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如果有個保險,不僅有儲蓄功能,還享有保障,未來還可年年創造穩定現金流,該有多好?現今有間壽險公司,推出包含上述條件的還本終身壽險,而且是以新台幣計價,沒有匯兌風險。這樣聽起來,似乎穩賺不賠,退休就靠這張保單了。但這種保險,真的適合用來當退休金嗎?專家:被綁 40 年,只比銀行定存利率高 0.9%…
本文目錄:
文 / 洪佩玲
你是否常聽到保險業務員運用保單 DM 講解,避重就輕的話術讓你懷抱希望而衝動購買,但其實對於保單條款內容根本不了解。本文將透過保單 DM 解析還本終身壽險常見的盲點。
還本終身壽險有盲點?
日前有家壽險業者推出 6 年期、新台幣計價的還本終身壽險,強調不僅可以儲蓄,也同時享有保障,未來可年年給付生存保險金,創造穩定的現金流。以下為保單 DM 列舉的投保範例:65 歲退休女性、保額 100 萬元、繳費期間 6 年,年繳保費扣除轉帳折抵及高保費減免,實際年繳保費約 147.5 萬元,從保單第一週年日開始可每年領取生存還本金,第 7 保單週年日起,每年領取的生存還本金達 20 萬元,且因是新台幣計價,沒有匯兌風險。只是,這樣的保單真的適合你嗎?
1、月退俸 1.7 萬足夠嗎?
案例中的 65 歲退休女性,每年繳納 147.5 萬元保費,享有 100 萬元保額,保單第 1 至第 6 年度可享有每年 2.1 萬、4.2 萬、6.3 萬、8.4 萬、10.5 萬、12.6 萬元逐年遞增的生存還本金,第 7 保單年度開始每年可以享有保額 20% 的現金,等於平均每月可領到約 1.7 萬元的月退俸。對照每年繳納的 147.5 萬元保險費,6 年總共繳了 885 萬元,未來每月才領回這些退休金真的足夠嗎?
2、了解匯率風險概念
儘管此張保單是以台幣計價,但仍要提醒讀者,面對投資市場浮動,如果購買外幣計價的保單,勢必會面臨匯率波動的風險。民眾購買時要考量外幣保單在保險契約期間,匯率無法預測,未來領取保險金時可能會因外幣貶值,產生匯損。
3、儲蓄及保障真能兼顧?
很多人買這種強調儲蓄兼保障的險種,都是認為它比定存利息高,又有壽險保障,但就儲蓄面來看,如果保險契約過程中保戶想要動用保單裡的錢,勢必要將保單解約,但中途解約將損及本金,且所繳交的保費其實投入儲蓄比例較高,保障成分較低,如果中途要動用這筆錢,須等到自己身故或完全失能,讓受益人領取身故及完全失能保險金。建議要買這種短年期險種的保單,前提是自身保障已經足夠,且手中有長期不會用到的閒錢。
至於是否真的活越久可以領越多呢?65 歲女性每年繳交 147.5 萬元保費,6 年繳付 885 萬元,第 7 年度起每年可領取保額 20% 的現金,乍看之下比銀行定存利率高,但如果要領回 885 萬元本金,大約要到 115 歲才能實現,且這筆錢很可能是子女獲得。
4、儲蓄型終身壽險 高保費、低保障
所謂的「壽險保障」,是當保戶因意外或疾病導致完全失能、甚至死亡,能夠讓家人領到一筆保險金,本意是為了保障家人經濟生活,但坊間推出的終身壽險,大都與儲蓄型商品結合,此類壽險保費較高、保障較低,類似銀行定存加上少許身故或傷殘保障的保單。
5、累積資產要考量時間價值
第 1 年繳納 147.5 萬元保費,假設宣告利率 2.25%,高於預定利率,可獲得生存回饋金 21,100 元,但如果中途解約,保單現金價值只有 79 萬8 千元;第 2 年再繳 147.5 萬元,兩年繳了 295 萬元,但保單現金價值才 195 萬 8 千元⋯⋯6 年繳了 885 萬元,但累積保單現金價值僅 894 萬元,存 6 年才多 9 萬多元,換算下來年化報酬率僅 0.69%;要活至 105 歲才可以領到900 萬元祝壽金+累積已領生存保險金,大約 1,624 萬元,試問:有多少人可以活到 105 歲?
總結來說,持有這張保單 40 年,但年化報酬率僅約 2.27% 左右(未將生存金複利計算),並不比目前銀行定存利率 1.35% 高多少,而且要被綁這麼多年,像這樣的保單,你覺得划算嗎?真的可以當退休金嗎?
更多退休金準備法:
- 4大專家談兒女教育金>>家庭年收低於 150萬,教育費勿超過 20%!記住,你還有退休金要存
- 月薪2萬,花4年在台北買房!國中老師50歲退休秘訣:不指望別人給18%,我老早不靠薪水過日
- 沒有 1 千萬,真的不能退休嗎?她用 4% 法則公式算出:準備 _ 百萬,每月就有 3 萬隨便你花!
- 兩夫妻 年透支 70萬、定存 儲蓄險僅 530萬,只剩 3年怎麼退休?專家建議 做好這「5件事」
- 退休金要準備多少才夠?( 內附退休規劃自動算 EXCEL 表 )
本文由 Money 錢 143 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BELL;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