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姜冠宇醫師
武漢肺炎其正式名稱為 2019 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Novel Coronavirus的簡稱),
已讓中國現在封了包括武漢等 10 多個城市,
第一現場也讓醫護人員疲於應對,
我們來看看更深一層,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困難全貌。
至於全球疫情的即時動態,
包含確診、死亡與治癒的人數即時更新數據,
可參考這裡。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冠狀病毒跟流感病毒不一樣 !
冠狀病毒並不是流感病毒,沒有快篩工具,
唯有咽喉拭子 (Throat swab) 或痰液做 PCR (病毒核酸大量複製),
與世衛組織 (WHO) 公布的核酸 (Nucleic acid) 序列做比對,
需要 1~2 天的時間才能確診。
第一時間的懷疑,是靠高燒攝氏 38 度以上
且伴隨有武漢疫區的旅遊史。
然而,至今而言,有部分武漢肺炎的死者生前並沒有發燒現象,
發燒超過 38 度有可能不再是黃金指標。
尤其根據武漢影像科報告,和電腦斷層同時間的變化比較,
單純胸部 X 光片不易診斷早期肺炎(Pneumonia)浸潤,
但是台灣與歐美在第一步理學檢查上非常依賴 X 光片。
第一線要求電腦斷層也不切實際,會帶來更多群聚感染機會。
另外,根據中國第一線醫療人員在適度呼吸道防護的情況下,
受感染人員仍不斷爆量增加,超級傳染者的證實出現以外,
也極度懷疑是從眼睛去感染,這是過去冠狀病毒所沒有的事。
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MERS同家族
以上都代表這次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
承襲了過去冠狀病毒爆發流行時的感染優勢,
在大量傳播下突變率已經超過了當時 SARS 和 MERS 的狀況,
這都讓診斷更為困難。有醫師呼籲務必施打流感疫苗,
衛福部在事發早期也有這前置作業,
施打疫苗可使流感病人的數量大幅減少,
因此對於發燒病人的診斷會比較單純,
若有旅遊史的狀況,就可合理懷疑可能是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與之前 SARS 和 MERS 是同屬同一家族,
且族譜關係極其相近的病原,冠狀病毒與流感病毒不同,
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疫苗、類似克流感的藥物可以使用,
了解國際情勢 切莫驚慌
目前在中國之外各國的通報案例,
都有武漢旅遊史的掌握案例,
一個疫情是否爆發,
是來自於社區是否有發生追蹤之外的新個案,
如果有新個案沒有旅遊史,
那就代表追蹤出現斷層,
且社區也已經醞釀群聚爆發了。
WHO剛開始還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不構成」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怎麼樣是符合國際公衛緊急事件呢?
我們來回顧 WHO 的定義,
用於評估公共衛生事件的 4 個決策標準是:
- 事件對公共健康影響的嚴重性
- 事件的異常或意外性質
- 國際傳播的風險
- 其他國家將施加旅行或貿易限制的風險
以上 4 項若符合 2 項,即可為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武漢肺炎目前如我之前所提,
在中國境外案例皆為有武漢旅遊史的病例,
尚都在有效的各國防疫網範圍之內,
各國還沒有出現像是廣州沒有旅遊史的社區爆發案例,
然而實質而言,如同台灣已經啟動第二級警戒,
符合了國際間施加限制的條件,
沒有政治因素的話,武漢肺炎已符合上述 2 項以上,
應被認定為國際公衛緊急事件恐怕才符合客觀現況。
果然,WHO在 1 月 30 日於日內瓦召開緊急會議,
WHO秘書長譚德塞醫師(Dr.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
終於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的武漢肺炎疫情
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
您需要做什麼呢?
1. 在人多的地方配戴外科口罩
切忌防市面塵口罩,那是無效的,
請配戴拋棄式外科口罩,才能防止飛沫接觸喔!
2. 醫療人員請配戴 N95 口罩
然而,外科口罩的防護
僅適合一般人可以保持 1 公尺外的安全距離。
如果您是密集工作者,
如醫療人員、與動物接觸的檢疫人員,
則需要依照上級指示配戴 N95 口罩,
N95 對外來空氣傳染的阻絕性,
才能面對您的病人或您要處理的動物。
另外比較有爭議的,像是機場的地勤與機艙的空服員,
其實需要主動全程戴口罩,以及自備拋棄式手套與酒精乾洗手,
甚至餐廳與專櫃人員都應該考慮積極配合。
在鐵路、飛機艙內的旅客,也應該攜帶口罩,
保護自己、也保護為您服務的各行各業工作人員們。
3. 減少出入人潮密集地帶
菜市場、醫院不要去,也要避免接觸動物。
4. 洗手的方式也要正確
請參考衛生單位「內、外、夾、弓、大、立、腕」
的方式確實洗手喔!
如果您發現身邊有親友發燒,並且有旅遊史,
可以撥打免付費電話 1922 通知疾管署,
也可以置大型醫療機構求診,告知旅遊史,
一樣可以進入通報系統與鑑別診斷、
協助排除是否真的是冠狀病毒喔!
本文由 Hello醫師 授權轉載,
(原文:防疫即作戰!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這樣防)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ㄆㄆ)
(圖/Hello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