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薪酸族苦嘆:每月孝親費 5000 元,婚後養小孩根本付不起... 專家 3 建議:別讓「錢」擋在「孝」前面!

Money錢

Money錢

  • 2019-09-04 18:35
  • 更新:2022-08-25 17:26

家庭

 

【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薪水只有 25K,要養小孩,又要孝養父母,你會怎麼做?儘管百善孝為先,但收入有限時,孝字只能擺一邊?到底該如何在有限收入下支付孝親費,成為低薪族與夾薪族的金錢難題。

 

本文目錄:

 

文 / 賴雅淳

 

養了小孩就沒錢養父母

孝養父母天經地義,然而, 現代子女普遍低薪,沒有多餘的錢孝養父母;當子女結婚生子,養了小孩就沒錢養父母,不僅自己薪酸,也令父母感到心酸。逸如就是一位無法兼顧養小孩、又養父母的低薪夾薪族。在南部擔任內勤工作的逸如,月薪 25K,若加上 2 個月年終獎金,平均每月收入 30K。這樣的薪水,只夠負擔自己和兩個小孩的生活費與保險費,以及偶爾出遊的旅費,幾乎每月薪水花光光,連想要存幾千元私房錢都很困難。

 

每月幾乎沒有結餘 看護的照顧費 付不出來

在每月幾乎沒有結餘的情況下,逸如的兄弟姊妹卻突然在 LINE 群組裡提議,從下個月開始,6 名子女每人每月要繳 5 千元孝親費,當作未來幫母親聘請看護的照顧費。「每月 5 千元孝親費,真的好多,我給不起。」逸如看到 LINE 的訊息,有如晴天霹靂,她不是不想孝養母親,也很清楚母親的經濟與身體狀況不是很好,但她薪水真的不多,在養育小孩與孝養母親之間,她自私地認為應該把非常有限的金錢資源,優先放在小孩,而不是母親身上,所以她希望兄弟姊妹以及母親能夠體諒她的處境,並由其他 5 位手足多分攤一點。於是逸如在 LINE 群組回應:「5 千元太多了,我每個月給 1 千元可以嗎?」其他兄弟姊妹則是已讀不回。

 

偷偷拿錢孝養父母 只因擔心夫家講話

姊姊知道逸如經濟狀況,建議她跟先生商量,看先生是不是能多分攤一點小孩的花費,這樣逸如就能擠出每個月 5 千元的孝親費。然而,逸如根本不敢跟先生商量,因為她的先生每個月光是支付小孩安親班、補習費,薪水幾乎也都花光了。而且她知道先生沒有給公婆孝親費,甚至連過年也沒包紅包。所以現在要她開口跟先生說她要給娘家孝親費,請先生每月多負擔家庭開銷,她實在開不了這個口,而且很怕又為了錢爭吵,所以遲遲沒有討論這件事。後來,兄弟姊妹體諒逸如的處境,同意她每個月只給 1 千元,而收入較高的手足,就每月支付 5 千元。從逸如的情況可以看到,光是一個孝親費問題,不僅牽涉子女個人財務,也可能衍生出子女與另一半家庭收支管理,以及夫妻財務溝通的問題,而且每個家庭處理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手足分攤孝親費 誰付多少吵翻天

就像住在台中的賴先生有 1 個姊姊和 2 個哥哥,他們在討論給父母每個月 5 萬元孝親費時,意見非常分歧。賴先生認為,收入高的子女,應該多分擔一點。但賴先生兩個高收入的哥哥卻不以為然,認為父母養育他們的時候,並沒有花比較多錢栽培他們,他們現在的高收入都是靠個人努力而來,因此沒有理由要求他們支付更多的孝親費。

最後,4 人討論出最公平的作法,就是「平均分攤」,也就是不管收入多寡,每人每月都要支付 1 萬 2,500 元孝親費,當作父母退休生活費。還好賴先生有兄姊共 4 人一起分擔,如果今天問題發生在獨生子女又低薪的家庭,恐怕就變成孝親費難題,上一代拖累下一代,下一代養不起上一代的低薪悲歌。

 

