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根據台灣環保署統計資料顯示,
台灣空氣品質已受到大陸霾害波及,
導致空氣品質惡化,而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更指出,
空氣中PM2.5濃度每增加10μg/m3,
對人體就會增加6%的死亡率風險,
另外還包括心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的增加、肺功能的減低,
以及肺癌風險的增加皆與空氣污染有關,
若為呼吸道過敏患者,則更要小心空污對健康的傷害。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空氣懸浮微粒多 引發氣喘過敏症狀
小兒科醫師朱柔澍指出,
細懸浮微粒(Fine Particulate Matters),
係指懸浮在空氣中氣動粒徑小於2.5μm以下的粒子
(簡稱PM2.5),對於人體健康會產生短期、
長期的健康影響,短期指的是從24小時到1週的時間內,
包含氣喘的惡化、肺功能降低、咳嗽、
心跳加速、血管發炎等。
幼兒會有急性呼吸道發炎,成人則是慢性支氣管炎、
肺部疾病及過敏,無論短期或長期暴露,
都與早產死亡及嬰兒壽命減少有關。
朱柔澍醫師指出,
2013年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
研究報告顯示,台灣嬰幼兒過敏比率逐年攀升,
尤其在台北市等都會區,兒童發生過敏機率更飆破5成。
雖然戶外的空氣品質無法靠個人改變,
但可以盡量戴上口罩阻絕灰塵直接進入鼻腔、呼吸道;
而在室內的話,地毯、窗簾、棉被、
枕頭這些都是藏匿過敏原的地方,
應定時清洗、保持乾淨,才能減少塵螨寄居。
如何維護室內空氣品質?
家人如果有過敏困擾,
最好在臥室放置除濕機與空氣清淨機,
但並不建議以有空氣過濾功能的除濕機代替清淨機,
清淨除濕機的功能設計還是以除濕為主,
室內濕度若能控制在35~50%之間,
可以減少塵螨過敏原滋生。
針對家人過敏問題,仍建議家中添購一台空氣清淨機。
空氣清淨機是幫助過敏患者維持良好空氣品質的方法,
空氣清淨機的效率好壞是根據美國電器協會(AHAM)
頒布認可的「每分鐘潔淨空氣量」(CADR)為標準,
以立方英呎為單位,CADR值越高,代表潔淨效率越高,
可依據CADR搭配室內空間大小做選擇。
此外,空氣清淨機的濾心也是重點,
採用通過美國材料試驗協會標準D.O.P.
測試的True HEPA濾心,
去除空氣中0.3微米的懸浮微粒效果高達99.97%,
針對PM2.5也能有效過濾;
同時這種濾材也常用於醫院開刀房和實驗室等
需要特別清淨空氣的場所。
對於一般家庭來說,
已經可以達到十分良好的過濾能力,
進而減少接觸過敏原的機率。
定期清洗床被杜絕塵螨
不論是使用除濕機或是空氣清淨機,
都可以達到改善空氣品質的功用,
較不同的地方是除濕機著重於先降低塵螨的存活率,
而空氣清淨機則對於空氣中的懸浮微粒較能達到作用。
不過,對於原本就存在於棉被或床墊裡的塵螨,
朱柔澍醫師建議每1~2周就要定期換洗棉被,
並使用攝氏55度以上的高溫清洗、
10分鐘烘乾才能有效。
另外,過敏特別嚴重的話,
也可以考慮直接替換成抗過敏的床單,
採用更緊密的織法,連塵螨也無法附著於上,
就能達到效果。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