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放棄很容易,但是你會討厭明天的自己!堅持這件事,10年後 你一定會感謝自己!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

  • 2019-10-15 17:25
  • 更新:2019-11-15 10:17

放棄很容易,但是你會討厭明天的自己!堅持這件事,10年後 你一定會感謝自己!

(圖/shutterstock)

 

作者: 傑西.伊茨勒

 

「第一大陷阱是讓社會來定義什麼是快樂。」

—斯塔夫羅斯修道士

 

美國百萬企業家傑西.伊茨

希望改進無法專注的壞習慣

想找個終極辦法把心靜下來,

所以他給自己一段「成人的暫停時間」,

毅然決然選擇去修行。

在人跡荒涼、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修道院裡,

傑西與清心寡欲的修道士們朝夕相處十五天,

大多數的時間,他都是跟自己獨處並與內心對話。

 

以下,是他第 10天寫下的日記

繼續看下去吧!

 

(贊助商連結...)

 

當我想放棄時

我告訴自己:記住明天!

我早上六點起床。

今天是在這裡的最後一天,

所以我想把事情做好。

我已經養成了早起出門的習慣。

一出門,氣息在寒冷的空氣中

製造出一大圈一大圈的霧氣,

但寒冷對我而言並不是問題。

再也沒有任何事情

比看冉冉升起的太陽更令人神往的了。

我站在那裡,把這一切都記在心裡,

知道明天就會在自己的床上醒來。

我比平時多待了一點時間,

彷彿希望太陽能重新升起一次,

但在內心深處,

我知道日出的演出已經落幕。

 

回來之後,

我去找克里斯多福修道士,

想請他幫叫我車,

但又沒有很認真的找,

因為我也想去散最後一次步。

天氣開始變得有點暖和,

於是我便出發了。

我往山上走,

這時格利貴修道士開車疾馳拐彎,

快速朝我駛過來。

我跳到一旁,兩人眼光對視一下,

然後他朝我豎起大拇指,

接著很快就不見了。

 

我站在雪堆裡。

思索……

感覺……

知道……

然後突然想起……

記住明天……

 

我腦海裡叫囂的聲音比藍尼還大聲,

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同樣的話:

記住明天,記住明天,記住明天。

這是我仰賴的咒語之一,

是我打敗腦子裡那個惡霸的方式。

在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必須了解,

如果太早拉開傘索,

打道回府的話,

明天會有什麼感覺。

瞬間一切為之改觀。

 

當你要做一個關鍵決定時,

記住這個決定

會讓你明天有什麼感覺,

後天會有什麼感覺,

以後的日子會有什麼感覺。

你想在馬拉松賽跑到第二十九公里時退賽嗎?

好吧,不過……記住,

明天當你獨自一人

在想這件事時會是什麼感覺。

你想在節日派對上喝得酩酊大醉,

在桌子上跳舞嗎?

很棒,但是……

記住明天當你走進辦公室時會有的感受。

 

我就站在路旁對自己說,

如果你太快放棄,

記住明天會有什麼感覺。

當我和朋友們攀登華盛頓山的時候,

我們有很多時候都想回頭,就此結束。

當時我們又累又冷又餓。

在持續往上爬時,

友人尼克說:

「這還不算是真正的健行。

我們必須繼續往前走。」

 

他的意思是我們還要再加把勁才行。

我們面對自己的付出必須問心無愧。

沒錯,我們人是在山上,

但我們並沒有竭盡全力。

只有超越真心認為必須停下來的那個點時,

才是真正的徒步旅行。

不論有沒有完成,

都必須坦誠面對。

 

我在修道院還可以付出更多的努力;

目前還算不上「真正」地使盡全力。

我立刻感到精神煥發,

心裡明白要待更長時間,

才能真正地推動自己。

在沒有回頭路的地方對自己做出這樣的承諾,

讓我感覺強大起來,並給自己第二次機會。

這次我要傾盡全力。

 

(中略)

 

 

做出讓自己不舒服的事

你才會有真正的成長

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

或覺得不舒服的時候。

記住明天會有什麼感覺。

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逃避痛苦。

人人都渴望順遂,我也是一樣。

然而,當你走出舒適圈,

打開你的備用油箱時,

才會有真正的成長。

這時你會看到自己的本質,

而通常就是最讓你感覺有活力之處,

並且也是記住明天的另一個美妙之處—

當你認真確實地度過今天,明天就會更好。

現在面臨到的是,

從實踐中學習比線上學習或

從書本中學習要難得多。

 

(中略)

 

我聽說勇氣是未來成功最好的指標。

這已成為我對適應力的終極考驗。

這和我一生中遇到的其他挑戰不一樣。

奇怪的是,

我喜歡肉體上的疼痛、抽筋,

以及有一點血從小腿上滴下來,

因為這提醒我還活著。

當然,我在某張掛在牆上的照片中

看起來狼狽不堪、滿頭大汗,

那是在一場耐力賽跑中

瀕臨崩潰的模樣,

但我真的很喜歡那種感覺。

 

