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用看星座運勢,
不用看天象八字,
我就知道,這個月大家通通都焦慮。
這句話放在每個月每一天都可以。
我們身處一個焦慮的時代,
人人都有焦慮症,
有的是無意識的焦慮,
有的是顯而易見,抓耳撓腮的焦慮。
沒有焦慮的話,
感覺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必須擺出一副
我好焦慮、很著急的樣子,
似乎才是這時代的節奏。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心理諮詢師 大將軍郭
今天要談的焦慮症,
和狹義上各種心理學上的焦慮症定義不同,
我想說的是一種
集體無意識的慌張所導致的焦慮,
這種慌張除了跟時代求快求變的特徵有關,
更主要來源於,
我們也被時代緊繃的弦,
送達一種不快速運轉
就要被淘汰的邊緣狀態。
我們努力要在最短的時間內
快速解決所有問題,
恨不得一切刻度都精確到秒。
一旦慢下來一分鐘,
都生怕自己被甩到所處群體的尾巴上。
於是我們會跟人尬車;
在紅綠燈將變黃的時候加速衝過去;
為了節省五分鐘去跨越馬路中間的安全島;
如果有關係可以找,
就託關係走 VIP通道直接通關,
因為排隊要花半小時。
於是我們會在機場大鬧值班櫃檯,
在電話裡對著客服人員吼叫:
「馬上給我搞定!馬上!」
我們急急忙忙地去旅遊,
匆匆忙忙地拍照,火急火燎地離去。
於是我們走後門,我們送錢。
我們很急,我們很不耐煩,
呼吸一口外面的空氣,
都有 30%的煩躁情緒含量。
我還聽聞很多企業的文化口號
都有「求快」的字眼,
網際網路時代裡「快魚吃慢魚」的理念
都快融入每個人的血液裡了。
這時常讓我覺得可怕,
在大家都焦慮急躁的時候,
是不是欲速則達,
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
因為求快速、求結果,而釀成了禍端。
還沒摸清對方底細就閃婚;
還沒了解公司業務就閃跳;
還有一分鐘促銷活動就結束了,
再不下單就趕不上這次半相送的優惠啦!
於是你嫁了一個不求上進
偶爾還家暴的懶蟲;
於是他發現新公司的業務
分分鐘都有停擺的危險;
而她終於撿到大便宜,
冰箱裡堆滿了本來就不需要的食物,
等過期就扔掉。
媒體報導宣揚的每個成功案例,
都逃不開「快速」這個關鍵字,
我牢記在心的一句話也是「成名要趁早」。
可心裡煩躁的是,
同樣是一個鼻子兩隻眼睛,
為什麼人家能這麼快就搞定
未來十年甚至是一輩子的目標?
這一切的表現和內心反應,
都是因為我們被這些眼花撩亂的資訊誤導,
相信一切都很容易,
別人能做到的你一定也能做到,
甚至還可以更快更好地做到。
我們焦躁不安,
其實背後多是因為安全感缺失。
追根溯源,
如果沒像我們期待的那樣完成目標,
就會焦慮,
這份焦慮源自內心缺少安全感,
需要實現目標以填補缺口。
抱持著這樣的缺失,
我們常會經歷以下心路歷程:
需要安全感—渴望成功和認同
—拚命努力想快速完成任務
—期待又快又好的結果
回饋內心以獲得安全感。
好勝成魔的人
大多有過無數次這樣的嘗試,
一旦不能完成目標,
就極有可能損害他人來獲得力量感,
以填補內心,
這是一種缺少安全感可能帶來的隱憂。
也正是因為我們有缺失的東西,
才會產生前進的燃料,
我們會積極爭取,會拚命加快速度。
這本身無可厚非,
但壞的是,這種求快就像渴求羅馬
能一天建立起來一樣不切實際。
我雖然不是完全認同一切都要慢下來,
但我想如果慢是自己的步調,
那也未嘗不可。
我們之所以如此焦慮和慌張,
正是因為並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卻常忽略自身特點,
一味向他人看齊,標準就是愈快愈好。
關於什麼是「找對自己的節奏」,
有段關於踢球的描述
我覺得非常切合主題。
我們看那些非常好的球隊在踢球時,
有時候快得簡直像一道閃電,
但是在中場倒勾射門的時候
卻是非常慢的,那是在等待時機。
一個非常好的球隊,
它就是一會兒快一會兒慢,
把節奏調整得非常好,
使得對方一直在跟著它的節奏走,
這樣對方就容易亂套。
所以我們經常聽到評論員說
「一定要打出自己的節奏」,
這句話是很對的,
就是你一定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我們在生活中也是這樣,
有時你需要放慢自己的節奏,
甚至停下來,
這實際上是在調整、在修身養性、
在為迎接一個「更快」的時刻做準備;
而有的時候也需要快速動起來,
製造先機。
在歷經近兩個月苦逼快的生活之後,
我終於在這個週末偷閒出去走一走,
雨後的街道乾淨又清新,
路上的攤販不吵也不鬧,
聊著天等待客人光顧,
還有那隻我每次去都會逗弄的鬆獅犬,
也依然憨萌地在那裡看著人來人往。
這一刻的感覺,
不是平日快節奏生活中
零星的成就感所能取代。
就像小火熬湯,慢慢燉才能入味,
火燒得太快太旺,
只會熬乾食材湯料,
什麼也嚐不到。
閱讀更多好文,成就更好的自己:
- 洪雪珍:「大半輩子 為別人而活,人生下半場 請為自己過!」中年以後,一定要學會 玩得盡興!
- 人到中年 必須做到這 3 點,替自己活 才不會越活越累....
- 「你的氣場,會吸引相同的人」學會 3 點,運用這股巨大的力量,幫你翻轉命運!
- 到了中年 不想有病、不想煩惱,知道這 22點 就夠了!
- 三把改變你人生的鑰匙: 接受、改變、離開......
本文摘自《我們心裡都有病》
作者:大將軍郭 / 出版社:好的文化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JJ )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非本人僅為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