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達賴喇嘛是世人尊敬的尊者,
能有幸聽他談話,總能受益良多。
曾有人問:為什麼我們處在人群中,
還是會覺得寂寞?
達賴喇嘛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值得大家深思。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丹增嘉措(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戴斯蒙‧屠圖(南非榮譽大主教)、
道格拉斯‧亞伯拉姆
常常,我們獨處時並不覺得孤單,
卻在身旁有人的時候感到寂寞,
例如身處於一群陌生人之間,
或是參加一場誰也不認識的派對。
很顯然,內心感受到的寂寞,
與實際上是不是獨自一人,
兩者有相當大的差別。
人可以在獨處時感到喜悅,
寂寞時則無法。
喝茶小歇過後,
我們的對話又回到了這個主題。
「尊者,我們前一段剛討論完寂寞,
但我想回到這個話題,再問一個問題。
僧侶多半花很長的時間獨處。
孤獨和寂寞的差別是什麼呢?」
達賴喇嘛轉頭看大主教想不想回答這個問題。
「不,老兄,我又沒當過和尚。你先說。」
「出家人不只是脫離塵世生活,
他的精神也要脫離。
就以大主教的信仰來說,」
他指著大主教一邊說:
「基督教僧侶常想著自己蒙受上帝恩典,
應當全心侍奉上帝。
人無法直接與神接觸,所以唯一的方法,
就是侍奉神的子民——人類。
所以說起來,我們其實從不孤單。
「這取決於你的態度。假如
心裡充斥著負面的批判與憤怒,
就會覺得與他人有隔閡,
進而感到寂寞。
如果你心胸開闊,充滿信任和友情,
就算一個人獨處,就算過著隱居生活,
也永遠不會感到寂寞。」
「聽起來很矛盾,不是嗎?」
我說,想起前往達蘭薩拉的途中,
我們正在買甜甜圈時,丹增喇嘛說,
他一直很想依傳統到山裡閉關三年。
「人可以在山洞裡隱居三天、
三個月或三年,
也不覺得孤單,
但卻會在人群中感到寂寞。」
「是啊,」達賴喇嘛回答道,
「世界上至少有七十億人,
有情眾生的數量更是無窮無盡。
一個人如果心裡
經常想著其他七十億人,
他永遠不會感到寂寞。
「只有關愛和溫暖能帶來幸福。
真正能提升內在的力量,
增加自信、減少恐懼、培養信任,
而信任又能帶來友誼。
我們是社會動物,想生存就必須合作,
但合作完全仰賴信任。
信任會凝聚人們——
全國上下都能凝聚在一起。
當一個人富有同情心,
培養出關懷他人的習慣,
他周圍的氣氛也會變得比較正面且友善,
到哪裡看到的都是朋友。
一個人內心如果充滿恐懼與猜疑,
其他人不只會自動保持距離,
也會變得小心、懷疑且猜忌,
寂寞就隨之而來。
「一個人如果有顆溫暖的心,
他隨時隨地都能全然放鬆。
要是活在恐懼之中,
認為自己跟別人是分離的個體,
情感上自動會和其他人疏遠,
進而為格格不入和寂寞感奠下基礎。
所以,就算有一大群聽眾聽我演講,
我也從不把自己當成特別的人,
以為自己真的是什麼『尊者達賴喇嘛』。」
他嘲弄自己的崇高地位,說道:
「我一再強調,遇見別人的時候,
我們都一樣是人。
一千人,一樣都是人。
一萬人或十萬人,也一樣都是人
——理智、情感和肉體皆然。
然後你看,沒有隔閡。
我的心境於是也能保持全然的平靜舒緩。
要是太執著於自己,就會開始去想
我和別人不一樣,只會更焦慮、更緊張。
「弔詭的是,
人會過度重視自己,
背後的動力其實是
想為自己尋求更大的快樂,
但到頭來,造成的效果卻恰好相反。
當一個人過度重視自己,
與他人的關係就會漸漸斷裂、疏遠。
到最後連和自己都變得陌生,
因為生而為人,與他人建立關係
是最根本的需求。
「過度關注自己對健康也不利。
太多恐懼和猜疑、太多的自我執著,