我告訴你我不喜歡的就是離開家人,

放慢腳步,整天獨自思考和省思,做家事,

不能享受生活中的舒適。

所以對我來說,

留在這裡需要一些勇氣。

最省事的作法就是回家;

告訴自己,我已經堅持了幾天,

然後打包走人。

這就是我的內在敵人過去十天裡

一直在高歌的,

而且還有一整個合唱團在聲援他。

 

我報名要住十五天,

所以需要做的就是住滿十五天。

要是做不到,

就是沒有鍛鍊好我的意志力。

而這也等同於半途而廢沒有關係。

有一次我問海豹,

他有沒有因為太累而放棄過什麼事情。

「我不會因為累而放棄,」

他說。

「我停下來是因為我做完了。」

 

後悔和身體的疼痛一樣痛苦,

但有時持續的時間甚至更久。

如果我縮短住修道院的時間,

我知道我離開以後會後悔很久。

人們很容易陷入當下的時刻和情緒中,

但這只是短期的思考。

當你把時間快轉,

預見你以後對這個決定的感覺時,

你通常會很清楚,

並能與「放棄的惡魔」抗衡。

 

在一場划槳賽中

我再度突破自己

數年前我在曼哈頓附近

參加一場四十八公里的立式划槳賽。

比賽從切爾西碼頭出發,

經過哥倫比亞大學,

然後經過東河,

最後到達布魯克林。

海流變化莫測,

充滿了殘酷的挑戰。

有時候你可能拼了老命划水,

前進不到十公尺,

卻在停下來休息時,

被往後推了十二公尺。

 

我到場的時候,

便知道麻煩大了。

那些參賽選手

看上去就像服用類固醇的

夏威夷衝浪者傑夫.斯派索利,

有著超強的水上耐力。

他們在甲板墊上安裝了水袋系統,

用膠帶把Goos 和能量棒黏在衝浪板上,

並在氣動立槳上安裝精密的導航裝置。

而我除了賽前一星期

才在網路上買的衝浪板外,

啥都沒有;

大約在同一時間,

我生出參賽的想法。

 

到達出發區後,

我立刻注意到

我的衝浪板比其他所有的衝浪板都來得短,

而且還重得多,

絕對不符合空氣動力學。該死……

為了使板子輕一點,

我決定把有的補給品

(水、食物、防曬乳還有救生衣)

都放在友人邁克和羅伯.楊租來的獨木舟上。

我想讓他們帶著那些東西會比較好,

用不著放在背包裡背上十個小時。

「靠我近一點,」

我告訴他們,

「你們就是我的後援團。」

 

比賽一開始,

一百名划槳者就開始席捲哈德遜河。

我被風吹著划了四十八公里,水流超強。

天氣很熱,大概有到攝氏三十八度吧。

我的衝浪板是為比我矮的人設計的,

是為遊弋在休閒湖上的人設計的。我完了。

在波濤起伏的大海裡划了四百公尺後,

我轉身一看,

我的後援團楊氏兄弟檔不見了。

當下我便明白自己必須獨力完成整個比賽。

我想退賽,但沒有這樣做,

因為我的座右銘是:

記住明天的感覺。

一旦退賽,我知道自己第二天,

甚至一個月後都會討厭這種感覺。

於是我不得不在沒有水、食物、防曬乳的情況下

划槳四十八公里。

 

我把比賽分成許多較小的片段和目標,

然後開始一點一點的循序漸進達成。

我不斷對自己說,

只要一點一點前進就好。

九個小時後,我完賽了!

放棄有沒有可能會是正確的決定?

當然有,然而,

若只是因為放棄比較容易,

就絕對不是正確的決定。

放棄只需要一分鐘,

但明天這一刻會在你的腦海中重演,

後天也會,還有大後天。

 

意志力也需要練習

意志力是一種藝術,

就像任何一種藝術一樣,

它也需要練習。

這是一塊需要持續鍛鍊的肌肉。

靜思、祈禱、靜心、體力勞動、

活在當下對我來說都是難事,

但我知道挑戰會帶來巨大的回報。

要是今天放棄了,

明天的我感覺就會很糟糕。

之後,那天完賽的感覺

就不可同日而語—感覺好多了。

 

 

(中略)

 

我將專注於當下,

思考我的呼吸,大步走向終點。

你想知道修道士們多麼有直覺力嗎?

早上我吃早餐的時候,

大家正在討論決定成為一名修道士的過程。

一位修道士轉頭對我說:

「簡單得很,就是決定你想要它,

多於你害怕它。」

 

看更多好文>>

 

看更多好書試讀,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文摘自《勇闖修道院15天》

作者: 傑西.伊茨勒  / 譯者: 錢基蓮 / 出版社:時報出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Stella )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times.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