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成長是加法,而成熟卻是「減法」! 你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朋友!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 2019-01-04 10:42
  • 更新:2020-05-22 17:43

成長是加法,而成熟卻是「減法」! 你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朋友!

 

前段時間,張韶涵上了吐槽大會,

在節目中,她半調侃半真摯地

說她的朋友很少。

在我們的印象中,

這似乎就代表人緣不好,個性孤僻。

 

但張韶涵卻用一句話化解了

這個刻板印象,她說:

「我不需要給我修路的朋友,

因為我自己有翅膀。」

生活中,很多人跟張韶涵不一樣,

總是把朋友少當作一件十分丟人的事情。

有些人說起自己認識多少人,

自己微信裡加了多少好友,

總是一臉自得的樣子。

但我覺得,其實所謂朋友,

真不是越多越好。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熱絡的社交後,

只交織出了無盡的寂寞

那些「雞肋」一樣的朋友

你的通訊錄裡,有多少好友?

曾經看過一部短片,

短片拍攝者同樣也

向幾名被採訪者提出了這個問題。

有人說幾百個,有人說幾千個,總之都不少。

於是主持人讓他們開始刪除,

先是刪除那些半年沒有聯繫的朋友,

然後再刪掉工作關係,應酬關係的朋友……

大家一個接一個地刪,

原本有上百上千好友的通訊錄,

最終幾乎都只剩下兩三個好友,

有人甚至一個都沒有。

 

不過短短的幾分鐘,

便暴露出了現代人交際的一個現狀:

表面的繁華下,其實隱藏的是巨大的空虛。

現代社會,我們每天都能認識到

各種各樣的「新朋友」,

聚會裡,工作上,旅途中,

慢慢地,我們通訊錄中的好友越來越多,

加入的群聊也越來越多。

 

表面上,我們的生活好像越來越熱鬧,

但一旦出現一個契機,

我們就會發現,這熱鬧背後,

其實是無盡的寂寥。

朋友曾向我傾訴,

畢業後的他曾十分熱衷於

參加各類社交活動,

今天和這個吃飯,

明天和那個喝酒,

微信裡雜七雜八的朋友加了很多。

 

他一度以為他人緣極好,

頗有點朋友滿天下的感覺,

可就在上個月,他父親生病,

他手頭臨時周轉不過來,

整個人也慌亂得不行,

那些朋友卻突然全部不見了。

最終伸出援手,幫忙找醫院,

安撫他,甚至借錢的,

還是那些知心的老友。

看著微信列表的上千好友,

他頗有感慨,他說他現在很迷茫,

不知道自己這種交際,

維持看似熱鬧的人際關係,

究竟意義何在?

 

 

以為是獲得,其實是失去

很多人愛社交,這是一件眾所周知的事情。

俗語裡便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大部分人在潛意識裡,

都習慣把每一個人當作潛在的人脈資源。

於是便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們的微信好友裡,

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點贊之交,

有些人只見過一面,

還有很多人甚至從沒見過面。

但是我們仍然會閲讀他們的每一條朋友圈,

並在下面點贊或評論,

好像這樣便完成了一次交際,

我們的關係又更近了一點,

如此他們便會在我們的人脈圈裡。

 

這種做法,實在是太小看了人脈這個詞。

很喜歡《奇葩說》辯手楊奇函的一段話: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學生,

上午圍觀了成龍的新片發佈會現場,

下午旁聽了馬斯金的制度經濟學,

晚上買票參加了李澤楷的慈善晚宴,

這些能說明什麼呢?

你向成龍要簽名成龍保安依舊會攔住你,

馬斯金不會給你寫推薦信,

李澤楷也不會跟你合夥做生意。」

 

 

當我們自身與

他人能力差距太大時,

所有所謂人脈,

其實都只是無效社交。

更何況,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當你喝一杯果汁的時候,

你就喪失了喝一杯清茶的樂趣。

 

 

投資無用的社交,

不如投資自己的腦袋

當我們把時間放在擴展無用人脈時,

我們失去的,是提升自我的時間;

反之,當我們把時間放在自己身上,

等我們足夠優秀,

便自然而然能擁有許多優質人脈。

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是出了名地不喜歡社交。

成名前,他曾在一家出版社做過一段時間的編輯,

那段時間,在工作上無法找到樂趣的他,

工作之餘,把大部分的精力分給了自己。

他很少關注辦公室的八卦,

也很少和同事出去聚餐社交,

而是選擇了看書,充實自己。

 

後來,他成為著名小說家,

談及這段經歷,他仍然說:

「如果可以,

希望把時間放在自己身上。」

從人脈的角度來說,現在的村上春樹,

想要擁有優質人脈,

可能唯一需要的就是一個電話。

所以,不要以為給朋友圈好友點贊、評論

是在累積人脈,當你自身實力不夠,

所謂的人脈累積都只是浪費時間。

未經審視的人際關係,

不是我們擁有他們,

而是他們佔有我們。

 

給你的人生做減法

有人說:

成長是做加法,

成熟是做減法。

年輕的時候,

我們總以為擁有的越多就越幸福,

於是什麼都想要,可是越長大越發現,

其實精簡的人生,反而更加清爽,

少了很多的壓力和束縛,

走起路來,才更加輕鬆。

 

曾經看過一組數據,

我們每個人一生大概會遇到兩萬七千人,

但能陪我們一直走下去的,

往往只有兩三個人。

很多人可能在我們的生命裡

出現一下子,便再無登場機會了。

那麼,何不為自己的人際關係做做減法。

丟掉那些浪費我們時間的無效社交,

刪掉那些佔據我們生活的「雞肋」好友,

把時間放在真正需要用心的事情上去。

 

 

人生短暫,

把時間留給重要的人、事

很喜歡一句話:

聰明的人,

往往對大多數人保持友好,

只選擇和志趣相投的人深交。

著名主持人竇文濤,

採訪過很多知名人士,

按理說他應該有很多圈內朋友才對。

可事實卻並不是如此,

據他描述,他平日裡的朋友很少,

而且很宅。

 

比起社交,

他更享受一個人的獨處時光。

是竇文濤個性孤僻交不到朋友嗎?

並不是啊!

比起認識很多泛泛之交,

他更喜歡的是,把時間花在自己

或者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面。

所以啊,不如為自己的人際關係

做一次大掃除。

 

退出那些從來沒有人發言的微信群;

刪掉那些不知何時添加的陌生人;

拉黑那些成天只知道抬槓酸人的杠精;

你會發現,你的生活突然變得清爽了很多,

屬於你自己的時間也多了起來。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

珍貴的時間,

應該留給那些重要的事和人。

 

本文由 一星期一本書 授權,原文 於此

公眾號:一星期一本書 ( ID:yer808 )

作者:一本叔 一星期一本書,再忙也不忘記充電。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Luz_lin )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 )

 

微信公眾號們

微信公眾號們

來自微信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