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儒鴻(1476)

  • 股價
    401.5
  • 漲跌
    5.5
  • 漲幅
    1.39%
  • 成交量
    441
  • 股本(百萬)
    2,744
  • 產業
    傳產 - 紡織纖維(上市)
  • 發行權證檔數
    10
    • 儒鴻討論區
    • 繼續閱讀

      大盤需要時間盤整才會創高,大家操作小心

      1476儒鴻的討論圖片
    • *除權息:羅麗芬-KY、聿新科、臺鹽等

      *法說會:亞德客-KY、恒耀國際、旺矽、力致、南俊國際、台興、晶技、東洋、振大環球、圓祥生技、勝一、達欣工、康霈*、山林水、裕隆、裕融、中華、竹陞科技、聚陽、貿聯-KY、台富、萬泰科、震旦行、互盛電、三商家購、廣運、聯發科、台塑化、邁科、欣興、金像電、燦星網、雙鴻、和椿、旭隼、儒鴻、和潤... 繼續閱讀

      *除權息:羅麗芬-KY、聿新科、臺鹽等

      *法說會:亞德客-KY、恒耀國際、旺矽、力致、南俊國際、台興、晶技、東洋、振大環球、圓祥生技、勝一、達欣工、康霈*、山林水、裕隆、裕融、中華、竹陞科技、聚陽、貿聯-KY、台富、萬泰科、震旦行、互盛電、三商家購、廣運、聯發科、台塑化、邁科、欣興、金像電、燦星網、雙鴻、和椿、旭隼、儒鴻、和潤

      *注意股票:新纖、恩德、聚亨、為升、楠梓電、佳能、虹光、毅嘉、國碩、宏達電、歐格、立德、昇貿、京鼎、海華等

      *處置股票:長興、台玻、明輝-DR、德宏、詠昇

      *降融資比率一成及提高融券保證金一成:幸康

      *恢復原融資比率及原融券保證金成數:全心投控

      1476儒鴻的討論圖片
    • T@T

      一、事件背景
      1. 美國關稅政策
      • 2025/8/7 起,美國對台灣多數輸美貨品加徵 20% 對等關稅。
      • 同日,川普宣布對輸美半導體課... 繼續閱讀

      一、事件背景
      1. 美國關稅政策
      • 2025/8/7 起,美國對台灣多數輸美貨品加徵 20% 對等關稅。
      • 同日,川普宣布對輸美半導體課 100% 關稅(未來可能拉高至 200%-300%)。
      • 但若企業「已在美設廠/正在建廠/有明確投資承諾」,可豁免。
      • 關稅依據:
      • IEEPA → 多數產品基準關稅/對等關稅。
      • 232 條款 → 戰略產業(如半導體、銅、藥品、飛機零件…)專項關稅。
      2. 現況衝擊
      • 關稅並非單純 20%,而是疊加 MFN 稅率、反傾銷、反補貼。
      • 工具機原本 4.7% → 變 24.7%。
      • 農漁產品(蝴蝶蘭、鬼頭刀)從 0% → 20%。
      • 紡織品稅率 10%-20% → 30%-40%。
      • 塑橡膠、自行車等「20%+N」負擔。

      二、直接影響
      1. 產業衝擊四大紅燈(2024 對美出口規模):
      • 工具機:106 億元(占產值 10.6%)。
      • 模具:28 億元(4.9%)。
      • 塑膠製品:472 億元(11.8%)。
      • 電子材料:729 億元(9.3%)。
      2. 勞動市場
      • 截至 8/15,全台近 4000 人無薪假,其中 91% 在製造業。
      • 受美國關稅影響:2388 人(較 7 月底增加 653 人)。
      • 例:某汽車車燈大廠一次就放 412 人無薪假。
      3. 競爭劣勢
      • 台灣輸美平均稅率:原約 5%,現在大幅增加。
      • 日本、韓國產品稅率幾乎 零,台灣與日本價差達 10%。
      • 新台幣升值進一步削弱出口競爭力。

      三、產業觀察
      1. 中小企業受創最深
      • 超過 9 成受影響產業為中小企業。
      • 多數缺乏赴美設廠資金與能力,難以利用「設廠免稅」條款。
      • 傳產(工具機、扣件、紡織、塑膠製品…)將出現 轉單效應(美國轉向日本/韓國)。
      2. 半導體產業
      • 直接衝擊有限(大廠多已赴美設廠)。
      • 但下游客戶(ICT、車用零組件)受關稅影響,間接壓抑需求。
      • 一旦課 100%-300% 關稅,將是「終極大魔王」,推動台廠加速美國投資。

      四、潛在後果
      • 惡性循環風險:原料漲 → 訂單減 → 無薪假與失業潮 → 內需疲軟。
      • 產業洗牌:資金雄厚、能赴美設廠者存活;中小企業恐被淘汰。
      • 區域競爭轉移:美國可能更多依賴 日韓供應鏈,台灣出口份額縮減。
      • 比 COVID 更嚴重:業者憂慮關稅衝擊時間拉長,且缺乏即時紓困政策。

      總結:
      川普的新一波「雙軌關稅策略」對台灣製造業是全面性挑戰,尤其對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與電子材料等傳統產業,幾乎沒有避稅空間。短期內,台灣製造業恐進一步出現「無薪假潮」,中小企業成為最大受害者。半導體雖然具備赴美設廠的緩衝,但若關稅拉高到 200%-300%,全球供應鏈將被迫重組,台灣出口依賴美國的產業鏈將進一步承壓。

      要因應,企業可能必須:
      1. 加速布局美國/第三地設廠(越南、墨西哥)。
      2. 發展 非美市場(東南亞、中東、印度)。
      3. 政府需推動 產業輔導與紓困,避免中小企業倒閉潮。

    • 繼續閱讀

      行情總在絕望中發動

      1476儒鴻的討論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