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 黃致錕
在形形色色的減重實境真人秀中,
大概都少不了以下的畫面:
減重當事人氣喘吁吁、
滿身大汗的從事各種劇烈的體能訓練,
即使身體已經被逼到了極限,還是咬牙硬撐下去。
大多數人都相信,運動可以幫助減肥。
回到那個簡單的卡路里公式:
當輸入的熱量,多於輸出的熱量,就會造成肥胖。
由此推論,如果透過運動,努力消耗能量,
讓輸出的熱量多於輸入的熱量,就能成功甩肉。
然而,研究顯示,
如果沒有飲食控制,
即使做再多、再激烈的運動,
也無法達到減重的目標。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運動雖然有助於減肥
效果其實是低於一般人的預期
早在2001年,就有學者檢視了多份相關研究,
對象包括了馬拉松受訓者、停經後的中年肥胖女性、
久坐不動的青少年等。經過20週的觀察,
僅靠運動減肥的人,最多只能減去數磅;
而且,靠運動消耗的熱量,也跟體重的減輕無關。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教授
大衛.艾利森(David Allison)就認為,
運動雖然有助於減肥,
效果其實是低於一般人的預期。
運動後,吃得更多
為什麼運動對減重助益不大?
熱量輸入、輸出公式,為何會失靈?
首先,人體的能量消耗,
可能比你想像的要來得複雜。
基本上,身體消耗能量的方式主要有3種:
一、基礎代謝,或是維持身體基本功能所需要的能量;
二、用於食物分解的能量;
三、用於身體運動的能量。
這3種能量消耗的方式,
比重最大的是基礎代謝,大概占60~70%,
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有自己的節奏和強度;
其次才是運動所消耗的能量,約占10~30%。
由於運動消耗的能量,只占日常能量消耗的一小部分,
如果你不搭配飲食控制,從能量的「輸入」端下手,
即使運動量再大,
對於能量的「輸出」端,影響有其極限。
如果不控制飲食,運動不但
無助於減重,反而會讓我們變胖
其次,運動會讓我們變餓、想吃東西。
身體才消耗的熱量,又透過食物補充回來,
而且補充的說不定還高於消耗的。
如果不控制飲食,
運動不但無助於減重,反而會讓我們變胖。
2009年,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教授提摩西.喬區(Timothy Church)的研究發現,
人們在運動過後,反而會吃得過多;
原因是他們變得更餓,或是他們認為自己從運動中
消耗夠多的熱量,可以多吃一點。
2012年,又有研究指出,
人們通常會高估
自己在運動中所消耗的能量,
結果就是運動愈多,吃得更多,體內的熱量不減反增。
補償性行為讓運動效果打折
而且激烈的運動後,通常都有「補償性行為」。
比方說,本來是走樓梯,便改搭電梯,
或是本來想走路,便改搭車。
受到這種「補償性行為」的影響,也會影響整體能量的消耗。
另外,當我們給身體太大的衝擊,
人體的「代謝適應」開始作用,
結果就是基礎代謝變緩慢。
1994年,加拿大有個研究,
對象是 7對久坐不動的年輕雙胞胎,
他們每天要進行兩小時的劇烈運動,為期93天。
他們住在實驗室中,24小時都受到觀察,
飲食則有營養師負責,
確認他們從食物所獲得的熱量維持一致。
結果發現,這14名研究對象,
從原本久坐不動,到每天運動兩小時,雖然都瘦了,
但是最多只瘦了17磅(約7.73公斤),
最少瘦2磅(約0.91公斤),
平均只瘦了11磅(約5公斤)。
有趣的是,比起參加實驗之前,
他們的熱量消耗反而少了22%。
從這個結論,大概可以推測,
或許是因為「代謝適應」的作用,導致代謝變慢,
因此減少熱量的消耗;或是在每天兩小時的運動之外,
他們消耗的熱量變少了。
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教授
赫門.龐瑟(Herman Pontzer)近期的研究發現:
人體的能量平衡系統,存在著一個極限點,
一旦達到這個極限點,即使你賣力運動,
也無法消耗體內多餘的卡路里。
運動就算瘦不了,也有助健康
龐瑟針對了非洲和北美洲等5個國家、332位成人,
觀察他們在1個星期之中,運動的狀況,
以及每天的能量消耗變化。結果發現,
運動對於能量消耗,確實有輕微的影響。
平常有在運動的人,比起久坐不動的人,
每天大約多消耗200卡。
然而,當運動者增加了他們的運動量時,
每日能量的消耗總量,卻沒有顯著的不同。
龐瑟因此提出了一個理論。
他認為,從演化的角度來看,
由於不確定是否可以隨時獲得食物,為了生存,
人體會自動對於能量消耗設下一道界線,
到了一定程度,即使你持續運動,
身體就不讓你繼續消耗能量下去。
從以上這些研究來看,光是運動,未必就能讓你瘦下來;
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就不要運動了。
如果你想要擁有健康,運動仍是不可或缺。
運動可降低身心疾病風險
定期運動不只能夠降低心臟病、
中風和糖尿病的發病與死亡風險,
也能避免特定的癌症、改善情緒、強化骨骼和肌肉、
增加肺活量、降低跌倒與骨折的風險,
還能激發腦力、減少心理憂鬱和焦慮症狀,
並增強免疫系統的偵測能力。
另外,運動帶來的能量消耗,雖然有其極限,
但是透過運動來增加肌肉的含肉量,
卻能影響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在一定的體重下,
人體肌肉含量越高,脂肪就越少,
代謝率就愈高,身體能量消耗就會愈快。
總之,減重的最終目的
是讓自己重拾健康的生活
從這個角度來看,
我仍然建議要適度運動。
只是,千萬不要以為運動能消耗能量,
飲食就不加以控制,
因為你辛苦運動1小時的結果,
可能簡單喝杯珍珠奶茶就抵銷了。
本文摘自:《肥胖和你想的不一樣》
作者: 黃致錕 出版社:天下文化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