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林鈺雯
「買一台磨豆機勝過買一包高級咖啡粉。」
國際咖啡品質學會認證鑑定師林哲豪
建議咖啡愛好者,自行買烘培咖啡豆回家儲存、
自己現磨沖泡最好,保存期限盡量縮短。
影響咖啡豆保存有三項因素:
溫度,濕度與氧化速度。
林哲豪建議,想要品嚐好咖啡,
最好買新鮮烘焙的咖啡豆,烘焙後一週~兩週內
會是咖啡最好的品嚐時刻,最多放到一個月,
存放越久越容易氧化走味,
甚至出現油耗味,風味相對沒那麼好喝。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NG 行為 1:
咖啡豆裝在透明罐中讓光線曝曬
剛烘好豆子一定要存放在陰涼處。
研磨後的咖啡香氣分子容易揮發掉,
而咖啡的保存長短跟包裝技術有關,
目前常見的包裝是密封袋或是單向排氣閥的袋子,
單向排氣袋比較能減緩氧化速度,
同樣的,有些人習慣把咖啡豆放在密封罐裡,
不透光的罐子也會比透明的罐子好,
可以避免光線照射,減緩芳香物揮發與氧化速度。
NG 行為 2:
把咖啡豆放冰箱避免發霉
此外,咖啡豆千萬不要放在冰箱保存,
不論是冷藏還是冷凍。
原因是當你從相對溫度低的冰箱拿咖啡豆出來,
室溫與袋內溫度有差別,水氣會附著在袋子表面,
打開後水氣會再進入,放回冰箱反而會回潮,
若要放冰箱保存最好分裝使用,
一包就是一次使用的份量。
NG 行為 3:
買聞起來有油耗味的豆子
看咖啡店存放的豆子新不新鮮,
可以看透明容器外觀是否有附著一層油脂,
而熟豆深烘焙的咖啡豆會有油光,放久會乾掉,
淺烘焙的咖啡剛好相反,放久了油光會跑出來。
有油耗味的咖啡也表示存放過久。
另外,咖啡豆的新鮮度可以在手沖時候觀察:
相對不新鮮的咖啡手沖時候,
氣泡少,咖啡粉會往下陷,
因為豆子裡的二氧化碳在研磨後揮發更快,
氧化速度增加,結構產生變化,
注水時浮起的氣泡相對少量。
研磨後的濾掛包咖啡更容易看出來塌陷。
咖啡豆從後製到運送保存,
高溫潮溼環境是赭麴毒素 A 的溫床,
在進口的玉米跟大豆運輸過程中也會產生,
《咖啡學》作者韓懷宗強調:
「你會看不出來咖啡上有赭麴毒素 A,
毒素就是黴菌生長代謝的東西,吃到黴菌並不會致死。」
一般商業用咖啡生豆大部份從中美洲到日本儲存運送,
放一陣子再過來台灣,大約會花二至三個月的時間,
如果放在船艙底部靠近馬達溫度較高
就容易產生赭麴毒素 A,
假使運送過來沒問題,夏天堆在倉庫也容易受潮。
要採買安心的咖啡豆,可以從鄰近生活範圍找店家,
跟自家烘焙的店老闆做交流購買。
台灣自家烘焙館的密度是全球數一數二地高,
選擇新鮮烘焙的咖啡豆相對方便,
「相對於國外大量烘焙製造商進口包裝咖啡豆,
小型烘焙業者提供週轉率高的豆子越新鮮,」林哲豪說。
保存咖啡豆Tips :
1. 購買時挑選小型包裝,不要囤積豆子,喝多少買多少,盡量加速週轉。
2. 烘焙好的咖啡豆保存期限不超過一個月。
3. 保存在單向排氣法的豆袋比放在壓縮罐子好,可選不透光的罐子放在陰涼處。
4. 若要放冰箱請分裝獨立小袋,分裝一次喝的份量即可。
名詞小辭典
赭麴毒素(Ochratoxin A)
是由青黴菌與麴菌所分泌的二級代謝產物
(Secondary metabolites)也就是次級代謝物,
具腎臟毒性、免疫抑制性、致癌性等,屬 2B 類致癌物。
食藥署在部授食字第 1021350146 號令修正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標準,
將烘培咖啡豆及咖啡粉中赭麴毒素 A 限量標準訂為 5 ppb 以下,
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 (Codex)、歐盟和中國相同。
為民眾食品安全把關,
食藥署 104 年 1-7 月抽驗烘焙咖啡豆及咖啡粉共計 87 件,
無赭麴毒素 A 超標,皆符合規定。
資料來源: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2015/10/2
本文由 食力foodNEXT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ㄆ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