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早餐該喝豆漿,還是鮮奶好?
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
最近坊間就掀起一股「鮮奶豆漿」旋風,
認為只要將兩大早餐飲料聖品加在一起,
就可以各取所長,發揮 1+1 大於 2 的營養好處。
但鮮奶搭豆漿的組合真有這麼神奇嗎?
就讓我們聽聽營養學專家怎麼說!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豆漿 VS 牛奶差在哪?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王進崑教授表示,
在開始討論最近很熱門的豆漿加鮮奶的飲品組合,
對人體健康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前,
我們不妨先來了解
豆漿和牛奶各自的營養價值有哪一些,
分別適合或不適合哪些族群飲用,
以及喝之前要注意哪些事。
《牛奶》
營養價值:
1. 每 1c.c.的牛奶就含有 1 毫克的鈣質,
是補鈣的最佳來源。
2. 牛奶中的有機鈣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使用。
3. 牛奶中的乳糖能促進鈣、鐵吸收。
4. 含有豐富的高生物價蛋白質。
建議攝取量:
一般成年人每日建議鈣質攝取含量為 1000 毫克,
但想要透過喝牛奶幫助補鈣可不是喝越多越好。
建議每天飲用 250c.c.~500c.c.左右就夠了,
剩下的可以從其他天然食物,
像是小魚乾、黑芝麻、優格等補充。
注意:2種人不能喝!
1. 有乳糖不耐症,
喝牛奶後容易腹瀉的朋友不建議飲用。
2. 因牛奶蛋白質含量高,
所以,有慢性腎臟病、洗腎,
需控制飲食中蛋白質攝取量的朋友不建議飲用。
豆漿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且不含乳糖,不會造成乳糖不耐症發生。
《豆漿》
營養價值:
1. 價格便宜、實惠。
2. 含豐富植物蛋白。
3. 富含大豆異黃酮。
4. 不含乳糖,不會造成乳糖不耐症發生。
5. 膳食纖維含量高。
建議攝取量:
每 100 c.c.的豆漿約含有 25 毫克的大豆異黃酮,
一般建議豆漿一天飲用不超過 500c.c.為佳。
注意事項:
1. 豆漿中含有一定的普林,
痛風急性發作期間血液尿酸含量偏高時不建議飲用。
但如果是在未發作的穩定期間,
一天飲用 250c.c.左右並無大礙。
2. 和牛奶相同,因蛋白質含量高,
故有腎臟代謝功能異常、慢性腎臟病、洗腎,
日常飲食需嚴格控制蛋白質攝取量的朋友不建議飲用。
自製「鮮奶豆漿」建議以 1:1 的比例分別倒入無糖豆漿和全脂鮮奶,
攪拌均勻後即可飲用。
DIY 鮮奶豆漿 美味小訣竅在這裡
站在營養學角度來看,
到底建不建議民眾把豆漿和鮮奶
兩者相互混合成「鮮奶豆漿」飲用呢?
這樣的組合會是利大於弊?還是弄巧成拙呢?
王進崑教授指出,
豆漿加上鮮奶的確是很新鮮的組合,
不過既然鮮奶、豆漿都可以搭配咖啡、
紅茶、綠茶了,它們兩個相互結合也不是不行。
而且站在營養學角度來看,
2 種飲品彼此間並不會互相干擾,
也沒有一起喝會阻礙蛋白質吸收的問題。
所以只要民眾沒有腎臟代謝功能異常、
日常飲食需嚴格控制蛋白質攝取量的情形,
同時記好選擇無加糖的豆漿和全脂鮮乳的原則,
減少不必要糖份的攝取;
而將兩者混合飲用,就是相得益彰,
並且可以獲得雙方好處的搭配方式。
自製鮮奶豆漿
材料:無糖豆漿150c.c.、全脂鮮奶150 c.c.。
作法:取一馬克杯,
以1:1的比例分別倒入無糖豆漿和全脂鮮奶,
攪拌均勻後即可飲用。
Tips:一般為保持口感、風味平衡,
會建議大家以1:1的比例調和。
但如果偏好豆味濃一點,可以多加一點豆漿;
如果喜歡奶味重一點,則可以多加一些鮮奶,
兩者沒有非要等量不可。
營養學教授解析 3 大常見疑惑
除了從營養學角度探討豆漿和牛奶的差異,
針對飲用量、適合族群給予建議,
並教大家怎麼自製鮮奶豆漿,
王進崑教授也進一步針對外界對於豆漿、
鮮乳常有的 3 大疑惑一一解說:
一般來說,只要民眾沒有心血管疾病、血脂肪超標問題,飲食不需要特別限制脂肪攝取量,
建議直接購買全脂牛奶就可以,更能品嚐到牛奶的風味。
疑惑1/喝低脂牛奶、脫脂牛奶,比較健康?
王進崑教授表示,
脫脂牛奶主要是透過離心力處理,
把脂肪從牛乳中分離出,
讓牛乳中沒有脂肪存在而成;
而低脂牛乳,則是在此步驟後,
再依需求放入適量脂肪而成。
到底有沒有喝低脂、脫脂牛奶的必要呢?
王進崑教授指出,一般來說,
只要民眾沒有心血管疾病、血脂肪超標問題,
飲食不需要特別限制脂肪攝取量,
建議直接購買全脂牛奶就可以,
更能品嚐到牛奶的風味。
更何況即便是全脂牛奶,
每 250c.c.脂肪量也僅佔 3% 左右,
含量相當有限。
且如果民眾自認為喝低脂牛奶比較健康,
日常飲食就無所節制的大吃炸物、垃圾食物,
那麼這樣做根本一點意義也沒有。
疑惑2/
豆漿、牛奶,哪一個蛋白質好吸收?
許多人都會認為,
牛奶是動物性蛋白跟人體比較接近,
應該比豆漿的植物蛋白好吸收?
但王進崑教授指出,
實際結果可能會顛覆你的想像!
事實上,
鮮乳中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的只有乳清蛋白,
可以在吃下肚 1 小時候就被吸收完畢。
但值得注意的是,
乳清蛋白在牛奶含量中僅佔 1%,
牛奶中 95~99%蛋白質都是由酪蛋白組成,
雖然它也是高生物價蛋白質的一種,
但進入人體後仍需要花費 7~8 小時的時間
才會被吸收完畢。
而豆漿中的大豆蛋白,
人體只要 2 小時左右就能有效吸收。
疑惑3/
鮮奶豆漿有什麼新奇?豆奶不就是豆漿+鮮奶嗎?
王進崑教授解釋,這其實是音譯搞的烏龍,
因為國外稱豆漿為「Soy Milk」,
也就是豆子牛奶,所以再度轉換為中文,
就被稱為「豆奶」。
但事實上,豆奶裡一點鮮奶成分都沒有喔。
【專家小叮嚀】
不過,最後王進崑教授也再次提醒,
雖然豆漿跟鮮乳都是民眾很好的飲品來源,
但要注意的是,凡事過猶不及,
就算是好東西也不建議一口氣吃太多、
吃過量,建議大家每天適量就好,較有保障。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ㄆ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