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多數股票總是在半信半疑的行情中緩緩抬升股價,但卻往往只要一個理由就能一夕崩跌。1988 年的郭婉容事件、2008 年的金融海嘯以及今年度的疫情,都讓不少股民哀嚎連連,從此對股票投資心生恐懼,過去股災的噩夢和 2021 年度至今的行情,彷彿是兩個平行世界…
文 / 畢德歐夫
為什麼前人總說 股市十賭九輸?
前兩天才分享完帶我老大的那位保母的人生故事,當年跟老公兩人玩股票外加開融資想說賺的比較快,還一度跟幾位友人在券商 VIP 室下單,結果著名的郭婉容事件,讓台股連續跌停 10 幾天,慘賠數百萬,還把正在付貸款中的房子賣掉,回娘家住了幾年。
後來 30 年來省吃儉用
夫妻倆也是把兩個孩子帶大,前兩年還把身上積蓄外加桃園原本出租多年的房子賣了,直接現金 1,300 還 1,400 買下一間新房,之後要去那邊養老過生活。(差不多再兩三年後)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前幾天的貼文,這邊就提個大概就好。
結果這貼文才一天,好友小張深夜搭小黃回家,運將問他做啥的,他淡淡笑著:「作美股的。」後來運將大哥也是分享差不多的慘況,也是因為當年郭婉容事件,要課徵證所稅,市場恐慌,結果輸掉了祖產加自己的積蓄 1,000 萬,要不然以前也是住在台北市....告誡著我朋友,作美股就算現在賺錢,也要小心以後翻船...我這位好友也是資深的交易者加正宗天龍人,身價已經不斐的他,客氣的很,也是笑笑的感謝運將大哥的提醒。然後 line 我說:「又是一位當年股市受災戶。」
其實股市真的是這樣的
為什麼前人總是說十賭九輸?股市 100 個贏錢的不會超過 10 個,甚至只有 5 個。
但現在看新聞、雜誌、Yotube 影片不是這樣啊!賺錢的絕對是多數,年獲利 20% 恐怕會被笑太低,甚至有的鼓吹無腦買進金融股就對了,永遠不用擔心,放著放著就退休了?那以前的前人們原來個個都蠢蛋嗎?低買高賣誰不會?
甚至很多老一輩會警告後代孩子永遠不要去碰股票,這當然是比較偏激的案例,過猶不及都不是好事,畢竟這年頭不學投資也真的不太好。這些都相當有趣...當年別說買在千元以上的金融股,可能時代真的久遠,年輕讀者可能覺得沒興趣!
看看金融海嘯後的金融股、中鋼…
那就聊聊近一點吧!讀者朋友可以看看 2008 年發生金融海嘯之前,那些金融股的股價在哪?如果買在當時高點的人,其實存股放到現在也沒有賺錢。買優質的科技股當然是解套 + 賺錢,這沒問題。
很可惜的,大約十年前許多人也是鼓吹買進中鋼穩贏不輸,2008 年之前甚至漲到 40 元以上,這支牛皮股也能漲上去,原因當然是過度的追價,放到現在股價 20.9 元,還有人去討論嗎?沒有。因為股息通通計入,投資人依舊虧損。
再聊聊以前有名的大同、宏碁、明基(改名為佳世達)
這些公司現在都還在,但股價絕對讓長期投資者不可能賺錢,虧到都不想看了。
可是現在加權指數是一萬二以上,不是嗎?(CM編按:本文撰於2020年7月)但也有人會說:「可是買到台積電不就發了嗎?」那也要想想當年晶圓雙雄的新聞幾乎天天都有,台積、聯電互相你來我往,張忠謀與曹興誠的糾葛,各家雜誌還寫的相當激烈,你來我往,各自也都有出傳記,我手上還有一本曹董的靜靜躺在書房....當時聯電的權重是台股第二大,誰也沒想到現在聯電已經是 30 名之外的公司,目前權重排第 31。
試問:當年如果買聯電的人難道不理智嗎?
還是太衝動?其實都蠻 OK 的不是?但選擇台積跟選擇聯電,那結果可真是天差地遠。
股市迷人之處在於賺錢的速度真的可以很快,如果你真的把握到一波多頭,又或者你買對公司長期投資沒在管,也「剛好」讓你買對了,那當然太好了。只不過媒體追捧的過猛,就會有後知後覺的散戶進去,進而導致股價出現不合理的「預期價格」。
過漲的股價 終有一天會回到正常位置
股價會不會繼續漲?誰知道,甚至還可能多漲個 20% 或 30%,但這樣的情況無法長久持續,自然而然就會慢慢下去,甚至用連續崩跌打回正常位置。去看看中鋼的月線圖吧,你會更清楚什麼意思。
應該有股齡超過 10 年的讀者吧!
那就知道當初連中鋼都可以炒成定存股,有多少家媒體這樣宣稱,只是現在呢?沒人提了,買進的人也被大家淡忘了。國巨、宏達電那是近年來比較著名的,那就不用多提了,相信你們都還記得。
進股市,請記得你要的到底是什麼?
永遠是鈔票,不是股票。這也是那些董監事永遠放心中的秘密。能用越少的錢控制一家公司,何樂而不為,最好是連 5% 的股份都沒有那最好,別笑不可能,真的有一堆公司是這樣,股價後來的劇烈崩跌,小股東癡癡的盼望,看著慷慨激昂的董事長在股東會信心喊話,挺有趣的,因為倘若股價這麼叫屈,請好好拿出大把鈔票去換股票,而不是把股票都拿去換鈔票才是。一時有感,幣圖誌文章寫到一半,分享這篇貼文給大家閱讀,祝你們有美好的一週,都好夢!
# 股海無情 # 哪有什麼簡單錢 # 利潤在前風險永遠緊跟在後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股票賣了就漲,買了就跌?經濟學家:投資要賺錢,就靠 1 關鍵!
- 找到飆股 就能加快致富?大錯特錯!專家突破盲點:「累積本金」比報酬率 更重要!2作法 增加效率
- 想當主動型投資人,卻只會 ALL IN 台積電?善用「老二投資學」,一年報酬 竟能大贏 133%!?
- 綠能、華映接連下市... 財經作家 股海老牛:危險 3 特徵,台股竟還有 115 檔「隱藏地雷股」!
- 只挑 15 元低價股!蔡明宏大學開始投資,靠 3 關卡篩出「抗跌潛力股」,現在一年賺 7 成
本文由 畢德歐夫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Ann;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