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畫面:孩子發現喜歡的玩具,想讓媽媽買,媽媽不買,孩子就使出殺手鐧:「一哭,二鬧,三軟磨硬泡!」有些孩子甚至在地板上撒潑打滾,眼看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媽媽拗不過孩子,覺得很不好意思,只好趕緊買下玩具走人。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沒有公主病的公主
在演藝圈有虎媽之稱的黃嘉千,有個外型甜美的女兒,她更有個外號是「沒有公主病的公主」,現今孩子生得少,父母都把孩子當成寶,要如何不過度溺愛的疼愛的孩子呢?黃嘉千說:「不要害怕當個狠心的爸媽!」
其實,孩子的好習慣、好性格都是磨練出來的,很多時候,如果父母能堅持原則,適時對孩子「狠心」教育一下,往往能起到一勞永逸的效果,幫孩子矯正陋習,培養起好性格和好習慣;父母一次次的不忍心,一次次的妥協,只會助長孩子的「不正之風」,讓孩子變得更加不服從管教。不對孩子「狠心」,將來孩子就對你狠心!以下這三個原則,請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牢記並堅持做到,孩子將來絕對會感激你的!
原則一:
讓孩子知道哭也沒用
孩子見到愛吃的零食,哭著讓媽媽買,媽媽說:「家裡還有好多零食沒吃完,你為什麼還要?」可孩子依舊哭鬧不止。媽媽並沒有妥協孩子的哭鬧,而是一遍遍和孩子講吃多了零食的壞處,然後帶孩子四處轉悠,讓孩子轉移注意力。果然,孩子哭了一會就止住了,他已經知道哭也沒用,以後就不會哭了。
很多家長覺得,給孩子講道理,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其實有兩種原因:第一種,是家長用強硬、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講道理,孩子會本能的抗拒;第二種,是孩子在哭鬧、情緒化嚴重,這時候你和孩子講道理,孩子肯定是聽不進去的。想想看在你生氣的時候,別人和你講道理,你也不一定聽得進去。所以,等孩子冷靜下來之後,我們再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和孩子講道理,儘量使用溫和一點的語氣,這樣一來,孩子就很容易把你的話聽進去了。
原則二:
原則問題上決不妥協
如果孩子在眾人面前哭鬧,有些大爺大媽總會出來幫孩子說話:「你就給孩子買吧!反正又不貴!」孩子雖小,但他能明白有人在幫自己說話,覺得自己離「目標」又進一步,所以哭得更大聲了。這種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馬上抱起孩子走,遠離這些路人。等到孩子不哭了,再和孩子講道理,我們可以答應孩子的一些小要求,但在一些原則問題上,絕對不能妥協。
原則三:
要禮物時只能選擇一樣
新年快到了,很多父母也開始帶孩子去超市挑新年禮物了。有些孩子什麼都想要,看到一個玩具就拿一個,不出幾分鐘就把購物車堆滿了。父母要和孩子說,不管是新年禮物,還是生日禮物,孩子只能選擇一樣自己最想要的。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明白不鋪張浪費的道理,買東西時只會選擇自己最需要的,不會去買那些無用的東西。
有時「狠」一點,對孩子更好!當然,我們對孩子的「狠」心教育,並不代表真正的狠心,而是堅持一些積極、健康、向上的原則。在原則問題上決不妥協,讓孩子知道哭也沒用,這些「狠」招,都是為了讓孩子將來他們成長得更順利,都是在對孩子好。
看更多好文,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 首圖來源 / 夏克立Chris Downs FB,僅為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