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投資常見問題大解析
常常有股友會私訊我,
「勳哥,股票如何避免提早買入?」
「老師,我要怎麼停損?」
有問題我都會盡量回答股友們,
今天彙整一些常見的問題跟大家分享,
希望在投資路上,
大家可以少繞點彎
本篇分享投資常見問題
● 如何買在最低點
● 該如何停損
繼續看下去...
✎投資常見問題:如何買在最低點
資金控管 + 保守再保守的估價】
要買在最低點有點不切實際,
老實說我也做不到
因此保守估價很重要,
並付諸嚴謹買進賣出紀律
市場不缺被錯估的股票,
目標鎖定在潛在報酬較高的股票( 現在價格<低估價 ),
並且將資金切成 3 等份,分批分時買,
不要在盤中看到機會就一股腦一次買入,
多給自己評估的時間,
多花些精力做功課,
少花點時間在看盤,
價格越低,
只要當初條件還沒發生改變,
就可以考慮再加碼,
但如果此時沒有資金再加碼,
就無法實行,所以資金控管很重要。
【關注度】-衡量冷熱門的關鍵指標
如果要避免追高殺低的話,
我會看一個指標,
叫做“關注度”(股票週轉率)
當週轉率太高時,
表示市場很多參與者,
這種股票也伴隨著許多投機者,
我會避開這種關注度太高股票,
不管是上漲或下跌過程,
我都不會有動作,
除非我已經預先布局,
不然我寧願錯失大幅獲利,
也不願參與大幅損失,
舉例說明:以國巨(2327)為例子
EX. 國巨(2327)
從 100 元漲到 1300 元
從 1300 元跌到 298 元
可以觀察到它週轉率超極高,
除非在它還沒被市場發現時,
我就發現它的價值,
提早進場布局,
否則事後我不有任何動作。
我不喜歡成長過高的股票
因為他們常常伴隨著極高的關注度
股價常常遭到高估
跌下來時都非常的慘重與快速。
(圖片來源:股人的計量價值投資)
✎投資常見問題:如何停損
預先設定好出場點
任何投資在進場前,
就要預先設定好出場基準,
否則容易陷入迷惘,
沒有一個明確的賣出準則,
常常讓人獲利時貪婪,損失時恐慌,
不然就是賺到一個便當就出場,
賠掉一半資產都還死死抱著,
會有這些狀況,
都顯示你依據情緒在投資,
過度反應市場訊息,忽略客觀應有的事實,
就是導致我們投資失利得主因
針對我們可以掌握的事情去努力
其實我們只要
針對那些可以掌握的事情去努力,
針對那些不可控制因素去做預防就好。
以下是我可掌控的賣股準則,可供大家參考
1.股價相對不再便宜(潛在報酬 < 0)
2.市場出現更便宜的標的(潛在報酬更高的股票)
3.虧損達 20%,檢視進場條件是否發生改變
這 20% 是依據個人風險忍受度而有不同,
可根據自己對損失的最大程度去調高或調低,
哪些是我無法掌控的因素?
猜測市場短期的漲跌,
就是我做不到,也不願去嘗試的事情,
升息與否對於股市的影響是利大於弊,
還是弊大於利我無法準確衡量,
一定要回答的話,
升息對市場"長遠"來說是好事,
畢竟過去這十年,市場處於低率狀態確實不合理,
停止升息跟經濟好壞、股市崩跌也沒有絕對關係,
還要考慮通貨膨脹與政策,
但這對我來說太過模糊,
無法做為我投資決策的依據。
盤股價淨值比(PB)來做好資金控管
與其每天擔心局勢,
不如專注於如何選間好公司,
投資於企業,而非投機於股市
擔心崩盤的話,
應該預先做好資金控管,
買股時,要分批分時買,
避免在下跌時,沒資金再加碼,
而對於整體資金比例的掌控,
我會依大盤股價淨值比(PB)來決定,
當市場 PB 過高時,我會降低自己在股票市場的部位,
有良好的資金控管 SOP,
就能確保在資產價格下跌時,
有足夠的現金去應對,
這將是崩盤時相當大的優勢。
以下有兩篇我寫關於大盤 PB 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買被低估的股票,這些才是我能掌控的事情。
最後再問自己一個問題
短期的事情,
對你長遠的投資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雖然便宜,不代表一定會漲
而昂貴,不代表一定會跌
市場情緒面也會影響短期的股價
但"長期來說"
股價不會偏離其價值太遠
分散產業、分散檔數、分散資金
買被低估的股票,
這些才是我能掌控的事情。
(圖片來源:股人的計量價值投資)
有任何問題,歡迎「加入社團」與我一起討論喔
(圖片來源:股人的計量價值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