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 /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
一位男高二生趁著暑假和同學相約打籃球,
沒想到一陣激烈交鋒後,
男學生摔倒在地,
他的腳踝不僅無法使力也站不起來,
只好跛著腳被同學扶到場邊休息,
並經醫師診斷為腳踝扭傷。
專家提醒,每逢暑假學生運動傷害會增加 2-3 成,
她並示範 2 招避免運動傷害的暖身緩和運動,
讓學子及運動族群樂在其中。
每逢暑假,學生因運動受傷
案例約比放假前高 2-3 成
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徐佩萱指出,
有些同學會利用暑假到戶外打球、上健身房,
也有學生參與暑期社團活動,
例如,啦啦隊、足球及棒球等,
徐佩萱治療師進一步指出,
常見的運動傷害可分為急性與慢性,
急性傷害包括有,碰撞、跌倒,
可能造成韌帶或肌腱斷裂,
肌肉挫傷、瘀傷,甚至骨折或關節脫臼。
此外,還包括,肌肉拉傷、韌帶扭傷等。
以這位男高二生為例,
就是落地時失去平衡,
導致其肌肉與韌帶拉傷。
慢性傷害則因肌肉關節使用過度,
超過身體的負荷量,
重複造成微小創傷的結果,
而造成肌腱炎,肌肉或韌帶發炎,
疼痛,嚴重者甚至造成疲勞性骨折。
徐佩萱治療師指出,
當出現運動傷害時,目前的物理治療
是以消炎止痛和促進癒合為主,
包括電療、熱療、光療及超音波等,
但是效果有限。
治療上的新趨勢建議使用體外震波治療,
體外震波適用各式疼痛症候群、肌筋膜炎、
肌腱炎或因衝撞與跌倒而造成的骨骼損傷,
在治療後患者只需短暫冰敷後便可恢復日常生活。
當運動中出現疼痛或無力時,
正是身體發出運動傷害的警訊,
尤其感覺紅、腫、熱、痛及無力,應盡速停止,
並及早就醫診斷與治療。
若出現運動傷害還不接受治療者,
除了會感到不適與無力,
對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嚴重者可能影響走路或運動的姿勢
或引起習慣性受傷等,不可輕忽。
為讓學子及運動族群
樂在運動又降低運動傷害,
徐佩萱並示範兩招運動,
可放鬆肌肉,減少抽筋發生,
做好暖身準備。
第一招【手部肌群運動】:
一手勾住要伸展的手到對側,
將手臂往身體拉近,
維持 15-20 秒,一回做 3 次。
第二招【股四頭肌牽拉運動】:
單腳站立,與牽拉腳對側的手
可扶固定物以保持平衡,
牽拉的腳膝蓋彎曲,
並由同側的手拉住臀部,
以牽拉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
每次維持 15-20 秒,一回合 3 次,
適合運動前的暖身運動,
同時也適合運動後的緩和運動。
本文由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ㄆㄆ
【猜你還想看這些!】
- 45歲的教授腰痛 3 個禮拜,靠這招就逆轉 脊椎病!她公開 2大居家運動法,幾件小事將能救你一命!
- 身體痠痛 逛醫院 還不如鍛鍊脊椎! 6 個簡單動作,甩開腰背酸痛!
- 腰痛不是病,痛起來卻要人命...復健師分享 2個動作,帶你改善腰痛問題!
- 舒緩腰背痠痛!快來做4瑜珈伸展操
- 脊椎保健達人 告訴你:No.1 殺手級坐姿 竟然是... 90%人都做錯,小心 神經緊繃、關節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