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蘇一峰醫師
有鑑於空氣污染
在台灣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
許多朋友都詢問蘇醫師,
個人該如何防止空氣污染!?
於是蘇醫師努力整理出以下
【如何對抗空污的終極懶人包】,包含三部分:
●如何挑選空氣清淨機
●如何挑口罩對抗空污
●如何挑營養補充品
供大家參考使用!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空氣清淨機怎麼挑?
台灣市面上空氣清淨機百百款,
讓人眼花撩亂,挑選請注意以下八大原則:
廠牌、適用坪數、乾淨空氣排放率(CARD)、
濾網種類、附加功能、音量、耗材、耗電量
一般來說小廠牌會較便宜,而大廠牌比較貴,
但賣的是信譽和品管控制!
樓中樓效果會打折
每一台空氣清淨機都有建議的適用坪數,
一般來說應該依照自己家裡的坪數來選擇,
譬如說客廳要使用的起碼
要選擇適用 10-15 坪以上的空氣清淨機。
要注意的是ㄧ般來說的樓層房間高度是在 2.8-3公尺,
如果天花板更高(譬如:樓中樓),
空氣清淨機的效果會打折!(也就是效果不可信)
CADR(Clean air delivery rate 乾淨空氣排放率):
CADR 是美國家電協會 AHAM 所制定出的一項統一標準,
目的在比較各廠牌的效能;CADR數值愈高,
代表淨化速度愈快、性能愈好;
CADR 有兩種單位:立方英尺/分鐘(ft3/min)
或立方公尺/小時(m3/hr),
簡單換算的方式是:m3/hr = ft3/min X 1.7。
譬如、A廠牌 CADR 350 m3/hr,B廠牌 CADR 200 ft3/min
AB 誰比較厲害? B. 200 x 1.7 = 340 m3/hr,
所以 A 廠牌 CADR 值 350 比較高
CADR 怎麼判讀?
上面的紅框代表的是建議使用的室內空間,
35.58 平方英尺 (Square Feet) 約等於一坪大小,
而下面的紅框則代表三項物質的清除速率,
分別包含煙霧、灰塵與花粉的清除功率。
(此圖修改自美國家電協會的官方圖片)
但大家需要去注意的是,
CADR 的數字通常是來自於把馬達開到最強所得出的數據。
而全速運轉之下此時的噪音與耗電就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了。
但是目前還有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
平常大家使用空氣清淨機時通常是在低速運轉模式,
但是絕大部分的空氣清淨機只提供全速運轉下的 CADR 數字;
而低速運轉的 CADR 數字約只有最高速運轉的 20%-30% 之間。
濾網過濾的原理:
一般來說的空氣清淨機所使用的清潔空氣方式,
最常使用的就是濾網過濾空氣中的物質,
而目前市面上空氣清淨機常見搭載的濾網有以下幾種:
● 前置濾網或預濾網(Pre-filter):
一般空氣清淨機中的濾網,
是透過阻擋、吸附與過濾等等物理方式
去阻擋粉塵通過來淨化空氣,
而為了維持主要的濾網層的使用壽命,
通常會設計一層前置濾網,此濾網的空隙較大,
主要的過濾目標物是較大片的灰塵與毛髮等等,
但是對於較小的PM2.5等等物質,則沒有防禦阻擋作用,
而這片濾網的好處是,可以清洗後繼續使用,
且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 高效濾網:
核心濾網主要肩負過濾與吸附空氣中絕大多數的粉塵物質的任務,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高階濾網能有效過濾 PM2.5 等等物質
HEPA濾網指的是高效濾網
(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即高效率空氣微粒子過濾網),
而HEPA濾網的標準依據美國能源部的定義是指
【能夠把超過 99.7%,0.3微米(=PM0.3)的懸浮微粒擋下來的濾網】,
就是 HEPA 濾網了。
●靜電集塵板(非濾網):
以高壓的電流產生靜電,
使靜電集塵板吸附空氣中帶電的微粒達到清潔空氣的目的,
但缺點是過濾能能無法與高效濾網相比,
無法像濾網能做到>99%,只能達到90%左右的過濾效果,
故時常搭配附加濾網加強過濾效果,
