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前面已經介紹了防止腦部老化的
「飲食習慣」、「身體與頭腦的使用方法」
以及「提高注意力在耳朵或眼睛的使用上,
鍛鍊腦部的方法」。
最後,除了上述方法以外,
還要整理出日常生活就能簡單辦到的
「有益於腦部的2大習慣」,並介紹給各位。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習慣1/「反覆閱讀」可提高腦部功能!
退休之後,許多人隨著一年年的年邁,
對社會的關注較少,對報紙或雜誌的興趣也降低。
一整天就只看著電視上的綜藝節目,
打發時間的老年人,應該也不少見。
不過,若是認為「反正就算看報紙也沒什麼用」、
「那些難懂的議題,
跟現在自己的生活也沒什麼關係了」,
而開始遠離報紙、雜誌或書籍的話,腦就會開始老化,
各位最好要記住這一點。
若是對事物的興趣減低,就會導致腦部功能降低,
這一點已經反覆說明過。
而閱讀文字,是「用腦習慣」當中最容易做到的。
若是連這習慣都不養成,那麼以防止老化的角度來看,
我認為真的非常可惜。
首先,在日常生活當中,
必須記著要透過報章雜誌、書籍、網路等媒體,
確實吸取新的資訊。
提高對社會的關注,抱持著好奇心蒐集資訊,
是確實激發腦部功能的重要關鍵。
另外,以一個可以用腦的簡單習慣來看,
希望各位重新認識閱讀的好處。
透過閱讀,無論何時何處都可取得資訊,
而且類別又豐富。
相較於網路資訊,就內容的正確性來講,
書籍閱讀又較占優勢。
只要到附近的圖書館,不需要任何成本,
要讀多少書就能讀多少書,這一點是很誘人的。
一開始,先選擇自己有興趣
或是可以令自己感動的書來閱讀吧。
在生活中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之後,
請各位盡可能也開始選擇「自己不太擅長的領域」
或是「目前從未接觸過的種類」的書籍。
就用腦這個習慣來看,只讀自己喜歡的書,
也是有效果的。
只是,若要提升自己的整體能力,
在精神面上過多采多姿的人生的話,
重要的是連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也都要閱讀,
並且吸收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當然,閱讀時也必須養成習慣,不可以讓視線歪斜,
而是要筆直、水平地看書。
若是映入眼簾的文字訊息是歪斜的,
腦部便必須去修正歪斜的內容,導致專注力不持久。
只要姿勢正確,視線保持水平閱讀,
讀到的內容應該也會比較順暢並且能夠正確理解。
雖然說要養成閱讀的習慣,
但我並不是建議大家要一本接著一本讀新的書。
這是因為要提高腦部功能時,
反覆閱讀好書是很重要的。
如同先前所說明的,
腦中具有「統一‧一貫性」的本能,
而這項本能就是腦部功能判斷事物的基礎。
若是反覆做同樣的事情,
即可鍛鍊到「統一‧一貫性」本能,
進而提升「判斷事物微妙差別的能力」。
因此,若是反覆閱讀同一本書,
就能提高腦部的判斷能力,
並且可以更正確地理解當中的內容。
無論任何人都能立刻讀一本好書,養成習慣也很簡單。
不過,很可惜的是,
知道「反覆閱讀重要性」的人不多。
一般大家都重視效率,
大多認為「與其同一本書讀好幾次,
倒不如多讀幾本別的書,當個博學的人比較好」。
讀很多書,確實可以增長知識。
但是,這麼做卻無法鍛鍊到腦部的思考能力。
而各位既然現在已經知道反覆閱讀的重要性,
若是讀到讓你覺得很棒的好書,請反覆多讀上幾次。
習慣2/「腸道是第二個腦」 保持排便暢通
若提到腸道,
我想有許多人都會認為「那是吸收食物營養的地方」。
各位知道嗎?一般認為「腸道是第二個腦」。
當小嬰兒還在母親體內時,
中樞神經系統是和腸道一起發展的。
研究發現,腸道裡具有不需要腦部傳達指令
也能運作的神經細胞,
而能夠穩定精神的荷爾蒙─血清素(Serotonin)
就是在腸道內分泌的。
具體來講,這些現象究竟代表些什麼,
雖然還有許多謎團尚未解開,
但從腦部和腸道之間具有許多共通點來看,
可推測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應該很高吧。
若想愛護自己的頭腦,那麼也要照顧自己的腸道。
就這一點來看,絕對不容小覷的就是排便。
為了避免宿便堆積在肚子裡,記得要多跑廁所排便。
容易便祕的人,則要多攝取膳食纖維或乳酸菌。
而上了年紀之後,「髂腰肌」一定會變得較無力。
所謂髂腰肌,是支撐髖關節彎曲、伸展的肌肉。
若此處肌力變差,便會變得無法施加腹肌壓力,
導致無法順暢排便。
有些人還會因而肚子微突,必須多加注意。
本文出自台灣東販
《動動你的腦:腦權威教你
遠離失智的全方位腦力進化術》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