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年輕人,別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今周刊出版社

今周刊出版社

  • 2019-03-27 09:43
  • 更新:2020-09-14 10:07

吃苦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蔣勳說:「忙是心亡,

心死了,就是忙,所以人要慢下來。」

但我們是否要慢下人生的步調,

取決於我們的年紀、

我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們不應該在

最應該忙碌的年紀裡,

坐以待斃。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李尚龍

 

我到小鎮辦簽書會,等完成了工作,

看了看錶,已經十點多。

是我平日生活開始的時間。

於是,我和製片人老于走在街頭覓食,

街頭一個人也沒有,連車都叫不到。

於是,我們打開了搭計程車軟體,

上了車,我跟司機說:

「去這裡最熱鬧的地方。」

司機看了看我,

一句話也沒說,冷漠地開著車。

我們警惕地看了看他。

 

「閒」只有在忙碌之後才有意義,

持續地閒,就會成為閒人

十分鐘後,車輛停在了一條街邊,

路邊的攤子還冒著煙,雖然已經沒了客人。

我和老于走了過去,

那邊正好收攤,吃不成了。

我們繼續走,

想找個酒吧或者夜店待一會兒,

才發現所有的夜店在那個時候都已經關門了。

也不過十一點左右,

這座城市竟然已經安靜了下來。

搭計程車回來的路上,

我問司機:「為什麼這座城市晚上沒什麼生活?」

司機也很詫異,

說:「晚上不睡覺要什麼生活?」

 

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

站在街頭,才恍然發現,

這座城市,沒什麼年輕人,

幾乎都是中老年人。

城市裡的幾個工廠,

幾乎壟斷了這座城市所有的 GDP,

年輕人好像也都離開了家。

站在街邊許久,

我終於看到一些懶洋洋的年輕人,

他們慢慢地行走著,

我忽然懷念起了北京的早高峰,

那些擁擠和著急,不正是青春的生命力嗎?

那些擠破頭都要做點什麼的狀態,

不正是我們去大城市的原因嗎?

 

當天中午,書店的朋友請我吃飯,

司機自豪地告訴我,

自己在這個城市開車開了二十年。

我當時有些恍惚,因為我剛從洛杉磯回來,

那裡的無人駕駛技術已經相當成熟。

我甚至不建議大學生花時間考駕照了,

因為這註定是一個會被機器淘汰的職業,

可一個人竟然做了二十年,

這二十年的最終歸宿是被替代。

可對這樣的未來,他全然不知。

 

司機繼續一邊吃飯,一邊吹牛,

說這座城市有多安穩,

自己的技術多麼純熟,生活也十分穩定。

他一邊說還一邊批評我們,

說北京的生活太快了,

說這裡的很多文化北京都沒有,

說搞不懂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去大城市,

留在家不好嗎……

他說著,我吃著,

因為我知道,

我跟他應該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吃完後,他問我:

「李老師以後是否想在這裡定居?」

我笑了笑,

說:「應該不會。

三天,就三天,我就會被逼瘋。」

第二天,我們離開了這座城市。

 

 

有些城市適合養老,

但有些地方適合拚搏,

我們想要待在哪裡,

完全取決於我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的朋友老宋三十多歲去了美國德州的一個村莊,

他說自己過上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日子。

可是每隔幾個月,他就會回北京,

然後找到我,

說:「尚龍,你有什麼事能帶帶我?什麼都可以。」

他說:「我想念那樣的節奏。」

我們其實都還不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年紀,

我們這個年紀,正是要做點事的年紀,

那樣安逸、重複、無聊的生活,

必然會把一些想要有作為的人逼瘋。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

〈忙起來多好,閒下來更累〉。

其實人忙碌起來,並不會很累,

一旦人閒下來,

那種胡思亂想和日子看不到頭的狀態,

才真心令人難受。

每次我在鼓勵大家忙起來時,

總有人問:

「你整天把自己弄得這麼忙,不累嗎?」

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

我都會回答:

「那你每次把自己弄得這麼閒,不累嗎?」

而閒只有在忙碌之後,才有意義,

持續地閒,不久就會成為閒人。

 