會導致壓力和高血壓。
很多年前,我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參加一場醫學研討會議。
其中一名學者上臺發表時說,
大量使用第一人稱代名詞——
經常說我、我、我,或我的、我的、我的——
這樣的人心臟病發作的機率明顯高出許多。
他沒有解釋原因,
但我覺得一定是真的,他看得很深遠。
一個人太關注自己,眼光會變得狹小,
這時候再小的問題看起來都大到難以承受。
達賴喇嘛想說的是,
當一個人懷著同理心為他人著想時,
他絕對不會孤單。
開放的心、溫暖的心
是寂寞的解藥。
我常覺得神奇,有時候我走在街上,
心裡充滿對他人的批判,
因而感到疏離又寂寞;
但隔天,我走在相同的街道上,
只是稍微放寬心胸接納、同理別人,
忽然之間,每個人都變得親切友善,
簡直像是我內在的心境
能夠徹底改變周遭的現實社會環境。
這番對慈悲的強調,與社會心理學家
鍾成博(Zhong Chen-Bo,音譯)和
席拉.加百列(Shira Gabriel)的研究不謀而合。
他們發現,人感到孤單寂寞或
受到社會排拒的時候,
會尋求現實的溫暖,比方像是喝熱湯。
達賴喇嘛和大主教想說的則是,
只要敞開心胸,
把眼光和關懷轉向他人,
我們自己就能發出溫暖。
「大主教想補充嗎?
我知道你不是出家人,
但你也花了很多時間一個人祈禱。」
「我們的祈禱,」大主教解釋道:
「從來不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單獨說話。
我們心中的上帝是唯一的神,
但也代表夥伴,
代表共同體、三位一體。
人依照這樣的上帝形象創生,
一旦成為基督徒,就是共同體的一分子,
因此就算遺世隱居也並不孤單。」
「這和達賴喇嘛的意思很像,」我說:
「只要願意與人連結,
哪怕整個共同體都有七十億人,
你不會覺得孤單。」
「沒錯,」大主教回答:
「孤單這個詞很矛盾。但我非常能夠理解,
人什麼時候會覺得孤立在外,
或者說不在同一個波長上。
人們都希望感覺到自己能融入團體。
我不認為給人罪惡感會對他們有幫助,
我們希望盡可能張開雙臂告訴大家,
他們遇到的事很多人也經歷過。
沒有人會故意想孤單寂寞,
但寂寞就等在那裡,它出現的原因很多。
「我希望讓人覺得自己獨一無二,
做自己也能被接納,幫他們打開心房。
我非常能理解,把自己關在小房間的人
一定無比痛苦,害怕走出來會被大家拒絕。
我只能祈禱,希望他們能在人群中
找到願意擁抱並接納他們的朋友。
看到原本封閉的人
因為周遭人的溫暖接納,
而像花朵一樣美麗綻放,
是非常美好的景象。」
我從這段話學到一件事,
我們不必等待他人向我們敞開心扉。
不論是在荒山野嶺,
還是在繁華擁擠的曼哈頓,
我們自己先打開心房,
就能感受到與人的連結。
本文摘自:
作者:達賴喇嘛、戴斯蒙‧屠圖、道格拉斯‧亞伯拉姆
出版社:天下文化
看更多好文,成為更好的自己:
- 經典!給年輕人的一句話: 「你沒有變強,是因為你一直 過得很舒服!」
- 獨處,是一種能力 懂得享受獨處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 逆境時,要相信:上天一定 另有安排!
- 竹子哲學:竹子四年才長 3 公分,第 5年開始 每天長 30 公分!而我們有多少人 熬不過那 4年?
- 當陪你的人 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 揮手道別!
本文由 天下文化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侵權!
責任編輯:左編
(圖/達賴喇嘛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