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華人健康網 記者林芷揚
正所謂「春天後母面」,
天氣乍暖還寒,一下有太陽,
一下又颳風下雨!
氣溫多變,免疫力一定要顧好,
以免病毒趁虛而入。
吃對食物調理體質,
就可以強化免疫力,感冒了也能快快好!
以下綜合美國健康網站Daily Burn的建議,
幫大家整理出7種好吃、
健康又容易取得的好食物,
加上食材搭配技巧,
天天吃美食就能強化免疫功能,
擺脫易感冒體質!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雞湯:
喝湯吃肉一起來,搭配蔬菜更營養
無論台灣還是歐美國家,
雞湯都是常見的家常料理,
營養滿分、老少咸宜!
研究發現,
雞湯有助於防止已遭感染的白血球
繼續移動到身體其他部位,
進而舒緩感冒症狀。
雞湯含有豐富的胺基酸,
可以提供人體製造免疫球蛋白以及干擾素,
進而提升免疫力。
雞湯在熬煮過程中,
還會釋放一種叫做「半胱氨酸」(cysteine)的胺基酸,
有助於緩解感冒。
需要提醒的是,燉煮雞湯時,
雖然雞骨和雞肉的營養會有一部分流入湯中,
但多數的營養成分仍保留在食材裡,
建議喝湯之外,還要吃雞肉,
才能攝取更多營養!
而且,雞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群,
這些都是維持免疫力的重要營養素。
除了傳統的香菇雞湯、山藥雞湯之外,
不妨試試看西式的雞湯,
搭配紅蘿蔔、洋蔥、西洋芹等蔬菜,
再加入少許的巴西里、月桂葉等香料調味,
補充膳食纖維、維生素、植化素,
調節免疫力再加分!
另外也可以加入貝殼麵、
通心粉等義大利麵,
就是一碗營養均衡的蔬菜雞湯麵了!
2.優格:
益生菌調節免疫力,搭配草莓更健康
大家都知道,優格含有豐富的益生菌,
可以調節腸道健康,
而腸道又是免疫力的大本營,
如果腸道菌叢平衡、好菌多多,
抵抗力自然好!
常見的好菌包含:
嗜乳酸桿菌(A菌)、凱氏乳酸菌(C菌)、
副乾酪乳桿菌(LP菌)等,
都有增強免疫力、調節免疫系統的功能。
選購優格的時候,
最好挑選無糖、無香料、無色素的品項,
食用時再搭配新鮮水果,
增加纖維素和植化素的攝取。
充足的膳食纖維可幫助益生菌在腸道內生長,
並且發揮更強的效果,
而水果中的植化素
可以支持身體的防禦系統,增強免疫力!
現在正值草莓產季,
而草莓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可以加強人體對抗細菌、病毒的免疫力。
不妨將草莓充分洗淨之後,
搭配優格一起享用,吃進更豐富的營養!
3.鮭魚:
調節免疫能力、降低皮膚過敏機會
當體內慢性發炎,
就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
導致免疫力低下,
而鮭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
可以減少發炎反應,有助於調節免疫力!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
還有鮪魚、鯖魚、秋刀魚等,
常常食用可以維護身體健康。
如果擔心鮭魚、鮪魚等大型魚類的
重金屬殘留量較高,
可以與鯖魚、秋刀魚等小型魚類交替食用,
降低風險,同時攝取多元的營養。
不過,國內營養師蔡怡瑄指出,
無論大魚還是小魚,
多少都含有一些戴奧辛、多氯聯苯和重金屬,
健康成人適量食用不必擔心,
但建議12歲以下兒童、
生育年齡女性、正在哺乳的媽媽,
一個星期攝取的魚肉總量不超過340公克,
比較安心!
4.大蒜:
殺菌能力強,預防感冒、
調節免疫力必吃
大蒜切碎或是拍碎以後,
會釋放豐富的大蒜素,殺菌功效很強,
還可以增加巨噬細胞殺死病菌的能力,
同時促進淋巴細胞的增生,
有助調節免疫力、預防感冒!
曾有研究顯示,
每天吃大蒜的人,
感冒的機會確實比較少。
大蒜還含有含硫化合物,
可以調節免疫力,
很適合在季節交替、溫差大的時候補充,
增強抵抗力。
另外,大蒜還含有果寡糖、維生素、礦物質,
而果寡糖是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
可以促進腸道內的好菌生長,
對全身健康都有益處。
不敢直接吃大蒜的人,
不妨將大蒜切碎之後,
拿來炒青菜、煮雞湯,
搭配其他食材料理,
比較沒有大蒜原本的味道。
不過,蔡怡瑄營養師提醒,
蒜素不耐高溫,
若想讓大蒜發揮較大功效,
建議還是生吃比較適合!
5.海鮮:
補充「鋅」預防感染,促進免疫機能
研究發現,感冒後立即補充適量的鋅,
有助於縮短感冒病程。
事實上,鋅本來就可以配合蛋白質作用,
幫助傷口癒合、促進免疫機能,
還能維持肌膚健康。
此外,人體內有各種酵素都含有鋅,
負責參與各種營養素的代謝,
可以維持免疫能力,進而減少感染機會。
牡蠣、蝦子、螃蟹、干貝、魚類等都含有鋅,
而且這些海鮮還富含
蛋白質、鐵、鈣、鎂、鉀等營養素,
都能幫助增強抵抗力、預防感染!
海鮮之外,也可以從蛋、
堅果、全穀類中補充鋅。
6.薑黃:
抗氧化又抗發炎,適量補充促進健康
近年吹起一股薑黃旋風,
許多民眾將之視為養生聖品!
薑黃是一種薑科植物,
其根莖部分磨成粉狀後,就是所謂的薑黃粉,
可以加在咖哩、飲料中食用。
薑黃含有薑黃素等豐富的抗氧化物,
不但可以抗氧化,還有抗發炎的作用;
因此有研究指出,適量攝取薑黃有助於預防感冒。
蔡怡瑄營養師建議,
不妨把薑黃粉加入牛奶中,做
成「黃金拿鐵」熱熱喝,
不但能喝進豐富營養,
牛奶中的脂肪還可以提升薑黃在體內的吸收率!
需要注意的是,薑黃有抗凝血的作用,
而且薑黃容易刺激子宮,
生理期與懷孕的女性應避免食用。
從中醫角度來說,
某些體質的人(像是陰虛火旺者)並不適合攝取太多薑黃,
否則容易引起火氣大等症狀;
若想長期補充,建議先諮詢專家。
另外,也要記得挑選合格產品,
注意是否有重金屬殘留超標的問題。
7.蔬果:
五顏六色都要吃,強化免疫力大功臣
很多人為了增強免疫力,
吃遍各種保健食品或養生偏方,
卻忽略最基本的均衡飲食,
尤其是蔬菜、水果的攝取!
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
包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維生素C、
維生素E、鋅、硒等,
與人體的免疫力息息相關,
可以強化身體的防禦系統,
並維持正常生理機能。
由於不同顏色的蔬果,含有不同的抗氧化物,
像是紅色的番茄含有茄紅素、
黃色的酪梨含有維生素E、
綠色的地瓜葉含有葉黃素、
藍色的藍莓含有花青素等,
多方攝取五顏六色的蔬果,
才能獲得豐富的營養,
調理體質少感冒!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CMoney責任編輯:宛宛
【健康勝過財富,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運動、減肥、飲食新知、身心成長、醫學保健
各式各樣的「健康加分」文章 都在這!
馬上按讚 >> 健康勝過財富粉絲團,
一起健康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