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女人一輩子要承受的痛!16 年來經痛近 200 次,經痛到底該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 2015-08-19 11:56
  • 更新:2019-06-12 12:03

女人一輩子要承受的痛!16 年來經痛近 200 次,經痛到底該怎麼辦?

(圖/shutterstock)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31 歲的吳小姐自發育期以來,

每次生理期報到除了經痛之外,還會頭暈頭痛,

16年以來每個月都要發作一次,

至今生理期不適已快突破 200 次,嚴重影響生活作息,

後來飲用生化湯也無法改善,

仍會長痘痘、便祕、皮膚乾燥,冬天還會手腳冰冷,

 

後來改以山藥、葛根、黃耆的漢方調養,

居然一個月就有明顯改善,

第一次沒有困擾的生理期,讓吳小姐欣喜不已

 

繼續看下去,了解中醫與營養師對月經的調養建議吧!

 

(贊助商連結...)

 

 

經痛主因為氣血循環不佳

中醫理論認為,女性體質屬陰性者,

容易有經痛、血虛體質的症狀表現,

如心悸、失眠、頭暈目眩、容易疲倦、手腳冰冷,

或者滴滴答答拖很久。

 

經痛主要是氣血循環不佳所造成的,

要調節氣血循環才能改善經痛。

許多女性朋友都像吳小姐一樣聞「經」色變,

會服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

但若為子宮肌瘤、巧克力囊腫等,

建議待醫師指示才能夠使用。

 

正處經痛的女性,

除了熱敷及服用止痛藥之外該如何緩解?

 

營養諮詢師蔡明玉建議下列 4 點:

 

 

 

 

 

 

 

1. 避免攝取生冷寒涼及刺激性食物:

尤於體質屬陰、子宮受寒都會使經痛加劇,

避免攝取冰品、咖啡、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並同時熱敷提升腹部溫度。
 

2. 適度運動:

許多女性生理期間會避免運動,

其實適度的有氧運動,如瑜珈,

可以運動到大腿內側的肌肉與筋骨,

刺激到會陰鼠蹊淋巴系統,促進子宮血液循環,

調整機能,舒緩經痛,另外也可促進內分泌平衡。
 

3. 補充維他命 B 群、鎂和鈣:

維他命 B 群是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之一,

有安定神經的功能,

所以可以減緩子宮收縮帶來的不適;

鈣、鎂礦物質,也能幫助緩解經痛。
 

4. 運用漢方調養體質:

使陰性體質調整為中性體質。

山藥是大自然中同時具備雌激素(陰性)與黃體素 ( 陽性 ) 的元素,

相當適合女性養生,

葛根也富含雌激素;

其他像黃耆、五味子、薑黃等也可活絡神經細胞、

陰陽平衡而達到酸鹼平衡的中性體質。

坊間傳聞山藥、葛根可能會造成子宮肌瘤,

然而經專家研究指出,

全食物濃縮攝取而非提取分離的方式是安全的。

 

養成中性體質,遠離經痛困擾

營養諮詢師蔡明玉說明,

人體如果能維持中性體質就不容易生病。

一般四物飲或中將湯採用溫補或熱補,即所謂的暖宮,

只是將體質暫時轉為溫性,還可能造成身體過燥,

使得體質長期溫不受補而產生便秘或嘴破等狀況,

意即身體受不了長時間溫或熱性藥材的食補;

 

但較根本的方法是養宮暖巢,

採取陰陽同補,使體內酸鹼值達到中性,

氣血循環改善就比較不會發生經痛。

如果能夠從體質根本改善,而不用每月服藥,

當然是最理想的解決辦法。

 

 

經痛真的超不舒服...

調整好體質,遠離經痛,

別讓自己每個月都這麼難受...!

 

 

本文由 健康醫療網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健康醫療網特別設立「公益專區」,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讓愛心遠佈、善盡社會責任。 http://www.healthnews.com.tw/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健康醫療網特別設立「公益專區」,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讓愛心遠佈、善盡社會責任。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