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蔡康永有一句話:
你說什麼樣的話,
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意思是說,一個人說的話,
就是這個人的標籤,
說話的內容能反映他素養的高低。
其實,除了說話的內容,
說話的音量也同樣
暴露了一個人的修養。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十點讀書
你說話的音量,
就是你的教養
細想一下,確實是這樣:
約束自己,在公眾場合,
能管住自己的音量,
不擾於人,是一種禮貌;
一視同仁,面對弱者不高聲呼和,
面對強者不低聲維諾,是一種品德;
管住脾氣,對親近的人不大聲嚷嚷,
對陌生的人不一團和氣,是一種美德。
最難能可貴的是,
音量裡藏著善良,
音量是有溫度的。
兩人簡單的反應,
個人的修養,高下立見
前段時間,和學長在餐廳吃飯,
一對夫妻抱著寶寶坐在我們對面。
過了一會,嬰兒開始啼哭起來,
丈夫聽到孩子哭了,
心煩地衝老婆大聲嚷嚷說:
孩子餓了,快給他餵奶啊!
男人說完話後,很多人都扭頭看了過去,
女人很難為情地讓丈夫小聲點,
沒想到他反而更大聲地呵責妻子。
女人又氣又惱,
又礙於公眾場合不好發作,只好忍了回去。
過了一會,她還是沒有給孩子餵奶,
只是很羞澀地往我們這邊看了一眼。
學長看到後,立刻壓低了聲音
告訴我要換一個餐桌。
作為丈夫,男人毫不顧忌地
大聲說話讓妻子難堪,
做為陌生人,學長悄無聲息地為女子解圍。
小事最能見人品,
細節最能見智慧。
在不同的場合,
用合適的音量,需要的是智慧;
對不同的人,都能謙和有禮,
不卑不亢,需要的是格局。
你的音量是一種修養,
去控制音量亦是一場修行。
以聲壓人,不如以德服人
生活中許多人以為聲勢浩大
就可以顯得更加強勢,更令人信服。
於是在很多時候,人們總喜歡抬高音量
來為自己壯膽:吵架時,扯著嗓子,
吹鼻子瞪眼,一聲比一聲大;
討論時,為了證明自己,不僅聲音大,
還會忍不住有其他動作;
比賽時,有時會用語言
向對手示威,讓對手求饒。
以聲壓人真的有效果嗎?並不一定。
正所謂,公道自在人心,
人人心裡都有一桿秤,
孰是孰非明眼人靠心就可以分辨了,
音量大小根本就改變不了什麼。
錯的事情不會
因為你聲勢大變成對的,
對的東西也不會
因為你音量小而變成錯的。
有理不在聲高,
是否在理和講話
聲音大小無關
兩種人不同的音量
最近熱播劇《延禧攻略》中
有兩個角色設定很有意思。
一個是秦嵐飾演的
後宮正主富察皇后,
溫柔端莊,做事也十分低調。
另一個角色是後宮排行第二的高貴妃,
她與皇后的性格截然相反,
她囂張跋扈,潑辣無比。
高貴妃,說話聲色俱厲,
經常大聲訓斥責罵後妃,
眾人都被她的氣勢所震懾,
從不敢反駁她。
皇后則是完全沒有架子,
對待誰都溫聲細語,
不急不躁,讓人倍感親切。
高貴妃以聲壓人,
眾人表面上信服高貴妃勝過皇后,
實際上卻是對高貴妃恨之入骨。
皇后以德服人,
在眾人心中的威望也頗高。
於是,每次出事時,
人們總想著拉皇后一把,
再順勢推高貴妃一把。
以聲壓人,
不是關係破碎
就是只能要讓
別人信服一時
以德服人卻能讓人心服口服,皆大歡喜。
有修養的人懂得和顏悅色地解決問題,
不給你壓迫感和不適感,
用尊重的態度贏得尊重。
以聲示人,
不如以才示人
蔡康永曾說:
講話時最好自覺地降低音量,
不光是因為太大聲會吵到別人,,
而是因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
音量都控制不好,會讓別人很難信任
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一個人的才華不是高聲宣揚,
吹噓就能夠被發覺被認可的,
你若沒有實力,
即使你發出的聲響再大
都會被淹沒在人群裡。
公司兩個策劃小組
分別提交了一份策劃案
在報告大會上,A組負責人一邊報告,
一邊自吹自擂起來,
聲音也比常人高出了好幾個分貝,
聽他的匯報,
周邊的人也頻頻搖頭,表示不贊同。
可是,別人的反應越不贊成,
A組負責人為了撐住場面
就越大聲說話,
聽到後來老闆都不耐煩地叫停了他。