而優點是靜電集塵板可重複清洗,所以耗材較省而且噪音較低,
但缺點是會產生臭氧對呼吸道有刺激性,
且靜電集塵板若無定時清理將使黏附的顆粒回到空氣中。
而除了HEPA濾網之外,
更上去還有一個等級稱為 ULPA 濾網
(Ultra-Low Penetration Air 超低穿透空氣過濾網),
主要是能【能夠把超過 99.995%,
0.1微米(= PM0.1)的懸浮微粒擋下來的濾網】。
而從圖表的比較我們可以得知,
雖然濾網越細可以過濾越多物質,
但是仍然無法阻擋揮發有機物與有害氣體,
而面對香菸煙霧所產生的有毒物質、
高效濾網也只有部分阻擋效果。
● 光觸媒功能:
光觸媒的機轉為利用二氧化鈦經過紫外線照射後,
產生電子電洞將空氣中的有機物質
(細菌、有機揮發氣體等有機物)分解破壞
變成對人體無害的水和二氧化碳,
優點是無毒價格較便宜又環保,
但缺點是分解效率是否能處理較嚴重空氣汙染的環境使人存疑。
●冷觸媒功能:
冷觸媒(自然觸媒)是類似光觸媒的新型空氣淨化材料,
號稱能在常溫條件下使多種有害有味氣體
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無害無味物質,
而冷觸媒在催化分解過程不需要紫外線、高溫、高壓,
就能去除分解甲醛、苯、二甲苯、甲苯等有機揮發氣體,
進行分解反應之後冷觸媒不損耗故能長期發揮作用。
但是目前冷觸媒的研究很少,
實際的作用效果仍需要更多檢驗。
● 負離子功能:
帶負電荷的分子稱為負離子,
其背後的原理在於產生電子與氧分子結合成負氧離子,
負離子與空氣汙染物質結合之後,
一方面能產生化學反應分解有機物質,
另一方面能使懸浮物質帶電吸附到家具與地板牆壁表面,
達到淨化空氣的效果,
但缺點是過程會產生臭氧增加呼吸道的刺激,
且負離子的實際作用可能有限,
而落到家具與地板的懸浮物質若沒有後續的清理,
之後會再次揚起成為空氣的汙染物質。
音量最大控制在 65 分貝以下,
是人體比較能忍受的噪音,
如果對噪音敏感的人可能要降低到 60 分貝以下。
一般來說高速運轉下的噪音最大聲。
高效過濾濾網,如 HEPA,
或多功能複合濾網,如活性碳濾網,
一分錢一分貨,耗材的費用會比較高,
但是相對來說的保護力也比較高。
挑選空氣清淨機,
主要還要注意的是噪音、
耗電量、價格、耗材價格與附加功能,
把以上事項都列入考慮之後,
才能選出適合自己的空氣清淨機。
此外大家還必須注意的是,
空氣清淨機的測試數據都是在密閉室內測試,
一般如果窗戶內外空氣流通量大,
則空氣清淨機就會難以發揮該有的效果,
最後把優缺點比較如下供大家參考。
目前市面上的口罩可分這幾種:
● 紙口罩:
優點便宜、但是過濾微粒的效果最差,
容易因水分而潮濕。因此對於飛沫、唾液、血液…
等等體液傳播病缺乏保護力。
● 布口罩:
常見許多機車族所配戴的不織布口罩,優點是可重複水洗,
但是缺點是過濾能力差,對 PM2.5 完全沒有阻擋能力,
布口罩主要阻擋的是 PM10 以上的大顆粒,且面部密合度不佳。
● 活性碳口罩:
活性碳口罩雖然功能是吸附有機氣體、
惡臭分子和毒性粉塵,但是本身過濾能力不佳,
需要合併有過濾層,才能對空氣汙染產生防護作用,
如果無過濾層則對 PM2.5 缺乏有效防護效果。
● 醫療級口罩:
常見於醫院、醫療人員所使用的藍色綠色口罩,
通常有三層不織布,外層為 PP 防潑水材質,
可阻隔有病源的飛沫或體液,
中層為特殊濾網阻擋層,能阻隔細菌與粉塵等等,
內層則是可吸收汗水油脂的柔細纖維,
而阻擋絕大部分的 PM10 以上的懸浮微粒,
而實驗室中醫療口罩對於 PM2.5
雖然有 7 成左右的阻擋能力,
但是此數據的計算是以完全不漏氣的前提下去計算,
但是實際醫療口罩使用上並無法與臉部緊密貼合,
阻擋 PM2.5 能力只能達到 3 到 5 成。
● N95口罩:
根據NIOSH對過濾材料的分類定義,
N:適用非油性的微粒,
R:適合非油性微粒與對油性微粒有阻隔作用;
P:適用於油性微粒防護作用;
而N95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阻擋
超過95%非油性的次微米顆粒(0.1~0.3µm),
面對PM2.5使用N95口罩的優點
是可以到達完全阻擋的效果,
但是缺點則是N95口罩呼吸阻力大,
戴上之後換氣不易,
心肺功能不佳者或老人小孩都難以使用。
防霾(PM2.5)口罩:
有鑑於市面上口罩品牌良莠不齊全,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於民國106年制定
