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Deryck Chou
醫學審稿: Dr. Stephen Lai
藝人高以翔在錄製節目時,
驚傳心臟驟停倒地,經搶救仍回天乏術,
根據報導,除了身體狀況及當時的氣溫較低之外,
過勞及工作過度造成他的身體無法負荷,
也被質疑是導致心因性猝死的主因之一,
甚至可能是過勞死。
但怎麼樣才算過勞呢?
加班超過 100 小時屬於過勞
工作時常讓人忘了時間、忘了休息,
因此過勞這個名詞,在台灣早已耳熟能詳,
根據勞動部最新的過勞認定,
在生病前 1 個月,
因加班產生的加班時數超過 100 小時,
或發病前 2~6 個月,平均加班時數達 80 小時,
就視為是過勞引起的疾病。
使用「勞動部過勞量表」自我檢測
雖然時數可以作為是否為過勞的參考指標之一,
但是,難道需要忙出一身病之後,
才有辦法定義過勞嗎?
其實,一般所說的過勞,它的概念相當地廣,
不論從心理狀態,還是一直到因為工作引起的
腦心血管等各種疾病,都屬於過勞的範疇;
而工作過度、工作壓力大或工時過長,
除了會造成身體過度疲勞,加重許多病症外,
嚴重甚至會導致猝死。
因此,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也發布了《過勞自我預防手冊》,
其中的「過勞量表」,
可供民眾檢測自己是否有過勞情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WHO 首度將過勞納入疾病
根據今年(2019)世界衛生組織(WHO)
通過的《國際疾病分類》,過勞首度被納入其中,
WHO 認為過勞屬於一種「職業現象」
(Occupational Phenomenon)。
而 WHO 所定義的過勞,有以下 3 要素:
1. 工作效率降低
2. 常覺得提不起勁或精疲力竭
3. 對工作有倦怠感或忿忿不平
不過,若根據以上條件,
許多人可能都符合過勞的情況,
相較之下,台灣在過勞的認定較為嚴格,
也可見 WHO 在過勞的定義,
較偏向職業倦怠,著重於心理壓力的評估。
過勞會引起的健康問題
研究指出,對於低收入、
且一週工作 55 小時的人,
比每週工作 35~40 小時的人,
心臟病發(Heart Attack)的機率高出 13%;
過勞引起中風(Stroke)的機率,
則不分收入高低,
只要工時較長,風險就高出 33%。
中風、心臟病發或猝死等屬於較嚴重案例,
但過勞對一般大眾的長期健康危害也不容小覷,
因為工作超時的人,
常有著較不健康的生活型態,
甚至抽菸喝酒等原因,
過勞死在台灣並不少見
過勞死(Karoshi)一字,其實來自於日文,
因為在日本傳統的價值觀下,
容易超時工作、加班過度,
也因此每年過勞死的人數相當可觀,
這也引起國內外不小的關注。
而事實上,台灣等亞洲國家,
也都存在超時工作或責任制的影子,
過去工程師或遊覽車司機,
爆肝猝死的新聞並不少見。
工作過度、工作壓力大或工時過長,
除了造成身體過度疲勞,加重許多病症外,
嚴重甚至會導致猝死。
過勞或工作過度的 7 個跡象
許多人將重心擺在工作時,
常常不知不覺會工作過度,
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
那要怎麼樣評估自己是否工作過度了呢?
民眾可以觀察自己是否有以下症狀,
視情況調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達成平衡。
1. 長時間感覺疲累:
疲累的呈現方式有許多形式,
長時間感覺缺乏活力、精疲力盡、
對工作感到畏懼或焦慮(Anxiety);
這些心理或心理症狀可能會造成惡性循環,
可能從 1~2 次的失眠,
到整個禮拜都因失眠而無精打采。
2. 總感覺病懨懨的:
除了外表出現疲態外,
可能也會有感覺總像感冒或病懨懨的樣子,
這可能就是工作過度的徵兆;
許多人會因為工作壓力過大或工時過長,
3. 記憶、注意力減退:
專注力下降是工作過度的重要指標,
過勞也容易使我們邏輯思考的能力或記憶力減退。
4. 壓力大常焦慮:
工作壓力大容易使人焦慮,且常導致失眠。
5. 長期熬夜或失眠:
工時過長和熬夜都會使得睡眠不足,
此外,過度工作也會對身心都產生極大壓力,
進而造成失眠症 (Insomnia)。
6. 工作效率降低:
發現自己都在加班,完成的工作卻沒有以前多?
這種效率大幅下降的情形,
很可能是工作過度的跡象。
7. 對事物失去興趣或熱情:
這也是憂鬱症(Depression)的症狀之一,
因為過度工作容易使我們有無助的感覺,
或是對事情有負面的想法。
6 種過勞死的高風險群
腦心血管疾病是過勞死的主因之一,
而根據勞動部對
「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的認定,
針對工作型態之工作負荷,有以下 6 點評估。
1. 不規律的工作
2. 工時長的工作
3. 經常出差(時差)
4. 輪班或夜班工作
5. 作業環境是否有異常溫度、噪音、時差
6. 伴隨精神緊張的工作
健康工作的 5 點建議:
除了要求雇主應提供合理的工作環境,
避免過長工時外,
自己也可以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拒絕讓工作成為健康的殺手,
以下提供 5 個健康的工作習慣,供民眾參考:
● 採用正念飲食觀念,
吃飯時間放輕鬆進食,
避免有時間壓力。
從家中帶些堅果、
水果等做為點心,保持營養均衡。
● 坐式生活會提高整體死亡率,
避免久坐不動,能走樓梯就不坐電梯,
也盡量在休息時多走動活動。
● 工作時心情放輕鬆,
不時和同事聊天開玩笑。
因為幽默被認為和心血管健康,
還有工作效率的提升有關。
若有過高的情形,請遵從醫師的處方服藥,
避免過勞引起的腦心血管疾病。
(原文:了解並預防過勞死~自我檢測與高風險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ㄆㄆ)
(圖/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