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
影響全世界高達 10% 至 20%的人。
只要是會讓皮膚產生搔癢、發炎、紅疹、
紅斑、脫屑、水泡、流湯症狀的皮膚疾病,
都可以算是濕疹。
所以,像是異位性皮膚炎、富貴手、
接觸性皮膚炎、日光性皮膚炎、
汗皰疹與脂漏性皮膚炎等,都算是濕疹。
濕疹依症狀分為以下 3 種:
趕緊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急性濕疹:
發病急,紅斑、丘疹、水、膿、糜爛、
結痂等各型皮疹循序出現,
常見 2~3 種皮疹同時並存,
常因劇烈搔癢而破皮。
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炎症、症狀減輕後,皮疹以丘疹、
鱗屑、結痂為主,但搔抓後仍出現糜爛。
慢性濕疹:
多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覆發作演變而成,
亦可開始呈現慢性炎症,
患處皮膚漸成暗紅色及色素沉著。
反覆急性濕疹發作,恐轉為慢性濕疹
濕疹並不會都處於急性期,
反覆急性濕疹發作後,
皮膚的角質代謝會出現問題,而喪失水分,
皮膚會變乾、變厚、整片脫屑,
皮膚顏色也會轉為紅色或淡紅色,
此時可稱為亞急性濕疹。
若不治療會逐漸轉為慢性濕疹,
皮膚轉為暗沉,患處皮膚如同長繭般。
異位性皮膚炎、富貴手、接觸性皮膚炎、日光性皮膚炎、汗皰疹與脂漏性皮膚炎等,都算是濕疹。
維生素 D 也有抗發炎的好處
所以,對於罹患濕疹的人來說,
除了可以幫助殺菌而減少濕疹傷口的感染,
也能適度增加濕疹傷口修復速度。
有時候人體免疫反應會失控,
持續活化之下,就會造成惱人的皮膚炎,
像是濕疹也是這樣產生的。
無論是異位性皮膚炎、
濕疹也可視為免疫功能失調
引發一種的慢性疾病。
補充維生素 D 抗過敏、濕疹?藥師來解答
以前曾經有文獻發現維生素 D 不足,
可能是濕疹的危險因素。
網路上也有一說:
「補充維生素 D 能抗過敏、濕疹」,
到底真實情況如何?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表示,
維生素 D 是負責活化體內免疫系統的重要營養素,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科學家研究發現,
維生素 D 可活化免疫細胞內的殺手細胞(T細胞)、
調節免疫細胞,如果體內維生素 D 不足,
可能遭致感染或病原體的威脅。
一旦免疫細胞失衡,
也可能誘發類似濕疹等過敏性疾病。
維生素 D 因為也具有抗發炎的益處,所以,對於罹患濕疹的人來說,
除了可以幫助殺菌而減少濕疹傷口的感染,也能適度增加濕疹傷口修復速度。
維生素 D 具免疫調節作用
趙順榮藥師彙集多篇臨床報告表示,
維生素 D 在皮膚中有多效作用,
具有抗增殖、促分化、抗細胞凋亡和免疫調節作用。
它也錯綜複雜的參與許多皮膚病變,
並且它對某些炎症性皮膚病的結果產生積極影響。
到目前為止,基於維生素 D 的治療已被證明
對牛皮癬和異位性皮膚炎 ( AD ) 有益。
並且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顯示,
它在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中發揮有益作用。
而且有大量證據證明,其在免疫和炎症方面的作用,
而大部分的免疫系統細胞都有維生素 D 接受器,
而維生素 D 可增強免疫力、減少病毒感染機會,
是因為維生素 D 可抑制 T 淋巴球產生 IL-17,
同時增強對呼吸道病原體的先天防禦機制。
根據《澳洲濕疹協會》(Eczema Association of Australasia Inc)建議
「避免濕疹大發作要注意的食物」則包括:乳製品和小麥製品、柑橘類水果、雞蛋、堅果等。
研究:母體維生素 D 含量降低,
與兒童期濕疹風險增加有關
至於,懷孕婦女體內維生素 D 含量,
是否與腹中胎兒罹患濕疹風險有關?