輪到B小組負責人匯報的時候,
低調成穩了許多,面對他人的質問,
他也都不慌不忙地應對,
一個個耐心地給出解答,
報告結束部分,他還慢條斯理做了
很多延伸分析,讓眾人眼前一亮。
最後 B 組策劃案高票通過
A 組負責人只好灰頭土臉地離開了。
老王賣瓜的自我宣傳,
虛張聲勢的自我包裝,
不僅不能博取認可,
反而會讓人心生厭煩。
以聲示人,不如以才示人。
用實力說話,
要勝過千萬句的廢話。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你不優秀認識誰都沒有用,
與其天天大張旗鼓地尋找伯樂,
不如先打磨好自己,
成為一匹真正的千里馬。
當你足夠出色,你的才情是無論如何
都藏不住的,即使你不說話,
你的才華也會替你說話。
以聲拒人,
不如以誠聚人
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
一位老師對學生提問道:
為什麼人生氣時說話要用喊?
思考後,有學生回答:
因為喪失了冷靜,所以要喊。
老師又問:可是,為什麼別人就在你旁邊,
你還是要喊呢,難道不能小聲的說嗎?
沒有學生能給出合理的答案。
老師解釋說:
生氣的時候,兩個人心的距離很遠,
為了穿越心的距離,使對方能夠聽見,
於是人的聲音很大。
但是彼此聲音越大,就會更生氣,
更生氣距離就更遠,
距離更遠就又要更大聲地喊…
是啊,聲音越大,
彼此的間隔就越大了,心也就遠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
有時候,一時的小脾氣,
一點的小情緒,就足以讓一個人心寒,
一不小心,你就會趕走一個對你好的人。
親情、友情、愛情,
沒有那一份感情是
經得一次又一次考驗的。
因為沒有誰喜歡一張生氣的臉,
也沒有誰會喜歡冰冷尷尬的談話,
也沒有那一份感情是
在憤怒與嘶吼中滋長的。
與其築起心牆用言語冷落了他人,
不如敞開心扉,
坦誠以待,心平氣和地對話。
以心換心,才能換來赤誠之心。
小事說開了,誤會也就隨風而散,
大事說透了,心結也有可能被打開,
相視一笑,冰釋前嫌,豈不妙哉。
從今天起,把好的情緒留給重要的人,
給身邊的人和自己一個
安寧乾淨的小圈子,生活自然會好起來。
餘生,做一個溫和有底氣的人
前段時間,遇到大學同學,被她的改變打動。
她以前是一個大大咧咧的女孩,
說話也是自帶擴音器,
自己還總覺得這樣
有一種江湖女子的豪邁,
所以她從來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
更不會聽別人的意見,降低自己的音量。
可是,上次遇到她,她說話風格完全變了,
不再是咄咄逼人的語氣,
而是很有親和力低語。
她說,
自己的改變不是妥協,
而是一種修養和提升。
是啊,音量大本身並沒有錯,
也不是判斷一個人是否有修養的標準。
可是,當一個人能夠學會音量得體,
既能提升自己,又能顧及到他人,
這何嘗不是一種修養。
音量大小是天生的
音量得體是後天的
音量是一種本能,
音量得體就是一種能力。
餘生,願你做一個溫和有底氣的人。
從不慌張,從不膽怯,
有態度,有溫度,有氣度,
悅己悅人,不失天真。
看更多好文,成為更好的自己:
- 一個人的失敗始於脾氣!真正高層次的人都懂得「控制 脾氣,溫柔說話」!
- 你的獨處時間,暴露了你的人生層次!
-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花時間在這 2 件事上面!
- 「說話方式」決定你的第一印象!開口老說這 2 個字的人,會很吃虧…
- 【劉墉 超強說話術】多說好話,不如把話說好!6 招教你把話說到 心窩裡...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原文 於此
本文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
超2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
責任編輯 │ Trina
(圖/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