孝親費不只是錢事 還牽涉兩代情感面

「這真的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孝親費到底該給多少,沒有標準答案。」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前秘書長陳敏宏指出,孝親費影響的層面不只是有形的「錢」,還有無形的「情」,包括子女與父母兩代之間的感情,以及子女之間手足感情是否和睦,這些無形的情感面都會連帶影響到孝親費討論與後續支付的問題。為了瞭解大家如何處理這個隱晦難解的家庭金錢習題,陳敏宏特別針對 CFP 理財規劃顧問進行孝親費問卷調查,並針對 228 份問卷回覆,綜合歸納出以下 3 個結論:

結論 1 低薪族先養自己,有結餘再給孝親費

約 57% 的 CFP 認為現代子女低薪,在養父母之前,應該優先養活自己,也就是先扣除必要生活支出,若有結餘再給孝親費。也有 27% 的CFP 認為,低薪族可以努力兼差,賺取父母孝親費。同樣的,若是薪水有限又要扶養小孩的夾薪族,碰到孝親費問題時,有 37.76% 的 CFP 會建議降低小孩以及家用支出,以提供孝親費;有 34.69% 的 CFP 則建議可以兼差來賺取父母孝親費。另外,則有 24.49% 的 CFP 建議夾薪族可以告知父母實際財務狀況,並請父母諒解,等以後有能力再提供孝親費。至於孝親費到底要給多少?有 37% 的CFP 認為每月金額應落在 5 千至 1 萬元,近 30% 的 CFP 則建議每月給予 1 萬至 2 萬元。

除了錢,96% 的 CFP 認為父母其實更需要子女陪伴,而且不能依照孝養金額多寡,衡量子女孝順程度,因為有時候孝親費給最少的子女,卻是最常陪伴父母,或是在父母生病最需要幫忙的時候,陪在身邊的那個孩子。

結論 2 依照各自能力 負擔孝親費

不只父母與子女談錢傷感情,手足之間談錢談不攏更是傷感情,尤其當手足關係不和睦時,更難開口談孝親費分攤問題。正因如此,有 55% 的 CFP 建議兄弟姊妹最好依據各自能力負擔孝親費,不必要求平均分攤、一視同仁;也有 27% 的 CFP 建議可以依照兄弟姊妹的意願支付。

若真的有人不願意或沒有能力支付孝親費,真的也不必勉強,更不必責怪,以免傷了彼此和氣,逢年過節、聚會碰面更是尷尬。比較有趣的是,在回答「手足間如何評估孝親費分攤方式」這個問題時,有 13.69% 的 CFP 認為可以根據過去各自受家庭栽培的情況支付。另外,也有約 10% 的 CFP 建議依照繼承財產比例分攤。

結論 3 出嫁女兒給孝親費 這樣溝通不用怕

就像逸如一樣,有許多出嫁女兒也想孝順娘家父母,給予孝親費,但卻會碰到這個問題:自己收入不多,或本身是零收入的家庭主婦,而娘家父母真的需要財務協助,女兒若偷偷資助娘家,又擔心公婆說話,或造成先生經濟壓力,這時到底該怎麼辦?

有 38.32% 的 CFP 建議夫妻「各付各的」,也就是各自負擔自己父母的孝親費;36.13% 的 CFP 則建議夫妻「溝通」,共同討論給彼此雙方父母孝養金額;有 25.55% 的 CFP 認為太太給娘家孝親費報答父母恩情,先生應該將心比心。

 

做好財務規劃 兩代都能富足

做完這份孝親費大調查,陳敏宏很慶幸自己跟太太不必為了孝親費煩惱,因為上一代都有足夠退休金,不必依靠子女過活,才能讓他和太太可以全心全力把所有資源運用在自己與兩個女兒身上。因此他建議父母們應該及早做好財務規劃,避免自己成為下一代的財務負擔。同樣的,身為子女也應該做好財務規劃,才有能力在父母需要的時候,及時提供金錢援助,維持父母最基本的生活與尊嚴。而兄弟姊妹則是各自做好財務規劃,也不會因談錢而傷感情。

萬一父母真的有經濟困難,這時子女們應該與父母做好雙向溝通,先了解彼此的財務現況、實際需求,再依照子女們的收入條件,協調出可以負擔的孝親費,讓「孝」與「錢」兩全齊美,不因孝親費影響無價的家人感情。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由Money 錢 143 期授權轉載;掌握最新投資理財資訊,請鎖定 2022 年 8 月號《Money錢》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BELL )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