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揪出胃食道逆流!長期火燒心,竟只靠「一根針」就治好...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 2019-10-07 19:09
  • 更新:2019-10-08 10:40

揪出胃食道逆流!長期火燒心,竟只靠「一根針」就治好...

(圖/shutterstock)

 

 

楊龍駿醫師指出,胃與食道之間,

有道開關叫做賁門,賁門如果鬆弛,

就會導致食物逆流,

食物逆流經過食道、胃酸刺激神經產生了燒灼感。

 

有位胃食道逆流患者,

不僅白天酸水從胃裡逆流上來、

夜裡更是苦不堪言,

只要躺下,酸水就湧上來、

無法躺平睡覺長達半年。

所幸,經由中西醫整合專家

楊龍駿醫師施以頭皮針治療,

當天火燒心的症狀就不見了,

竟能一覺到天亮。

 

 

胸口一把火在燒

全台近80萬人受苦

根據衛福部統計,

近三年胃食道逆流從61.6萬人,

成長至76.6萬人,

短短3年增15萬人,女多於男。

楊龍駿表示,胃食道逆流誘發的症狀多樣化,

「火燒心」是其最典型的症狀。

患者主訴胸口如同「有一把火在燒」般難受,

台語的「溢赤酸」,

就是形容胃酸逆流造成胸口灼熱感。

 

苦心鑽研頭皮針 

針灸療法關緊賁門

楊龍駿醫師指出,胃與食道之間,

有道開關叫做賁門,

賁門如果鬆弛,就會導致食物逆流,

食物逆流經過食道、

胃酸刺激神經產生了燒灼感。

而賁門之所以會鬆弛,

主要是因為神經異常、

或賁門肌肉退化所引起。

擅長中西整合、學有專精的楊龍駿醫師,

看過相當多胃食道逆流的病例,

多以服用制酸劑、或中和胃酸藥物來減少胃酸分泌,

雖能減輕症狀、卻有副作用,

而且多數患者飽受反覆發作之苦。

他因此特別從頭皮針下手苦心鑽研治療胃食道逆流,

累積很多成功案例,

年齡從4個月大,到87歲的老翁,

都有不錯效果。

 

 

頭皮扎針

竟能搶救火燒心!  

楊龍駿醫師提及胃食道逆流針灸療法,

主要是結合頭皮針、搭配耳針,

刺激頭皮對應內臟的反應區位,

再視患者表現症狀,輔以耳針加強,

增強賁門的收縮與閉合度。

楊龍駿進一步說明,頭皮針對較嚴重的患者,

一週需針灸3次,症狀改善之後,

每週大約2次即可。

大約治療4-5次, 就有比較明顯的改善。

治療期間不需忌口、也不用服用任何藥物,

治療完畢後,只要維持正常作息,

就不再為此困擾。

 

超強破壞王

胃酸所到處灼傷導致細胞病變

胃食道逆流盛行率高,

有些人卻放任輕忽,

導致症狀愈來愈嚴重。

楊龍駿解釋,胃酸是強酸,

所到之處會造成黏膜的破壞,

食道黏膜經反覆灼傷修復,

會產生肉芽組織,導致食道狹窄;

也可能造成聲帶受損、聲音沙啞;

胃酸刺激食道神經時也會造成胸悶、背痛。

放任胃食道逆流、不積極治療,

會提高細胞病變風險,

多例食道癌案例發生在下食道接近賁門附近,

這都是長期胃酸刺激所造成。

楊龍駿提醒,

胃食道逆流治療後不可暴飲暴食、

也不要在飯後劇烈運動,要維持良好作息。

平時則可輕柔按壓足三里、內關、中脘穴等穴位,

對腸胃道保健也有幫助。

至於一般認為咖啡甜食、高油脂食物、菸酒,

睡姿或情緒壓力,是誘發胃食道逆流的危險因子;

楊龍駿認為,胃食道逆流是賁門鬆脫的問題,

上述問題只會讓症狀加劇,而非主因。

另外,肥胖者腹部脂肪容易擠壓到胃,

造成腹壓過高,

一旦吃飽時胃的壓力立刻上升,

食物逆流會衝擊到賁門鬆開,

肥胖久坐、褲帶束腰太緊、

飯後立刻平躺趴睡、或重訓時也會如此,

需多加留意。

 

本文由 健康醫療網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猜你還想看這些】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健康醫療網特別設立「公益專區」,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讓愛心遠佈、善盡社會責任。 http://www.healthnews.com.tw/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健康醫療網特別設立「公益專區」,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讓愛心遠佈、善盡社會責任。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