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二、三十歲時想,老了有健保而且身體不錯,如果生重病,走了就算了;四十幾歲時想,自己還有體力工作,趁現在多存點錢,老了才能享福;但當五十歲,已屆臨離開職場的年限,談起退休,卻仍有種不踏實的感覺。人都會老,老了就會面臨失智、失能的風險,如果沒有壽險等保障,你的退休金付得起高額長照費用嗎?
文 / Money錢
「年輕時想,有健保且身體不錯,若生重病,走了就算了!」已經退休的 Lina回憶年輕時的保險觀念,認為只要有健保就足夠,但因為重視住院時的病房需求與手術等理賠金額,才又在健保與意外險之外,額外增加醫療險。直到 5 年前,Lina 才又買了殘扶險,因為她了解到老人的失能與失智機率越來越高,單身無小孩的她,以每年 2 萬多元的保費幫自己把失能與失智風險轉嫁。Lina 強調,買保險的目標是「不要用到」,只是當作保障,平時盡量維持運動習慣,保持健康。
健康保健基礎=心理+運動+飲食
靠勞保、健保以及美國社會福利制度作為退休資源的蛋黃哥直言自己不擔心醫療費用,但是去了逾 50 家養老院做志工,扮演小丑娛樂老人之後,親眼見到老年後失能與失智的情況,於是又預先幫自己準備約 10 年的長照費用。這是蛋黃哥看過各類型長照機構的收費標準,並根據長照報告指出人一生平均臥床時間 7 年,失智時間約 10 年來概估準備的金額。
基於不想拖累太太、小孩與社會,蛋黃哥雖已預先幫自己安排相關費用,但他更強調平日的保健預防,尤其是從多家安養機構老人身上,蛋黃哥更肯定心理健康才有正能量,這因素占身體健康的一半,另一半才是飲食與運動。從事志工,創立小丑免費培訓班的蛋黃哥,積極推廣「333 時間分配法」:3 分之 1 的時間照顧好逐漸老化的身體,3 分之 1 的時間學習具挑戰性的事情,3 分之 1 的時間做志工,回饋社會。如此退休生活才會有目標,不會因日子空洞老的更快;而當志工可以療癒自己與他人,產生正能量。
保險是保障,對、夠、好最重要
然而,人的一生終究會面對老病死殘,這是保險成為轉嫁人生風險重要商品的原因,但從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 年台灣民眾的壽險保費高達 14.5 萬元,平均保額 56 萬元,多以儲蓄型、終身型、還本型的保險為主,並不符合安睿宏觀理財規劃經理林銘水口中的「對、夠、好」原則。
保險規劃正確做法應為:先做整體財務規劃,具體算出保險責任額度外,可再依據對(選對的商品能解決問題)、夠(保障足夠可以支應家庭責任)、好(指保費支出符合財務狀況)3 原則來挑選保險。實務做法則是「能用定期險,就不用終身險」、「能用短年期,就不用長年期」,以及「能用附約,就不用主約」,例如以附約方式買定期醫療險等。如此,民眾就能以最少的保費,買到足夠的保障。
更多長照、失智觀念,好文推薦你:
- 比找托兒所還難!他45歲患失智,妻跑遍台北長照2年才選定 專家:2原則挑高CP值機構,這些眉角不能漏
- 家有一名失智患者,花費 千萬元不誇張... 把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一篇文秒懂「抗戰 4保險」
- 比癌症更駭人!失智海嘯襲來,12年燒光家庭千萬元...拒絕淪為下流老人,你必須先懂的「長照政策」
- 7 成失智症照顧者 生活被拖垮想輕生..長期照護花費高達 1 千萬:這 4 種保險,能幫你減輕負擔!
- 退休金看似足夠,但失智、失能的養老費更可觀!壽險不用花大錢,他靠 3原則 替自己備 10年長照費
本文由 Money 錢 141 期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BELL;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