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教育,是與教育孩子「大聲大叫」相反的一種教育方式。家長常常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無策,不管你是喋喋不休地說服,還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成長、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這時候就要考慮改用低聲教育的方式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低聲教育的科學依據
心理學家對表達哪些事情該用怎樣的聲調進行了研究,發現處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聲調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評孩子,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這是因為: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聲責罵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低聲調可以趕走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時間最長的老師,大人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靜,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肯定對孩子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低聲教育怎麼做
批評孩子要降低聲調:降低聲音不但可以約束自己,控制情緒,也可以降低孩子的反抗。孩子也會因此更集中注意力聽,覺得自己雖然是在受教育,但是還是蠻被尊重的。運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詞:對許多父母來講,控制自己不去批評孩子是很難的,因此,說話前請三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詞,效果會很好。比如「我愛你,但是你的行為我不能接受」,這種話初聽會覺得很生硬,但過一會兒,孩子很自然就會明白你的意思了。把你所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釋給他們聽:比如帶孩子逛超市,告訴他不要亂動商品,並警告如果違反的後果將是什麼。你要從頭到尾貫徹到底,無需大聲威脅。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就事論事,不要隨意發洩對孩子的情緒,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看更多好文,拉近你跟孩子的距離:
- 你對父母的「態度」,決定你過怎樣的人生!
- 大女兒是跨國企業創意總監、小女兒是才貌雙全女星 張鈞甯!「星媽」鄭如晴 揭超開明教育方式
- 孩子人品好,只因媽媽常說這 10 個字!(好文值得看看
- 這就是 有教養的有錢人 和 沒素質的土豪 的差別!蔡康永:有沒有教養看這一點。
- 家長素質好不好,看孩子就知道!在孩子面前, 聰明的父母要具備 2 種本領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