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引起過敏主要是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遭受破壞,
例如過敏原、內在誘導物、外來刺激等。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指出,
過敏源可能來自居家環境、食物,
例如塵蟎、狗、貓或者海鮮食品等,
如果對空氣污染、化學物質、人工添加物等
內在誘導物產生排斥,
再加上乾冷的空氣或寶寶容易用手抓搔癢處,
這些外來刺激將加劇過敏的症狀。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懷孕期間吃蛋、水果或海鮮等
「不會」造成寶寶過敏!
黃瑽寧醫師表示,
懷孕期間吃蛋、水果或海鮮等這些天然的東西,
並不會造成以後寶寶有產生過敏的基因,
「內在誘導物」才是引發寶寶日後有可能會過敏的原因。
例如,媽咪抽煙或者家中有人抽菸時,
菸內的化學物質會透過胎盤,經由血液傳導至胎兒,
使胎兒較易產生過敏的基因,增加寶寶過敏的機率。
若胎兒為女寶寶,
過敏基因更會影響女寶寶以後成熟的卵子,
這個基因可影響至二代甚至三代之久。
內在誘導物除了化學物質以外,
還包括了媽咪在懷孕期間可能吃的人工添加食品,
例如炸物、速食。所以媽咪在懷孕期間的飲食習慣,
應該盡量食用天然的食材,例如深色蔬菜、全麥麵包、
糙米、水果以及富含碘離子的食物,
以增加寶寶所需要的鐵元素。
剖腹產的寶寶容易過敏
再來,剖腹產的寶寶比自然產的寶寶容易過敏
是因為他們沒有通過媽媽的產道給予好的細菌
或益生菌,但只要產後餵母乳,
一樣可以提供給寶寶所需要的菌種,降低過敏的產生。
保持衛生的居家環境,
不要使用容易滋生塵蟎的裝飾及佈置,
用清水為寶寶洗澡是最好的方式,
別洗掉寶寶身上分泌的油脂及好的細菌。
2~3月的寶寶多到外面走,減少過敏的機率!
二至三個月的寶寶可以多多到外面走走,
光的照射可轉化寶寶需要的維生素D,
使寶寶減少過敏的機率。
挑選副食品盡量少量多樣化,
一種食材餵一口,嚐試不一樣的天然食物,
以逐漸建立寶寶成熟的免疫系統。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