忙,不等於窮忙

我曾經在讀蔣勳的《天地有大美》時被感動。

他說忙是心亡,心死了,就是忙,

所以人要慢下來。

一開始我是同意的,但仔細一想,

蔣勳老師是一九四七年出生的人,

他的年紀的確到了應該慢下來的時候,

人家在年輕的時候已經忙完了,

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的作品。

是否要慢下來,取決於我們的

年紀和我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們不應該在

最應該忙碌的年紀裡,

選擇了什麼也不做、

光是枯坐養老的生活狀態。

但說到忙,我們一定要明白:

「不是每種忙碌,都是好的。」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

你忙碌,你重複循環,你累,

你一天接著一天,但一周下來,

你發現什麼也沒做。

 

忙,不等於窮忙。

從心理學來說,適當的空閒是對的,

因為一個人一旦陷入了循環式的忙碌,

也就變成了所謂的窮忙。

循環式的忙碌,把自己無條件地占滿,

這樣的忙碌也就極端了。

森迪爾‧穆蘭納珊的

《匱乏經濟學》中有一段話:

「任何系統留一定的餘閒很重要,

它不是對資源的浪費,

而是讓系統更加高效地運轉。」

也就是說,無論多忙,

都要為自己騰出一些空餘的時間,

這些時間,要為自己放空,

思考一下有沒有更好的方向,

有沒有更棒的路。

就好比一個團隊裡,

總要有一兩個主管是閒的,

因為他們負責思考,負責好好制定方向。

(中略)

 

 

我在新東方當老師的最後一年,

和排課的同事提出了一個要求:

「周末晚上不上課。」

同事一開始好奇地問我:

「為什麼,這樣你一個月少四五千元(人民幣)呢。」

我咬了咬牙,但還是說:「就別排了吧。」

我用那段時間讀書、看電影、

寫讀書筆記、寫影評,

幾年後,依舊保持這個習慣,

我從一個老師變成了作家。

到今天,我依舊不把自己的時間安排滿,

總會留下二十%用來做一些沒做過的事情,

見一些沒見過的人,

我把這些空閒時間稱為彩蛋。

所以,大城市的生活狀態就是這樣,

你需要忙碌,但不要窮忙,

不要重複沒意義的忙,

你需要的不是埋頭幹活,

而是抬頭奮鬥。

你要一邊前行,一邊導航,

還要一邊看著路牌,

有時也別忘了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

 

最可怕的就是

在可以奮鬥時選擇安逸

你是否想過,如果一個人年輕時也閒呢?

如果一個人安於自己所在的那個階級呢?

我想起了小鎮一家賣手機殼的小店,

我走進那家店,

看見三個年紀和我差不多的人正在打牌。

他們耳朵上夾著菸,激動地打著撲克,

全然不覺我已經走了進來,

我逛了一段時間,就走了。

我想,他們也不在意我會不會買一些東西,

他們每個月的收入夠用,

生活安穩,這樣的生活也好。

 

人這輩子最可怕的就是

在最該努力奮鬥的日子裡,

滿足於自己所在的階級,

安於自己擁有的生活。

但比這些還可怕的是,

他們竟然還年輕著,

還有著無限的可能。

所以有一天,我和老宋聊天時,

他問我:「你真的一點也不喜歡悠閒的生活嗎?」

我說:「至少現在,我還是喜歡奔波的狀態。

不是說我不喜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日子,

但年輕時,我還是希望面朝著人群,

感受著夢想的盛開。

等我老了,有了足夠的錢,

再去買一套大海邊的房子,

我想,我會安靜地坐在海邊自言自語地說:

「我年輕時,也曾是這大海的波濤。」

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

 

 

閱讀更多好文,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文摘自《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
作者:李尚龍、出版社:今周刊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Lenox)
(圖/shutterstock)

 

今周刊出版社

今周刊出版社

今天的投資 就是你未來(明日)的收穫 書本是你最大的資產 以專業的視野 開拓豐富且充實的人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list-content-8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