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老人家聽業務推銷,誤以為買了會保本 反而賠掉老本... 其實,70歲以上買投資型保單 必須錄音錄影!

Money錢

Money錢

  • 2019-03-06 11:55
  • 更新:2020-02-27 15:20

老人家聽業務推銷,誤以為買了會保本 反而賠掉老本... 其實,70歲以上買投資型保單 必須錄音錄影!

(圖/shutterstock)

作者:賴雅淳

 

投資型保單顧名思義就是「投資+保險」,

既然有投資,就無法保證保本、保息。

如果沒有這樣的認知,不論幾歲投保,

投保時有沒有錄音、錄影,

都可能買錯保單賠掉血汗錢。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今年開始,70 歲以上民眾

買投資型保單時,

必須配合錄音、錄影,否則不能買。

主要是因為金管會近幾年接獲許多申訴案件,

而且被保險人年齡集中在 70 歲,

為避免糾紛再起,於是立下這項新法規。

 

4 大原因

高齡保險糾紛不斷

其實,在看這項投保新規定時,

應該更深入探究的問題是:

「為什麼這些 70 歲高齡保戶

會想買投資型保單?

買了之後又發生哪些嚴重問題,

讓他們大動肝火向金管會申訴?」

 

 

磊山首都分行業務副總經理鄭詠升

從實際銷售狀況中,

歸納出高齡保險糾紛的 4 大原因:

原因 1:高齡長輩較有錢,

成銀行主推對象。

近幾年,銀行賣出的投資型保單

比保險公司還多,

以 2018 年一整年為例,

銀行通路收進來的投資型保單保費

就高達 1,683 億元。

而與銀行往來的客戶當中,

又以 70 歲以上的高齡長輩資產較多,

因此容易成為行員推銷保單的主要對象。

 

原因 2:誤以為銀行商品,

都像定存保本、保息。

正因為銀行的形象,

在這群長輩的心中代表「安心可靠」,

當行員推銷投資型保單時,

他們會以為這商品

就跟定存一樣保本、保息,完全沒有風險,

於是就用躉繳(一次繳清保費)方式買保單,

事後才發現投資型保單跟定存完全不一樣。

 

 

原因 3:以為買的是傳統保險,

沒想到會賠錢。

有些長輩誤以為,投資型「保單」,

既然叫保單,就跟傳統儲蓄險一樣,錢會一直在,

等到要用錢時可從保單領出來,

或是身故後變遺產留給家人。

沒想到要用錢時,才發現

可以拿回的錢竟遠遠低於當初總繳保費。

 

原因 4:虧損才發現,

保單成本高會侵蝕老本。

大部分高齡保戶買的是壽險投資型保單,

而這種保單前 5 年會收取較高管理費,

危險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例如在 70 歲時躉繳 300 萬元

購買某張壽險投資型保單,

光是前 5 年的管理費與危險成本

就被扣了 26 萬元。

 

而且這些費用都是從保單帳戶價值內扣,

如果投資的基金持續虧損,

將造成保單帳戶價值金額快速減少,

遠低於總繳保費,

保戶才知原來買投資型保單

不只要支付高額管理費,

還要自己承擔投資虧損。

 

 

不想冒風險

買儲蓄險較安心

「其實不只是 70 歲長輩,

就連年輕客戶都可能會因為搞不懂保單內容,

而造成保戶與業務員之間的誤解。」

鄭詠升以一位年輕客戶為例,

這位保戶每個月繳 1 萬元保費,

連續繳了 5 年後想解約,把錢拿出來買車,

本以為 5 年下來總繳 60 萬元保費,

至少也能拿回 60 萬元,

卻沒想到,因為投資虧損,

再扣除管理費,最後竟然只能拿回 30 萬元。

 

儘管投資型保單近年狂賣上千億元,

但很多人都是在沒有搞清楚

什麼是「投資型保單」時就投保,

當收到對帳單時,

才了解原來投資型保單

是「保險」+「投資基金」,

既然是基金,就要看連結的投資標的

是股票還是債券,

而兩者的基金淨值都會隨投資市場波動,

不是賺就是賠,保戶(也就是投資人)

就得承擔投資風險。

 

 

因此,鄭詠升建議,

不管是 70 歲的長者還是年輕民眾,

如果遇到行員或業務員

推銷投資型保單,

可以問他們這 3 個問題:

 

① 這是保本的嗎?

 

② 投資標的到底是什麼?

 

③ 如果遇到股災,市場跌 50%,

投資的基金也會跌 50% 嗎?

 

如果統統了解,也清楚最壞狀況,

當然還是可以買投資型保單,

但如果只是單純地

想強迫把錢存在保單,多賺一點利息,

那還是乖乖買

傳統的利變型壽險等儲蓄險,至少能夠保本,

畢竟安心睡得著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由 Money 錢 137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