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很多人對自己沒有自信,
說話時常用「我想、我希望、或許」
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字眼,
深怕觸怒、冒犯對方,
所以習慣把自己的姿態放低又放軟,
但這樣的說話習慣,
非常有可能讓人覺得自己好欺負而總是吃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作者:芭芭拉.派崔特、 蘇珊.瑪姬
對那些新進入有禮又有力、
正面迎擊世界的人來說,
使用自我貶損語言是一個大問題。
有自我貶損意味的字句,
會削弱正向氣勢,
也會破壞你想表現有力的企圖。
如果連你都瞧不起自己說的話,
別人會更容易如此看待你的話。
如果你也是會使用自我貶損語言的人,
你要趕緊打破這個壞習慣,
否則,你永遠無法在正面迎擊情境中,
真正暢快地駕馭局勢。
下面即是自我貶損語言的問題所在,
必須留心注意。
我想、我希望、或許...
這些字,
都是「自我貶損」的字眼
帶有不確定性的字句詞彙
我想、我希望、或許、
一點、小小的、可能——
這些都是自我貶損語言。
我在研討會中用下面這句話當作例子:
「我希望這場研討會或許還可以
給你一點點有價值的資訊。」
這是什麼意思啊?
我要相信,還是不要相信?
這到底是不是有價值的資訊?
我當然要相信!
不要使用 自我貶損語言!
下面是一個沒有使用自我貶損語言、
比較好的說法:
「我相信你們都認為這些資訊很有價值。」
有一位看起來很精明、位居高層的參加者告訴我說:
「我不知道我這樣說對不對,
不過這就是我自己的一點看法............」
但是你這樣說,讓我也不知道對不對了。
我還聽過有一名業務代表對潛在顧客說:
「那麼我想我會去做的。」那你到底會不會去做?
他也會說:「我希望你可以看一下整個方案。」
我也希望可以,但我不要!
現在來比較一下包含自我貶損語言的句子
和修改過後的句子。
一直說「我想...」會讓人
完全「不想」聽你的建議!
有一名業務人員想要賣給我智慧型手機。
他這樣說:「這個相機功能還算有點方便,
應該是可以拍得比較好。」
我心裡想:「到底是方不方便?
真的可以讓我拍出比較好的照片嗎?」
像這樣對自己講出的話都無法確定的人,
我可不想聽他的建議。
常說「我想可以...」讓人不懂
到底是「我想」還是「我可以」
如果你確實知道某件事時,
千萬別說:「我想............」
我兒子有一次問我
他可不可以到朋友家玩。
我回答他說:「我想可以吧。」
他回我說:
「媽,你到底是只想,還是說我可以?」
我又回答說:「我說你可以。」
那剛剛為什麼不直接說可以呢?
現在我知道了。
除非符合這 2個條件,
否則不要隨便說:「對不起。」
我們常常沒事就說:「對不起。」
有一位藥廠業務代表對醫師說:
「對不起,今天打擾到你。我看你很忙。」
她沒注意到自己說了這樣的話,
直到醫師問她為什麼覺得打擾了他,才恍然大悟。
他還說:「你沒有什麼值得說的事要告訴我嗎?」
她也覺得奇怪,為什麼自己去拜訪這位醫師,
卻都沒有花時間好好和他談話。
1. 真心想向人道歉。
2.某件事發生,
而這件事需要承擔道歉的責任在於你。
比方你潑水潑到別人,
或是絆倒別人,當然應該道歉。
本文 擷取自:《正面迎擊的力量》
作者:芭芭拉.派崔特、 蘇珊.瑪姬
出版社: 天下財經
(圖/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