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現代人生活繁忙,許多人常常靠吃來抒壓,
藉由大吃大喝來緩解工作或生活上的壓力,
但一不小心就會有暴飲暴食的情況發生,
吃過飽對腸胃不好以外,容易使身材肥胖,
但又無法控制進食,持續惡性循環下,
導致心理跟生理都受到傷害,
專家表示,這是心因性暴食症的一種。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心理師林萃芬表示,飲食也是自我控制的一部分
有些人過度控制(減肥)自己後,就會失控,
通常這種暴食會伴隨著催吐,常常催吐的情況下,
食道和身體恆定的作用都會被破壞掉。
另外,有些暴食症是憂鬱、焦慮引發的,
有些像是會無意識地進食,
藉由吃的行為去釋放他的壓力,
或者患者現在遇到些狀況是不能控制的,
就會反映在飲食上。
林萃芬說明,暴食症的起因眾多...
不會只有單一因素,可能患者從小成長過程中很動盪,
例如現在很多小孩,因為父母工作忙碌、感情不好起衝突等,
小孩易被忽略,口腔期沒有得到滿足,
就會轉移用吃來發洩。臨床上也有許多案例,
是因為患者從小經歷被性侵犯、騷擾也易引發暴食症。
林萃芬指出,許多暴食症患者對自我概念很不好
像是容易討厭自己、自我否定、覺得自己很沒用等,
容易有挫折感。暴食症患者會莫名買很多零食,
深怕沒有東西吃,或者體重突然增加,
有強烈罪惡感等,建議必須就醫,
服用藥物控制食慾加上心理治療雙管齊下。
暴食症常伴隨其他憂鬱症的暴食,
或是雙向情緒控制障礙的暴食,
此外,須找出心理因素是什麼
(如焦慮、感情糾紛等),協助患者解決問題,
才能有效改善因為心理因素產生的暴食症。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