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想要預防惱人的糖尿病,吃秋葵就對了!
專攻糖尿病與神經內科的日籍醫師表示,
處於糖尿病潛伏期的人,
在高血糖還沒惡化前,
可以藉由飲食控制降低血糖值,
而黏滑的秋葵,
其多醣體在腸胃道中能包住醣類食物,
抑制醣類吸收,有效減緩血糖上升,
還能促進腸道蠕動,消除便祕。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 恐致糖尿病
專攻糖尿病與神經內科的日籍醫師
淺野次義在其所著
《高血糖控制,有效降血糖的70個方法》
一書中指出,通常身體處於高血糖的狀態時,
幾乎沒有任何自覺症狀,
一旦出現容易口渴需要大量喝水、
排尿量及次數增加,或是體重減輕等狀況時,
表示疾病已經進展到相當嚴重的程度。
當血糖值不正常,
但沒有出現明顯的糖尿病症狀時,
稱為「糖尿病潛伏期」,
或是「前期糖尿病」,
千萬不要認為自己還沒罹患糖尿病,
就掉以輕心,若置之不理,
漸漸的會像糖尿病患者一樣,產生動脈硬化。
處於糖尿病潛伏期的人,葡萄糖耐受性異常,
但可以藉由飲食控制,或運動降低血糖值,
蔬菜中的秋葵就是很好的降血糖食物。
秋葵多醣體:
可抑制醣類吸收、減緩血糖上升
通常在咀嚼秋葵時,
會在嘴裡釋出黏滑的成分,
這種黏滑的成分是由黏蛋白及果膠、
半乳聚醣等多醣體(水溶性膳食纖維)構成。
這些多醣體在腸胃道中能包住醣類食物,
抑制腸道吸收醣類,進而減緩血糖上升。
而黏滑成分中的果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
消除便祕。
此外,秋葵也含有使胰島素功能
運作順暢的鎂、合成胰島素材料之一的鋅,
以及可以防止脂質氧化、促進鈉排出、
使血壓穩定的鉀。
黏蛋白遇熱恐失效 用滾水略燙即可
在烹飪秋葵前,可以撒上鹽揉搓,
除去表面的細毛。
特別要注意是,當秋葵遇熱時,
會使黏蛋白失去效力,
且若將秋葵泡在水中,
也會使水溶性維生素流失,因此建議食用時,
用滾水略燙一下即可。
選購秋葵時,要選擇表面多細毛的較新鮮。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