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父親突然失業、求職頻頻碰壁,我該輟學去工作嗎?專家點破 台灣就業市場危機,只有 1 解..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19-10-28 17:03
  • 更新:2021-03-01 13:20

父親突然失業、求職頻頻碰壁,我該輟學去工作嗎?專家點破 台灣就業市場危機,只有 1 解..

 

【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多數人面對問題會尋求他人、上網詢問解答,太多的建議一次席捲而來,對於發問者仍是拿不定主意;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其實透過網路留言,更可以多方的知道現代人的價值觀,也顯示了多數人的眼光。

 

文 / 洪雪珍

 

我要不要輟學工作,幫助家人度過難關?

台灣社會對中年失業現象之普遍缺乏認識,也缺乏警覺,從這則案例即可得知一二。一名大學生在 PTT提問,父親今年 60歲,被公司無預警失業之後,求職四處碰壁,家庭經濟陷入困難,他問大家:「我要不要輟學工作,幫助家人度過難關?」

後面回應熱烈,內容卻是讓我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這才發現,很多人對中年失業相當「無知」,這會造成嚴重後果,像是對就業市場的殘酷缺少現實感﹑對自己生涯發展的判斷失真,做錯布局與選擇,錯失還來得及挽救的第一黃金時間,最後可能走進死胡同,在中年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以下歸納出這些人的 4種反應:

第一種反應

有人質疑大學生的父親工作不認真,或造成嚴重錯誤,以致被失業。

第二種反應

有人感到奇怪,大學生的父親工作 30多年,應該賺夠錢﹑存夠錢,怎麼還要為家計煩心?

第三種反應

有人說不對啊,大學生的父親有多年資歷﹑人脈,一定找得到工作,除非他在業界的評價很差。

第四種反應

有人提起自己的父親早已退休,每天遊山玩水﹑逍遙自在,因此萬般不理解 60歲已經七老八老,為什麼還要工作?

不揭開鍋蓋討論的結果

我想,只要人到中年,經歷過職場的高低起伏,就會對這些回應感到驚駭不已,可是這些人多半年輕,一點都不能責怪他們無知,主要還是整個社會昧於事實﹑不揭開鍋蓋討論的結果。不要說年輕人,即使我的朋友 50多歲,在丈夫失業之後,反應一樣不解﹑態度一樣幼稚,責怪先生應該脾氣好些﹑跟大家相處愉快,就不致被老闆討厭,落得失業的下場,否則為什麼不是別人被資遣,所以一定是先生有錯在先。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她似乎忘掉,自己 5年前在職場被軟硬兼施逼退﹑天天以淚洗面的那個月…

 

失業了,一定是中年人自己出了錯嗎?

未必!在台灣,環境因素占的比例不小。勞動部在 2018年調查,發現年齡是就業歧視原因的第一名,如果男性的容貌在歧視上的得分是 1分,年齡則拿 5.5分,可見得年齡造成失業的嚴重性。統計數字是政府做出來的,官員心知肚明,但是他們的做法不外乎兩種:

1. 定時舉辦論壇,大家討論討論,表示有在關心。

2. 在各地設立就業服務站,給失業補助,以及辦理就業講座﹑職業培訓﹑協助找工作。

讓我們來看看各國退出勞動市場的平均年齡,就知道成效如何!因為上述這些做法無不事後補救,可是到了失業階段,中年人要再找到工作就困難重重,因此事務補救就是事倍功半﹑效果不彰。

--台灣:男性63歲﹑女性61歲 --日本:男性70歲﹑女性69歲 --韓國:男性72歲﹑女性72歲 --美國:男性67歲﹑女性65歲

退休=領勞保年金的年紀?

看到沒,我們是敬陪末座,明顯過早退休,但是台灣人普遍缺乏這個認知。而且可怕的是,2016年台灣的退休年齡是 58歲,大概數字太難看,後來政府修改退休定義,從「自企業離職的年紀」改成「領勞保年金的年紀」,在 2017年大幅跳升至上面這個年齡。如果不動手改數字,就無法解釋比起這些國家,台灣在薪水低﹑社會福利不優之下,何德何能如此早退休?這不是粉飾太平﹑誤導民眾,又是什麼?

而我從北到南,問過所有來聽我上課的學員,台灣退休平均是在幾歲?幾乎眾口一致說:「65歲!」顯然地,大家錯把領勞保年金的年齡當作實際的退休年齡,以為人人都能做到「該退休的那一天」,然後無縫接軌,隔天開始領勞保年金,衣食無憂。這個錯覺,將造成失去警覺性,不去做該有的預防與準備,把自己與家庭推落貧窮的深淵。

 

掩蓋企業逼退中年員工

更何況政府自己計算的結果指出,勞保年金 8年後會破產,可能領不到一毛錢;就算不破產,舉債死撐著,也會延後領取﹑減少金額,這不惟台灣,舉世皆然。想過嗎?萬一 70歲才能領勞保年金,而你 60歲被失業,再也找不到工作,這10年怎麼過日子﹖只能坐吃山空,憂鬱到睡不著覺。

那麼你是不是好奇,台灣人最早退出就業市場的原因?先來聽聽政府官員的說法,還真令人欲哭無淚。有一次我參加某市政府舉辦銀髮就業的論壇,一名勞動局官員掩不住得意地說,他主動地做了調查,顯示多數企業都表示有意留任中年員工,於是他做出結論,是中年員工自己要提早退休。真的,不騙你,我又跌落椅子…你想想,這個單位是負責勞動檢查,會有企業白目地自承不願意使用中年員工嗎?

找工作,找收入!

相反的,我每次演講結束,都有中年人來找我,不少是被失業,或是即將面臨這個噩運,而他們的表情只有兩種,第一是惶惑不解,他們工作認真盡責,效忠公司十幾二十年,為什麼是他們被解雇?第二是憂心未來,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算一算至少再 15年才能卸下重擔,卻是工作毫無著落,令人寢食難安。

沒錯!台灣人提早離開職場,大都不是自願,也不是薪水太高﹑養老金賺夠,真正的原因是,台灣的就業市場對中年人不友善。這時候,政府會安慰大家,已經少子化多年,當企業雇用不到年輕人,便會回過頭來任用中年人。懷抱希望固然好,問題是在等到這一天來臨之前,不少人會像在PTT詢問的大學生一樣沒飯吃﹑沒書讀。假使碰到中年失業,每天開門柴米油鹽,父母與孩子都張嘴要吃飯,怎麼辦?我的態度始終如一,給你一個不變的答案:「找工作,不如找收入!」

 

做斜槓吧!

想要再找一份正職的工作﹑拿原來的薪水,不啻癡人說夢,還不如正視現實,多做幾條斜槓﹑多賺幾份收入,才叫務實!對於 40歲以上的中年人而言,亡羊補牢未必晚,只要開始,都還來得及有補救之道。至於 40歲以下的年輕人,更要提早預防,在最有資源條件時,拉出第二曲線,效果最佳!

生涯起落本來就是天經地義,一定會發生,任誰也避免不了,因此重點不在於是否會碰到中年失業,而是萬一碰到時,怎麼走過低谷﹑延長工作夀命。老了還在工作,不是貧窮也不是歹命,而是表示對社會還有貢獻價值。未來的趨勢是,退休這個觀念,應該退休了!能工作到老,才是走在時代的浪尖上,邀你肩並肩同行!

 

看更多好文,成為更強的自己:

 

本文摘自 <<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5個領悟,讓你進退職場都靈活>>,作者:洪雪珍、出版社:有方文化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 BELL )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