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天氣忽冷忽熱,除了容易感冒,
皮膚也容易出狀況,皮膚科門診中,
又以蕁麻疹和濕疹患者居多。
到底吃了什麼竟誘發了蕁麻疹?
或者可能使症狀加劇呢?
知名中醫師吳明珠為大家說明喔!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吃太多瓜果、喝太多冰的
容易引起蕁麻疹和濕疹
蕁麻疹和濕疹與吃太多冰涼飲品、
涼性瓜果,以及個人過敏病史有關。
中醫師吳明珠表示,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體質的反應,
會受到大環境溫度與人體免疫調節功能的影響。
而蕁麻疹也可能發生在無過敏病史者身上,
當季節交替、溫差大、
吃到不潔食物時就容易發生。
如有人會因瓜類吃太多,
或吃到不新鮮的海產,皮膚起大片紅疹。
西瓜、香瓜、綠豆湯要少吃
可以改吃消水腫的紅豆
吳明珠醫師表示,蕁麻疹和濕疹,
與吃太多冰涼飲品、涼性瓜果,
以及個人過敏病史有關。
她提醒,在季節交替、
日夜溫差大、忽冷忽熱的季節,
暫時不要吃較涼性的瓜果與冰飲,
如西瓜、香瓜、綠豆湯等,以免症狀加劇。
在濕氣重的日子裡,
可多吃去濕消水腫的紅豆。
吃素、塗米酒、塗薑...
蕁麻疹偏方因人而異
針對坊間流傳吃素、避開各種過敏食物、
喝魚腥草茶、吃麻油雞、塗米酒、塗薑等偏方,
吳明珠說,蕁麻疹偏方百百種,是否見效?
也看個人體質、因人而異。
因此,她不建議患者道聽途說,
有道是「三分藥(治),七分養」,
除了尋求中西醫對症治療,
平日飲食清淡有節,配合規律生活作息,
適時適度的紓壓放鬆,
保持精神愉快,都一樣重要。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責任編輯 / ㄆ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