CNS 15980「防霾口罩檢測標準」,
將口罩之防護效果分為A、B、C、D四個等級(A最好),
欲通過CNS 15908 PM2.5口罩檢測至少須通過六項檢測項目,
分別是「粒狀物防護效果、過濾效率、呼吸阻抗、
口罩耳帶或頭帶與本體的連接處斷裂強度、
游離甲醛含量及pH值」為必測項目,
此外,依口罩需求與設計的不同,
更可以選擇其他選測的項目進行測驗。
而A、B、C、D四個等級口罩,
也設置四種使用建議(如下圖),
譬如今天出門時空氣到達紫爆,
PM2.5直到達110 μg/m3,
就應該選用等級 A、B或C的防霾口罩。
營養補充品優缺點比較:
首先我們要知道空氣污染物質的種類,
水溶性空氣污染物質溶解入人體循環,
而如果是 PM2.5,PM2.5-10 的懸浮微粒,
進入肺部後將被免疫細胞所吞噬,
部分物質隨後經由血液運輸到全身,
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導致癌症與血管硬化。
● 補充水分:
由於部分的空氣污染物質可溶於水,並可以由尿液排出,
而揮發性有機物質進入人體後經肝臟代謝後由腎臟排除,
也就是說多喝水應可以加速部分空氣污染物質的排出。
● 維他命 A 與胡蘿蔔素:
空氣汙染會引起呼吸道與全身性的發炎,
而抗氧化的維生素 A 與胡蘿蔔素有抵抗發炎的效果,
可以減少空氣污染所造成的發炎作用。
● 維生素 B 群與葉酸:
空氣汙染物質會造成細胞 DNA 的損害而致癌,
維生素 B 群對於 DNA 損傷的修復有幫助,
有小型人體研究指出連續四周補充維生素 B 群
可以降低一半 PM2.5 對 DNA 的損害。
● 維生素 C與維生素 E:
維生素 C 與 E有抗氧化的效果,
過去就有不少研究發現,
維生素 C 與 E可以減少臭氧對呼吸道的傷害,
可以減少氣喘的發生與發作。
● 維生素 D:
而維生素 D 也對減少過敏有效果,
而補充維生素 D 對於減少空氣污染
所造成的氣喘於過敏疾病有幫助。
● Omega-3魚油:
過去 Omega-3 魚油被發現有抗發炎、
抗氧化與抗血栓的效果,而空氣污染引起發炎與氧化,
研究發現使用 Omega-3魚油
可減少空氣汙染引起的氣喘與過敏疾病,
減緩空氣汙染對心血管的阻塞和硬化。
● 免疫功能的維持:
免疫細胞是空污物質(尤其是懸浮微粒)進入人體之後,
負責第一線吞噬空污物質,
故平時應補充適當的必須胺基酸、
維生素 A、B群、C、D、E、
礦物質的鐵、鋅、硒、銅、錳……等等營養素,
來維持免疫機能功能的正常。
但是最後需要補充的是,
補充以上的營養品對空氣污染的傷害能提供多少防護,
目前的研究仍然非常少,
且絕大部分都是小型的人體研究或者只是實驗室研究,
也就是說補充營養品對防止空氣汙染對健康傷害的角色,
目前證據力仍然不足。
蘇一峰醫師
現 職: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博士
市立聯合陽明醫院胸腔內科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特約主治醫師
台灣胸腔暨重症學會肺部環境及職業醫學委員
台灣胸腔暨重症學會重症委員
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教育委員
台灣急救加護醫學會形像推廣委員
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
經 歷: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治醫師
專長學科:胸腔呼吸內科學、呼吸道疾病,胸腔重症醫學,
肺癌胸腔腫瘤,呼吸道感染症,肺結核,呼吸睡眠疾病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責任編輯 / ㄆㄆ
【猜你還想看這些】
- 抗肺癌必吃!每天吃10顆開心果
- 即使不抽菸,也可能得肺癌!家人 如果是 「這 5 種人」,特別要注意...
- 「口罩也擋不住」的空氣汙染又來了! 醫師自製 10張圖,讓你了解 PM2.5有多可怕...
- 家中空氣好髒...9成 比士林夜市還要差!再不注意,連在家呼吸 都會「傷害」身體器官!
- 即使不抽菸,也可能得肺癌!家人 如果是 「這 5 種人」,特別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