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媒體正在「掏你口袋、買你腦袋…」任由財團操縱媒體、政黨買網軍帶風向,台灣人還有多少新聞可以信?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 2020-08-04 17:27
  • 更新:2021-03-19 15:35

媒體正在「掏你口袋、買你腦袋…」任由財團操縱媒體、政黨買網軍帶風向,台灣人還有多少新聞可以信?

 

文 / BELL

 

「它可以改變大眾的消費習慣,為市場帶來龐大的利益;可以改變一場選舉的結果,干預整個國家的政策;更重要的是,它能操控社會群體的思想。」究竟是誰有本事掌握著巨大的影響力?「是媒體!」「怎麼會?我才不相信媒體!」

 

-引自<70億人都驚呆了?媒體識讀其實很簡單!>

 

當媒體變成財團的官方粉絲團,你還要幫他們按讚嗎?

2020 年憾事一波波襲來,4 月錢櫃大火造成五人死亡,多數媒體報導時皆有提及「錢櫃」二字,而年代新聞主播播報內容為:「社會焦點要來關心,這是台北市林三北路上的這家 KTV,在今天早上十點左右發生了火警意外…」壹電視則是:「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的一家 KTV,今天早上…」所以是哪家 KTV?為什麼不說?因為錢櫃董事長是練台生,這兩間媒體都是他的副業。公視P#新聞實驗室做了一支講述台灣媒體如何成為財團官方粉絲團的影片,針對此事,可見旺旺集團創辦人蔡衍明,本業賣仙貝和水神抗菌液、副業則有中天、中視、中國時報等媒體,在錢櫃大火的 2 天至少做了 14 條新聞,笑練董的媒體不敢報出老闆是誰。

他們互相用媒體資源吵鬧也不是第一次。疫情期間旺旺推出水神抗菌液,並捐贈給里民做公益,但因廣告誇大遭罰 66 萬,旺董的報導中這叫做「企業獻愛遭打壓」、「水神抗議北市開罰」,讓一些受訪民眾跟著表示:做公益被罰很沒意思,還做出比較報導,「錢櫃大火開罰 48 萬,水神卻要罰 66 萬,出人命罰得少、做公益罰得多,稱市府『雙重標準』,要民眾看清楚哪個業者才無良」,隔沒幾天練董的媒體也醒了,開始批判旺董拿水神來喝做出壞示範……是不是擁有媒體資源就能比賽說話大聲?民眾湊著熱鬧看笑話一樣配著晚餐吃下肚。

台灣媒體各有各的立場、各有各的支持者,上述兩大董事長,一個黑韓、一個黑蔡,並各自擁有兩家新聞台,他們牽涉到自己的新聞沒辦法全面完整,想宣揚的事情也可以不斷重播,再拿今年第一季收視冠軍的媒體頻道 TVBS 舉例,老闆是 HTC 董事長王雪紅,她曾去中國賣手機時表示:HTC 是中國人所創立的品牌,並於 2012 大選前,主動在投票前 13 小時開記者會,表態支持國民黨的九二共識。在他們都充分且扎實的運用自己的影響力之下,那些只靠電視傳播得知社會事件的中老年人們,會發現哪裡不對勁嗎?

-統整自<公視P#新聞實驗室-口水滿天飛!台灣媒體如何變成財團的「官方粉絲團」【記者真心話】Vol.5>

 

媒體這麼亂 你都看誰比較多?

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 2020 年報告指出,台灣民眾的新聞信任度連續三年下滑,在 40 個調查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三。每十人就有三人(29%)擔心社群媒體與主流媒體充斥不實資訊,多數受訪者認為 Facebook 的不實訊息最嚴重,但有趣的是,台灣民眾用來獲得新聞資訊的社群平台前三名正是 Line(49%)、Facebook(47%)與 YouTube(41%),呈現一種不信又愛看的矛盾感,就像我們在看戲劇或電影抱著想看又不會當真的心態。以下為路透報告來說話,台灣人最信任媒體品牌為公視,但它卻是閱聽次數倒數第二名;而最不信任媒體品牌為中天電視,但它卻入榜閱聽次數前三名。

 

台灣人對各家媒體信任度
最信任的媒體品牌前三名 不信任的媒體品牌前三名
公視
(信任度53%)
中天電視
(不信任度32%)
天下雜誌
(信任度48%)
民視新聞
(不信任度25%)
商業週刊
(信任度46%)
自由時報
(不信任度25%)

 

台灣民眾傳統媒體閱聽次數前三名

TVBS 一周三天33% 每周觀看46%
東森新聞 一周三天23% 每周觀看36%
中天新聞 一周三天22% 每周觀看34%

 

台灣民眾傳統媒體閱聽次數倒數三名
中國時報 一周三天5% 每周觀看12%
公視新聞 一周三天6% 每周觀看12%
非凡新聞 一周三天8% 每周觀看14%

 

台灣民眾網路媒體閱聽次數前三名
Yahoo奇摩新聞 一周三天 30%  每周觀看 45%
ETtoday新聞雲 一周三天 24% 每周觀看 40%
TVBS新聞網 一周三天20% 每周觀看 33%

