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根據統計,
心臟病光在去年就奪走了近兩萬條人命,
位居國人死亡率的第二名,
平均每 27 分鐘就有 1 人死於心臟病。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
每年都造成全球約 1710 萬人死亡,
佔全球總死亡人數 31% ,
其中 740 萬人死於心臟病,
670 萬人死於中風,
估計到 2030 年全球死亡人數,
將攀升至每年 2,300 萬人,
等同於台灣總人口數!!
這麼驚人死亡人數,
究竟該如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
趕緊接下去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臺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
臺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
心臟疾病、腦中風、高血壓及糖尿病
四種心血管相關疾病標準化死亡率,
可發現 2014 年與 1986 年相比,
已下降了 6 成,
但近 5 年來,
心臟疾病、高血壓及糖尿病標準化死亡率
分別上升 5.9%、 10.7% 及 2.8%。
造成心臟病死亡的主因之一是急性心肌梗塞,
此危險因子來自三高、肥胖與吸菸等原因。
要遠離心臟病,
平時就要遵守健康 5 原則:
一、拒菸:
不論是吸菸還是被動的吸入二手菸,
都會增加心臟病、腦中風風險,
根據臨床實證,
戒菸一年後,
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可降低 5 成;
而戒菸 5 年後,
中風機率幾乎與無吸菸習慣的人相同。
二、挑食:
低鈉飲食可助控制血壓、拒反式脂肪酸、
少吃動物脂肪,多攝取天然植物油、
多食用蔬果、堅果、糙米類食物。
三、多運:
減少電視、網路、手機的使用時間,
維持每週五次、每次 30 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
四、控三高:
有三高問題的民眾,
更應採行健康的生活型態,
如需用藥也應遵照醫師處方正確用藥及定期回診追蹤。
(贊助商連結...)
五、健檢:
善加利用國健署提供 40 到 64 歲民眾每 3 年一次,
65 歲以上民眾每年 1 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如 BMI、腰圍、血壓、血糖、血脂等心臟病重要危險因子的檢查,
及早發現身體異常,
俾能及早調整不良生活習慣及控制三高等危險因子,
遠離疾病威脅。
預防勝過治療,
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
以上 5 點就要乖乖遵守喔...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把文章"分享"給你愛的家人和朋友吧
提醒他們要注意這5點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