趙順榮藥師表示,
一項刊登在兒科過敏免疫學《Pediatr》雜誌上的一篇報導,
討論孕婦維生素 D 狀況和兒童哮喘、喘和濕疹關係,
使用前瞻性隊列研究進行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
搜索了 PubMed,EMBASE,Cochrane 圖書館,
發現懷孕期間母體維生素D含量降低
與兒童期濕疹風險增加有關,
但是,母體維生素 D
作為兒童濕疹發展的重要保護因素的作用,
仍有待進一步闡明。
少吃:乳製品和小麥製品、
柑橘類水果、雞蛋、堅果
預防濕疹發作,日常飲食應該注意什麼?
提醒儘量避免或少吃高水楊酸類的蔬果,
以及容易誘發過敏質的人引發過敏反應的食物,
尤其是屬於刺激性的食物,
包括:秋葵、山蘇、蘑菇、酪梨、莓果類水果,
以及花生、咖哩、濃茶、辣椒、咖啡、酒等。
此外,根據《澳洲濕疹協會》
(Eczema Association of Australasia Inc)建議
「避免濕疹大發作要注意的食物」則包括:
乳製品和小麥製品、柑橘類水果、雞蛋、堅果等。
研究:孕婦維生素 D 攝入量較低,
孩子氣喘風險較高
維生素 D 在免疫疾病如氣喘的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是最近幾年才剛開始被理解。
希臘雅典大學醫總醫院兒科團隊 EvangeliaBountouv 教授
在 2017 年臨床發表,懷孕期間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D,
可以降低兒童氣喘的風險。
另一項是在英國蘇格蘭研究,
顯示維生素 D 攝入量較低的孕婦和孩子氣喘風險較高。
研究 1000 多名母親,兩者都顯示,
在維生素 D 攝入量較高的母親中,
兒童復發性氣喘的風險降低了 50% 以上。
維生素 D 含量較高的食物:
深海魚、動物肝臟、蛋黃、魚肝油、酵母等。
此外,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
Nancy E Lange 與 Augusto Litonjua 醫學博士,
發表維生素 D 免疫系統和氣喘臨床的觀察和實驗發現,
低維生素 D 水平與嬰兒和成人的呼吸道感染有關;
顯示維生素 D 是與 400 多種基因的調節因子,
其中一些基因與氣喘的發病機制有關。
並提出了生態學論點,
季節性維生素 D 缺乏症(冬季更嚴重)和流感,
與上呼吸道感染之間存在強烈的關聯。
維生素 D 含量較高的食物:深海魚類、動物肝臟、蛋黃、魚肝油、酵母等
如何安全攝取維生素 D才正確?
維生素 D 含量較高的食物:
深海魚類、動物肝臟、蛋黃、奶品、
魚肝油、酵母、瘦肉等,
偏偏這一些食物多半是大眾比較不常吃,
或攝取不足的食物。
趙順榮藥師表示,
事實上,一般人透過日曬補充維生素 D 比較困難,
還有食物含有維生素 D 量並不高,
建議適度靠口服補充維他命 D,
建議成人每日攝取 800-2000 IU。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第七版,
維生素 D 之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上限量為 2000IU。
趙順榮藥師表示,
彙集多篇臨床報告口服中毒風險有個體差異存在,
但仍不宜大量食用。
在安全用量方面,目前 IOM (美國國家醫學院)認為,
成年人每天攝取維生素 D 4000 IU ,並沒有任何毒性。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ㄆㄆ)
【猜你還想看這些】
- 「水煮蛋」榮登 最有效 減肥食物,營養師掛保證!照著菜單吃,2 周瘦 5 公斤
- 【夏日減肥大作戰】減肥四大禁忌 - 湯、糖、躺、燙!
- 減肥不能吃麵包?4大地雷麵包熱量爆表
- 冬天怕冷又想減肥?!「吃地瓜」一舉兩得,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地瓜」是減肥食物第一名,但85%人都吃錯了...專家:錯過這時段不但瘦不了,還會 越吃越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