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別無欲無求!幸福的樣貌,是需要「設計」的,想要什麼人生,就要伸手去爭!

仲間出版

仲間出版

  • 2020-12-02 14:31
  • 更新:2020-12-02 14:33

幸福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什麼別人看上去總是那麼快樂?

屬於自己的幸福該如何創造?

如果只是每天漫無目的地照表操課,

幸福並不會降臨在你身上。

幸福是需要被設計、被覺察,

當你有意識地注意到

今天的自己,比起昨天有哪裡更進步時,

你才能累積起比財富、職稱、名聲

還要珍貴的自我肯定,

而那就是幸福人生的基石。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菅野仁

 

幸福快樂,需要靠意志建立

在思考「幸福」是什麼的過程中,

我忽然想起法國哲學家

阿蘭(Alan)的著作《幸福論》中的一段內容。

在最後一章的開頭,

他寫下了這句發人深省的話。

「悲觀主義源於情緒,樂觀主義源於意志。」

這一句話完全概括了

我認為「幸福」必須經過「設計」的想法。

 

保持樂觀,

就是接受到目前為止的自己、肯定現在,

同時對未來抱持希望,

這絕對不是依靠情緒或隨波逐流能做到的事。

如果缺少了「意志」——

接受被強加在自己生命中的各種界限及限制,

而且努力從中汲取可能性的「意志」,

就絕對無法得到幸福——

我覺得這是阿蘭所要表達的意思。

 

「原來如此,所以幸福是需要〈設計〉的。」

我在那時產生了這樣的確信。

只要保持澄澈的心境,

每天循規蹈矩地認真生活,

總有一天幸福就會降臨——

活在現代的我們,都知道這根本是痴人說夢。

但是,若就此斷定

「反正人生就是色欲的世界,

女人看長相,男人看金錢,

這就是全部」,

大部分的人應該也會覺得這樣太冰冷、無趣了。

只是,想努力在這兩種極端想法之間取得折衷,

接受生活的現實,

同時又保有能量追求「多一點的幸福」,

的確比想像中更加困難。

 

 

為什麼我要強調

幸福必須經過設計

我提出人應該重視〈生命的滋味〉,

以這樣的思考方式為核心,

是因為我們的「人生」,

只有讓快樂、精彩及歡愉的追求

在現實中具體成形,

才能直接感受到「幸福」。

但是,這不只需要「意志」,

更需要能夠幫助自己重新審視生命的知識配備。

這就是「設計」幸福的能力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

耳邊傳來小學二年級的女兒的練琴聲,

她今天要做新曲的「聽音訓練」,

似乎一直還在艱苦奮戰。

不過,只要經過十天,

這首原本用一隻手都彈得斷斷續續的曲子,

應該也能用雙手流暢地彈奏出來吧!

但如果完全不練習,她永遠都不可能會彈。

 

察覺自己每天的成長進步

我常想,如果這個天經地義的道理

能深深地刻進她的身體裡就好了。

鋼琴只是一個比喻,

我希望她能靠著自己的力量,

慢慢在體內貯存起

為了自己的幸福勇於踏出一步的〈生命能量〉;

希望她能體會到昨日的自己,

與今日這個踏出一步、

增添了些許光芒的自己有何不同,

累積各種各樣的體驗;

希望她能在不知不覺中,

發現自己「咦?我什麼時候走這麼遠了?」,

從而得到更多一點的自信。

 

 

腳踏實地努力累積來的自信,

才是別人奪不走的

我希望這樣的自信,

能夠讓她在置身於與他人的〈連結〉時,

成為支撐「自我」的核心,

讓她不會因此動搖、退縮。

如果一個人只能靠與他人表面上的競爭去獲得優越感,

那也實在太空虛了。

所以,要找到自己內裡的「核心」,

然後珍重地培育它。

為了得到「幸福」,

我希望她能成為

一個靠自己的力量去尋求

「對自己來說的〈真實〉」的大人,

這是我自始至終的期待。

 

我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做出這樣的「祈求」,

無論你是即將成為大人的年輕人,

或是正要更深刻地探索〈生命的滋味〉的大人,

如果我的話語能稍微傳達到你的心裡,

那就是我最大的欣慰與滿足。

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

 

 

閱讀更多好文,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文摘自《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
作者:菅野仁、出版社:仲間出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Ann)
(圖/shutter stock)

 

仲間出版

仲間出版

以「人」為本的「中間越讀」主張 藉由跨界多元的題材,成為陪伴讀者探索身心成長與人文智識的入門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