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作者:Mary
許多疾病雖在本質上不同,
卻可能出現相同或相似的狀況,
躁鬱症與憂鬱症就是其中一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 吳家碩表示,
躁鬱症可區分為「躁期」與「鬱期」,
當鬱期發作時就會
出現憂鬱、沮喪、心情低落的症狀,
與憂鬱症的狀況十分雷同;
但躁鬱症必然會出現「躁期」的症狀而憂鬱症不會,
也是這兩者最大的差異。
然而,吳家碩心理師提醒,
精神性疾病經常無法在短時間確診,
需要依照症狀進展來判斷,
因此,建議家人可留心觀察病患症狀
以提供更豐富的資訊給醫師進行判斷。
躁鬱症與憂鬱症相同嗎?
該如何區別兩者的不同呢?
吳家碩心理師表示,
精神性疾病十分仰賴
病患當下所表現出來的病癥來推斷,
因此常常無法在短時間確診;
此外,
不同的疾病可能表現出相同或相似的症狀,
也造成診斷上的不易。
以躁鬱症與憂鬱症來說,
都會出現「憂鬱」的症狀,
包括像是情緒低落、負面思考、生活失序等;
然而,躁鬱症還有一個重要的判斷準
則為「躁狂」的症狀。
躁鬱症除了憂鬱之外,
還會出現「躁狂」的表現,
躁期時情緒異常激昂、亢奮、多話、自我膨脹,
但鬱期發作時卻又變的
意志消沈、沮喪、情緒低落。
因此,臨床上不少患者可能先被診斷出憂鬱症,
而後因躁症出現而改診斷為躁鬱症。
吳家碩心理師提醒,
一般而言,精神性疾病須倚賴
長時間觀察疾病的病徵與進展,
在發病初始可能無法很快確診,
建議病患家屬可多留心觀察患者的異常症狀
以提供給醫師做評估參考,
並耐心配合治療與定期回診追蹤,
以期能控制病情改善患者與家人的生活品質。
躁鬱症或憂鬱症相關問題,
建議諮詢「精神科、身心科」
更多資訊請上睡眠職人粉絲團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
台灣心理健康發展協會理事長暨長庚醫院
專任臨床心理師 吳家碩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家薇)
現在加入好友
用好文章 投資自己的腦袋 🔥
40 歲以下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你生活上的 各種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