 

網友看到數據回覆:「小吃店老闆的最愛…」、「竟然是這幾家 完蛋==」、「這三台都是新聞綜藝化」,對照兩張圖可以簡易得知,民眾信任公視,卻不愛看;民眾不信任中天,卻還是會選擇以此媒體作為資訊的來源。

集團浪費媒體資源 政黨買網軍帶風向

言論自由之下,這些媒體正漸漸地殘害台灣的民主社會。新聞的亂象不該只是歸咎於媒體,你、我都應承擔一定的責任,社群行銷公司 cacaFly 執行長邱繼弘曾在一場講座上提及,2018 大選前後韓流風靡全台,韓國瑜當初只是買了某媒體一個很小的廣告,但因為分享數驚人、吸引很多人看,帶來的流量非常可觀,這樣的成效下,新聞業者當然只要一直寫即可一直賺,但媒體怎麼能置入業配呢?

 

兩件事情看業配

1.義美厚奶茶

在媒體裡看到置入性行銷,已經氾濫到大家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甚至能達到有效跟風現象,起初義美厚奶茶是透過東森新聞雲所發的新聞稿,怎料到成功引起話題引發搶購熱潮,你是否曾經嚐鮮過呢?又或者認為這只是小事,何必小題大作?

 

惡化臺灣媒體的慢性毒藥:置入性行銷 

 

2.中時單月廣告收入高達800萬

2017 年中時記者陳志東在網路上發表〈中國時報 請停止踐踏媒體尊嚴〉,揭露集團如何使用報導型的業配文,感性發表:「新聞媒體要生存,可以有方法,不一定要出賣媒體倫理與公信力」,並表示,如果身為記者只敢踢爆別家企業的醜事,卻不敢對報社出賣媒體倫理的新聞置入作法挺身而出,又如何配當記者?把各種資料、內部對話截圖一一攤開來,最後遭中時以「連續曠職 3 日,且故意散布不當言論」為由解僱,陳志東認為不合法並提告,所幸結局是贏了財團

可發現,大部分人上網瀏覽只想輕鬆、有趣,通常是不帶有警覺心的,那麼有心人只要相對應做出符合期待的內容就好了,既然新聞是如此容易操作得起來,也難怪民眾會對媒體信任度打折,然而,一旦媒體失去公信力,閱聽人不再相信那些媒體資訊時,傳統新聞媒體恐怕會被社群媒體與自媒體取代,而他們當然有各自的立場。

 

從反共到親共 ▶中時集團怎麼淪落到被旺旺收購的

 

練習媒體識讀 打擊媒體亂象

Youtube 頻道「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以製作公共議題、政策與時事新聞廣為人知,曾被網友批評假中立,創辦人張志祺坦言,他們就是在傳遞某種價值觀和想法,從不認為自己客觀中立,所以請大家帶著媒體識讀的能力,去看現代所有取得容易又快速的資訊。由於我們平時透過媒體得到資訊,接收的已經是帶有立場的第二手資料,加上越來越多人開始習慣於接收時事型新媒體如 YouTube 或 Podcast,以及大小論壇與粉絲專頁,那些得到的資訊更稱不上「新聞」,而叫「評價」,又由於時下意見領袖(網紅)與新媒體崛起,整理好的當週重點新聞、事件懶人包等等,給新世代的年輕人好感度多是正向的,便也更加容易相信,也許看來有道理又「中立」,但能接近真實的方式,只有參考多家媒體的敘述,並加以交叉比對才能提高事件的還原度。


媒體正在「掏你口袋、買你腦袋…」任由財團操縱媒體、政黨買網軍帶風向,台灣人還有多少新聞可以信?

 

如何辨識假訊息?

  1. 考慮資訊來源:對可疑網站及其使命和聯絡方式進行調查
  2. 查核作者:對作者進行快速搜尋,查核是否真有其人、具良好信譽?
  3. 檢查發布日期:重新發布就的新聞故事,並不代表它們與現今的事件相關
  4. 拼除偏見:信仰可能會影響個人的判斷
  5. 詳細閱讀:為了吸引讀者,標題可能誇大失真,要詳細閱讀內文
  6. 資料來源:點擊網站的連結,確定提供的資訊有助理解內文
  7. 這是個笑話嗎?確保這是真實的
  8. 向專家請教:瀏覽可檢查到事實的網站

從現在開始,請培養媒體識讀的能力,學會事實查證,讓自己抱持開放心態接收多元立場,並能夠評估網路上的內容、判斷其是否有偏見,那些收到的資訊是否完整並公正,這樣才能慢慢解決這社會上最詬病的媒體亂象,訓練自己理性看待事件、實事求是。別再忽略這些小事,讓財團於媒體背後笑著數錢。

 

參考資料:

 

看更多好文,成為更好得自己:

 

本文為 CMoney 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首圖:公視P#新聞實驗室-口水滿天飛!台灣媒體如何變成財團的「官方粉絲團」【記者真心話】Vol.5內文圖來源: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 如何識別假訊息 / 責任編輯:BELL)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