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大學生熱愛「權證」
小資族最好的投資夥伴!
滿多人其實對「權證」都還很陌生,
之前我曾問過身邊的朋友,
大部分的人其實都只聽過股票、期貨、選擇權,
「權證」反而比較少人知道。
但「權證」其實對於比較少資金,
卻又想投資的人,可以說是最好的夥伴!
也因為它的 高槓桿特性 以及 價格便宜,
買進一張大約只要花 500 ~ 2,000元不等,
不像買股票一張都要花上萬元,
反而因為這樣,
成為【學生族群】剛進市場練功的木人樁!
繼續看下去...
「權證」就是小股票
股票漲 權證漲,股票跌 權證跌
「權證」其實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股票,
因為它是衍生性金融商品,
意思就是,它是跟著「現股標的」來進行價格漲跌的!
比如說,我今天買進一張 鴻海(2317) 的「權證」,槓桿約 5 倍。
之後 鴻海 股票價格上漲 1%,
我的鴻海「權證」可能就會上漲 5%;
或者說,鴻海 股票價格下跌 2%,
鴻海「權證」就會下跌 10%。
你可以把股票想像成是「爸爸」,權證想像成是「小孩」,
爸爸總是會牽著孩子走,就是如此而已。
(未經 作者 授權,請勿轉載)
我自己非常喜歡操作權證,
為什麼我對於「權證」會這麼著迷呢?
有 3 個原因如下:
權證的 3 個優勢
1. 以小博大
因為「權證」它可以只花一點點的錢,
就可以買到 平常買不起 的股票!
舉例來說:
最近 大立光(3008) 股價又創下歷史新高了!
現在不買等何時?
我想買進一張股票,但是錢不夠…
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買進「權證」,
因為買進一張大立光現股需要花到 300 多萬元,
但假如你買「權證」只需要 1,000~2,000 元左右
就能夠參與上漲的行情。
「權證」的槓桿大
而權證的「槓桿」也比現股還來得大許多,
所以就能快速的讓 小資金 成長,
我所認識的高手們利用「權證」,
常常一天就賺 10% 漲停板喔 !
想要大賺個 30~40%,
只要抓到趨勢的話,並不困難!
2. 低交易成本
股票 跟 權證 的手續費都是一樣,
不算打折的話是 千分之1.425!
股票的交易稅是 千分之 3,權證只有 千分之 1!
這兩個之間差了 千分之 2,
不要看這兩個成本其實差不多,
但實際一買一賣之後會「差很多」!
來算給你看看。
假使要用 股票 跟 權證 賺 1 萬塊
權證槓桿 為 現股 的 5 倍
股票買 1 張 :100 塊 → 110 塊 上漲 10%
權證買 20 張 :1 塊→ 1.5 塊 上漲 50%
【股票的交易成本】
股票的手續稅為
買:100 元 * 1000 股 * 千分之 1.425
賣:110 元 * 1000 股 * 千分之1.425
= 買賣總共約 300 元
股票的交易稅為
110 元 * 1000 股 * 千分之 3 = 330 元
總計 630 元!
股票成本佔獲利比 = ( 630 元 / 10,000 元) = 6.3%
【權證的交易成本】
權證的手續費為
買:1 元 * 1000 股 * 千分之 1.425 * 20 張
賣:1.5 元 * 1000 股 * 千分之 1.425 * 20 張
= 總共約 72 元
權證的交易稅為
1.5 元 * 1000 股 * 千分之 1 * 20 張 = 30 元
總計 102 元!!
權證成本佔獲利比 = ( 102 元 / 10,000 元) = 1.02%
(未經 作者 授權,請勿轉載)
兩個商品同樣都獲利 1 萬元,
但 交易成本 整整「差 6 倍」!
並且成本佔獲利比重,「權證」超低只有 1%...
不要小看交易成本才幾十塊、幾百塊,
長期累積下來也是很恐怖的!
看完了之後,是不是覺得「權證」真的很划算?
3. 參與除權息不必課稅
最近 7.8 月正是除權息的旺季!
假使你是想要賺「除權息行情」的人,並不打算長期抱股,
利用「權證操作」不僅僅不必被課所得稅,
連交易成本也是便宜許多..
算法就如同上面計算交易成本的方式一樣!
這也是筆者喜歡「權證」的重要原因之一!
假使在除權息當天股票就馬上填權息,
「權證」就可以直接賣出,
不必再利用 融券放空 來鎖價差,
也可以節省掉很多時間..真的是好處多多!
實際操作案例 vs 股票的報酬率
做多 台光電(2383) 4 天大賺 32%!
操作案例就舉最近的例子吧!
前一陣子跟朋友聊天,他約我一起操作 台光電(2383)。
他對於做多強勢股追高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屬於短進短出的積極交易人,
除此之外,也與我一樣熱愛「權證」!
由於「權證」的 高槓桿特性 就是適合用來做多強勢股,
他在 8/4 收盤前 現股價格約 78.3 元買進,權證價格在1.28 元,
在 8/10 賣出,假使操作現股,短短 4 天漲幅約 11%,
不過「權證」可是從 1.3 元漲至 1.7 元大漲 30% 呀!
這就是權證的魅力…
放空 台灣50 ETF 4 天大賺 43%
「權證」不只能夠做多,也能進行放空避險,
做多的叫做「認購權證」;做空的叫做「認售權證」。
之前筆者在 2016/4/26 時認為有可能大盤會往下修正,
所以就買進「認售權證」放空 台灣50 ETF 來進行避險,
後來果真遇到大跌,
「認售權證」價格從 2.05 元飆漲到 2.94 元,
短短 4 個交易日,獲利出清大賺 43%!
反過來看 台灣50 ETF 現股只有下跌近 5% 而已,
槓桿差了將近 10 倍..這就是權證的魅力!
挑權證的 4 大重點
價差小、價內、長天期、報價好
最後一個重要的關鍵,權證該怎麼挑?
有一個網站挑權證非常方便
【 點我 ☛ 群益權民最大網 】
進去之後就可以從裡面挑選出自己喜歡的權證。
假如是新手挑選權證,
除了要先挑選【標的】及「認購權證」或「認售權證」
4 個挑選重點給大家參考:
- 買賣價差在 2% 以內,越小越好
- 履約價在價平 0% ~ 價內 15%
- 到期天數還有 120 天以上
- 報價好的權證(凱基、統一、台新這 3 家券商發行的權證都不錯)
基本上透過這一些條件去篩選出來的權證都不會太差,
結論:
「權證」的魅力就是在於
它的「高槓桿」及「低交易成本」,
膽大的投資人如果對於 趨勢掌握 非常有把握,
是一個能夠快速讓資金放大的商品,
不過雖然 獲利的速度夠快
但同時也代表著 虧損的速度也很快
還是必須小心謹慎地來應對,
不然只要一次不小心,就會從天堂掉到谷底囉…!
想知道更多投資秘訣嗎?
按讚追蹤我的粉絲團
※ 提醒 ※
【本文僅為個人操作記錄與心得分享,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
若有提及案例僅為教學範例,請自行判斷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