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又是蚊蟲肆虐的季節,
就算不出門,家裡潮濕的廁所、浴室
也容易孳生小蟲,殺蟲劑、防蚊液、
捕蚊燈、電蚊香,哪一個有效?
專家推薦最天然的防蟲秘訣,
讓你這個夏天再也不會被蚊蟲叮咬,
還得到皮膚科找醫師報到!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炙熱夏季是蚊蟲肆虐的高峰期,
該如何擅用防蚊利器,
安全、有效防蚊而不傷害健康?
醫師特別提供聰明防蚊 4錦囊,
呼籲民眾先從居家做起,
除了清潔環境,降低蚊蟲孳生,
室內也可利用驅蚊植物或是環保酵素,
加強防堵蚊蟲侵害。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指出,
台灣夏季高溫潮濕,是許多蚊蟲活動高峰期,
也是皮膚疾病好發期;特別是蚊蟲叮咬後,
常因為奇癢而會不停搔抓皮膚,
不僅常因此抓皮破,容易造成細菌感染,
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讓病灶擴大。
夏日蚊蟲
小黑蚊最嗜血
其中,讓人「蚊」之色變的登革熱,
傳染媒介以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為主,
典型症狀以發燒、身體痠痛為主,
還包括:頭痛、後眼窩疼痛;
雖然有人初期症狀不明顯,
但患者多是以冒紅疹、皮膚發癢為臨床表現,
一旦輕忽將增加死亡風險。
另外,臺灣本土特有種的吸血性昆蟲「小黑蚊」,
雖然不是蚊子,不會攜帶傳染病,
但與蚊子都是雙翅目的遠房親戚,
兩者最大差異,是蚊子飛行時會發出嗡嗡的聲響,
但小黑蚊幾乎是完全安靜無聲,
比起一般蚊子,
小黑蚊更加吸血於無形。
防登革熱
居家 4個小錦囊
面對夏日蚊蟲來勢洶洶,黃毓惠醫師提醒,
首先應從生活環境改善做起,
提高警覺並掌握 4個小錦囊,
不僅可防小黑蚊叮咬,還能預防登革熱。
1.清掃環境:
要留意室外是否有積水容器,
保持環境的整潔與乾燥,
並定期刷洗易積水的容器、避免蟲卵沾附,
就能減少蚊蟲孳生。
2.環境用藥:
可在屋外四周、紗窗、紗門等處
噴灑環保署核可的「環境用藥」,
減少蚊蟲飛入家中的機會。
3.防蚊工具:
若欲使用傳統蚊香,
需置放於空氣流通處為佳;
室內可使用捕蚊燈,
寢室亦可加裝蚊帳防止蚊蟲叮咬。
4.降低濕度:
蚊子喜歡陰暗潮濕之處,
因此,家中可利用除濕機或空調降低濕度,
也有助減少蚊蟲。
防蚊用品
選擇經衛福部核准
除此之外,也提醒民眾,
若不想被蚊蟲盯上,就要用對防蚊用品。
市面上防蚊產品眾多,
有防蚊液、防蚊精油、防蚊貼片、防蚊手環等,
其中以防蚊液為最常使用的驅蚊用品。
而 DEET是目前經實驗證明有效的驅蟲成分。
民眾只要慎選由衛福部核准的藥品,
包裝上有「衛部(署)藥字」或
「衛部(署)藥輸」、「衛部成製」,
即可安心使用於人體。
但要注意「含DEET的濃度」,
只要在濃度允許和正確使用下,
DEET是相當有效且安全的防蚊液產品。
另外,防蚊專家也建議,
夏日蚊蟲多,家中庭院可栽種防蚊樹、香冠柏,
香茅檸檬等植物防蚊,
這些植物會散發蚊蟲討厭的香味,
或在擦地板時,加入少許樟腦油,
讓室內充滿淡淡的樟腦味,
因蚊子害怕樟腦味,不僅可輔助驅蚊,
又可綠化環境,一舉兩得。
利用小花蔓澤蘭
自製環保酵素
其次,有研究發現,
國內常見的外來入侵植物「小花蔓澤蘭」,
在開花前,製成酵素可防小黑蚊,
效果甚至比 DEET還好。
根據「環境資訊中心(TEIA)」指出,
取小花蔓澤蘭植物體,加熱至 150℃後,
氣體冷凝後得出弱酸性的紅褐色小花蔓澤蘭醋液,
可以用來噴灑在生活周遭的青苔上,
藉以斷絕小黑蚊幼蟲的食物來源。
而且醋液不僅可以有效除掉青苔,
更是對環境生態負面影響較低的環境衛生用藥。
此外,小花蔓澤蘭防蚊液經野外試驗證實,
驅蚊時間可長達 99分鐘,
是市售不含敵避(DEET)成分防蚊液的1.5倍,
防蚊效果佳。
【防小黑蚊小叮嚀】:
小黑蚊對於人的體溫特別敏感,
女生一個月至少會有一次排卵,
排卵時體溫就會升高,也成為被叮咬的對象。
另外,小黑蚊通常出沒於郊外,
由於幼蟲喜歡吃藍綠藻,
因此到戶外泡湯或去郊外踏青時,
盡量不要接近有青苔的地方,
就能防止來自小黑蚊的攻擊。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Lulu)]
(圖: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