(6269)台郡,本益比約10-11倍,處在低檔區間,有買進的價值. (目前股價本益比跌到78.6, 本益比僅9.16倍)
營業利益/稅後純益/毛利率
當時觀察到的營業利益由11%回升到約17.5%
看起來,股價應該有機會走一波才對,但是(6269)台郡,基本上股價不動如山,幾乎沒有高點,這時候,就要更詳細的檢是財務報表是不是有漏掉的地方.
1.股本
股本(千) | |
2008 | 1351726 |
2009 | 1351726 |
2010 | 1442669 |
2011 | 1711583.57 |
2012 | 1896274 |
2013 | 2008166.85 |
股本膨脹 | 1.48 |
股本膨脹相當驚人,從2008年的13億飆升2013年到20億,股本膨脹意味的,公司印了更多的股票來換鈔票維持公司營運,也意謂流通在外的籌碼大增,籌碼越多越凌亂,股價越難有表現.
2. 發行公司債,現金增資
公司債 | 現金增資 | (千) | |
2011 | 800000 | 666000 | |
2012 | 1494505 | ||
2013 | 2985005 | ||
5279510 | 666000 | 5945510 |
累計發行52億公司債以及6.6億的現金增資,大家思考一下,一間股本一開始僅約13億的公司,累計三年再跟市場要了接近60億的資金,這可能意味著,這個產業陷入了產能競賽的循環,或是此產業太燒錢了.
3. 看到前一項,心裡就有底了,馬上拉出自由現金流量(賺的錢減去燒得錢)
自由現金流量常常呈現淨流出.
最後,隨著Q4跟2014Q1季報公佈後,各項營運績效比率滑落,股價繼續下跌到78塊上下
"台郡也會通過20億元為上限的募資案,募資途徑可能透過GDR、現金增資或是公司債等多種途徑,股數將不超過1,800萬股,並保留10~15%給公司員工認購"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40522000206&cid=1204
從6269的例子,買進一檔股票,一定要檢視其獲利成長的速度有沒有大於股本膨脹的速度,以及公司是否真正具有能賺進現金的能力.
雖然現在(6269)台郡,本益比處在低檔,但是買賣股票的鐵律,千萬不要因為股價跌深了,寧可錯失買在最低的機會,也不要去試天下掉下來的飛刀夠不夠銳利.
資料來源:Cmoney, http://www.cmoney.tw/
(本文內容並非任何型式之投資建議,內容謹供參考,數字如有誤植,以公開資訊觀測站為主,任何投資決策應自行衡量風險,妥善理財,本部落格不負任何盈虧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