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研究證實:身材越胖的人 工作越難找!

商周出版

商周出版

  • 2019-08-19 17:26
  • 更新:2019-08-20 14:19

研究證實:身材越胖的人 工作越難找!

(圖/shutterstock)

 

作者: 威爾納‧巴滕斯

 

就連醫生也有偏見和特定喜好,

他們並非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這對病患而言不是好消息,

而且也有違俗稱醫師誓詞的希波克拉底誓詞,

但反正現在也沒有醫生會以此立誓了。

診間裡也是很人性化的,

醫生會對某些病患比較好。

對於不討喜的病患,

醫生會盡快轉診給同樣不受歡迎的醫生

或用其他方式快速但彬彬有禮地

將他們送出診間或醫院。

許多醫生並未與病患保持必要的專業距離,

這對病患而言並非好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大家容易在肥胖者身上

貼上標籤

例如:許多醫生不喜歡肥胖的病患,

外科醫生對於腹腔的那一環肥肉

更是敬謝不敏,

因為那會阻礙他們開刀時觸及患處。

內科醫生總愛將超重和肥胖與糖尿病、

動脈粥狀硬化等各種危險疾病連結,

常將渾圓的病患歸類於缺乏自律、

不僅無法管好自己的身材,

就連自己的人生也無能為力的人。

因此,近幾年來,

美國的心理學家開始討論

對肥胖者的公開或潛意識歧視

會造成什麼後果的議題。

這種行為可能會對當事人

帶來生理和心理的嚴重後果。

 

所謂的「肥胖羞辱(Fat Shaming)」

就是在肥胖者或甚至身材不夠精實者

身上貼上不合理的標籤:

他們一定是太懶惰、安逸、

好逸惡勞、邋遢、渾身散發可怕的臭味。

此外,他們也缺乏動力。

肥胖、糖尿病、愚蠢─

是對那些因疾病和外表

而受辱者最惡意的描述。

 

「醫學界不尊重肥胖者的行為

會讓病患感到羞辱,

即便這些行為出於好意,

或許可以刺激病患,

迫使他們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美國康乃狄克學院的心理學家

瓊安.克里斯勒(Joan Chrisler)說道,

「但這對病患而言是很大的壓力,

可能會導致病患太遲或根本未能採取醫療協助。」

 

但即使肥胖者能及時就醫,

也不一定能得到適當的治療,

且通常不會得到和正常體重者相同的治療。

肥胖者常被排除於醫學研究之外,

因此例如:藥物正確劑量的研究成果

就不適用於肥胖病患。

最近的研究顯示,

這種現象可能帶來的負面後果:

抗生素以及治療癌症的化學療法的處方劑量

對肥胖病患而言通常都太低了,

無法達到成功治療的有效劑量。

 

就連醫療診間對待肥胖者的態度

也與正常體重病患大相徑庭。

「研究成果顯示,肥胖病患之所以會減肥,

常只是因為正常體重者

更快被安排接受電腦斷層攝影、

血液檢查或物理治療」,克里斯勒說道。

「如果相同病症的病患

只因為不同的體重而有不同的檢查和治療,

這是不道德的,甚至有可能是錯誤的治療。」

 

肥胖者的疾病容易被輕忽

因此,肥胖者的疾病可能會有被輕忽的危險,

因為所有的不適

很快被歸咎於病患的體型,

其他的檢查全被擺在一旁,

而問題真正的原因也不會再被探究。

最近一個針對三百份屍體

解剖的分析報告顯示,

肥胖者的疾病被忽視的比例

高於正常體重者的 1.65倍。

其中包括肺癌、慢性炎症性腸病

以及心臟病等嚴重疾病。

 

大多數的肥胖者對於在就醫時

因體重而遭受不平等對待的感受非常靈敏,

他們不僅在醫療診間和醫院有過類似的經歷,

在許多情況下

也曾遭受過他人鄙視的眼神和羞辱的對待。

「這種態度會從小動作流露出來,

例如:醫生或護理人員

不願意碰觸肥胖病患

或是在病患檔案中記錄重量時,

不經意的搖頭動作」,克里斯勒說道。

「久而久之,這種態度逐漸造成當事人的負擔,

也加深了他們被烙下印記的羞辱感。」

 

醫學對體重的狹隘看法

常只將肥胖視為一種疾病,

並認定立即減肥就是唯一的治療方法。

心理學家莫林.麥克修(Maureen McHugh)

認為這種看法有待重新思考。

此外,克里斯勒和麥克修都認為,

並無研究數據證明體重多少才算太高,

且絕對是不健康的。

許多分析結果則主張

稍微圓潤的體型是健康的,

所以輕微超重應更名為理想體重。

此外,這種狹隘的看法

反而讓醫生對於其他可能導致疾病的因素視若無睹,

如:基因、飲食習慣、壓力和貧窮等。

單方面的歸咎於體重

也是導致近來肥胖成為學校霸凌事件

最常見原因的始作俑者。

 

「肥胖當然是和攝取太多食物有關,

攝取比人體所需的食物還多」,

蘇黎世大學的內分泌科醫生

菲力斯.包伊敘萊(Felix Beuschlein)說道。

「但食慾太好以及大腦飽足感的延遲

則與基因有關。

有些人的食慾就是比其他人好,

沒有人可以準確地說出

有多少比例是因為遺傳因素使然。

將他們的飲食行為和因此造成的肥胖

全歸咎於缺乏自律和意志薄弱,

這位內分泌專家認為,

這樣的結論太過於草率。」

 

 

肥胖羞辱

影響當事人的心理健康

肥胖者因為體重而受辱,

以醫學角度來看也是不公平的。

這不僅太不厚道,也會讓人心理受傷。

心理學家莫林.麥克修也認為

「肥胖羞辱會嚴重影響當事人的心理健康,

進而又會導致生理疾病。」

醫學教育還有很多著墨的空間,

醫生、護理人員和心理學家

在學習過程中應盡早接觸與肥胖者的工作,

並深入瞭解開放或隱藏性歧視可能帶來的危險。

科學家一致認為:

治療首要針對心理和身體健康,

而不是在於體重。

 

針對體重數字的羞辱

胖子不僅不受醫學界青睞,

在朋友圈中也常被拿來開玩笑,

雖然這些玩笑並無惡意,

但當事人不見得覺得有趣。

就連在職場,

肥胖者也常感受到敵意和歧視。

他們甚至比較難找到工作,

也常被視為能力不足。

舉例來說:兩個擁有相同學歷

和成績的應徵者,

他們的履歷相當,都很適合應徵的職務。

其中一人身材修長、精瘦,

平常喜歡參加鐵人三項的活動。

另一位則身高182公分,

體重130公斤,

表示平常喜歡看影集。

誰會被錄取?

 

研究成果顯示,

體型修長的應徵者錄取機率

高於肥胖者。

一個人如果生活在食物豐饒的國家,

還能維持修長和精壯的身材,

就表示他具備諸如:

禁慾、紀律和企圖心的優點。

反之,肥胖者則被視為懶惰和無紀律者。

而這種對待身體的表現

也會轉移到工作和企圖心表現上,

雖然根據截至目前為止的研究成果來看

並無支持這種假設的證據。

相反地:鐵人三項愛好者

可能會因練習而體力耗盡,

對工作的投入

還不及下班後就呆坐著看電視的其他同事。

 

更多《情緒暴力》試讀:

看更多好書試讀,拉近妳與孩子的距離:

 

 

本文摘自《情緒暴力》

作者: 威爾納‧巴滕斯

譯者: 黃慧珍(Magda Huang), 張淑惠

出版社:商周出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Stella )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商周出版

商周出版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