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數據
如果你的年紀大一些,或許曾經聽過,
台灣以前被國際稱作是「肝病之國」。
在民國七零年代左右,台灣成年人的B型肝炎
病毒感染率高達15∼20%,
高居全世界之首,
幾乎每個家庭就會有一個肝病患者,
其對國人的健康殺傷力也可想而知。
趕緊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然而,民國七十五年開始,
台灣開始實施全面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
讓B肝帶原率在現今已經降到了1%左右,
相信在未來,
B型肝炎對國人健康的影響力只會越來越低。
不過,這難道就代表肝病的問題
已經離你我越來越遠了嗎?
答案恐怕要讓你失望了
(不然這篇文章到這裡就要The End了XD),
B型肝炎走了,
但是「C型肝炎」卻仍然存在,
而且持續肆虐殘害著你我們健康‧‧‧‧‧‧
台灣的肝病有多嚴重?
台灣國人的十大死因中,
癌症一直高居榜首,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
平均每11分又24秒,
台灣就有一人死於癌症,
而且這個「死亡時鐘」的步伐還在不斷加速中!
而在十大死亡癌症的排名裡頭,
肝癌正是歷年來的第一名,
再加上十大死因第九名的「慢性肝病與肝硬化」,
全台每年死於肝病的人數
就高達8,000到10,000人!
不只是「重病」;
而且還花「重本」!
面對肝病,
健保的醫療支出始終是居高不下,
光是以肝癌而言,
健保每一年就投注了84億7,188萬
在相關的各項支出上;
再以肝硬化作舉例,
每一年光是一位肝硬化患者的門診和住院費用,
就要高達227,220元,
若要加上其他治療藥物的費用、
在乘上全台罹患肝病的總人數,
這絕對是一個不得了的可怕數字!
可怕的「肝病三部曲」
而當許多人對肝癌感到恐懼時,
卻時常忽略了其實B型肝炎與C型肝炎
就是導致肝癌的主因!
在感染B型肝炎或C型肝炎之後,
有許多患者最後會轉變成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則會演變為肝硬化、
最後再罹患肝癌。
這就是所謂「慢性肝病三部曲」!
而在台灣已經實施
新生兒全面B型肝炎疫苗接種的現在,
頗多民眾都以為B型肝炎
已經要離開了你我的生活,
肝如果再出問題、
也只是工作太忙爆肝的關係‧‧‧‧‧‧
卻都忽視「C型肝炎」的存在!
什麼是「C型肝炎」?
C型肝炎病毒是屬於黃熱病毒科,
亦是一種RNA病毒,
主要透過血液和血液的直接接觸
(例如性行為)而傳染。
而感染了C型肝炎後,
病毒會攻擊肝臟內的細胞,
並在肝內繁殖增生。
在感染C型肝炎的患者中,
有高達80%至85%的人
可能會變成慢性感染者,
也就是無法在感染六個月之內痊癒。
大多數感染了C型肝炎的患者,
大約有80%都不會有明顯症狀,
只有20%的人可能出現急性症狀,
包括發燒、全身無力、食慾不振、噁心、
嘔吐、腹部疼痛、黑茶色尿液、
有時會有黃疸等等。不
過有60-70%的慢性C型肝炎患者
會出現慢性肝病,
約5-20%會發展成肝硬化,
而15%會死於肝硬化或肝癌。
「C型肝炎」氾濫超乎想像!
台灣C型肝炎的盛行率大約達4.4%,
因此全台約有77.4萬名C型肝炎帶原者。
不過若是按照地理區域來看,
在大台北都會區中,
C型肝炎的盛行率最低,只有2.1%左右;
而宜花東地區的C型肝炎最盛行,
盛行率高達10.2%!
另外也有一些醫學研究指出,
C型肝炎的高盛行率地區,
其實多數集中在中南部沿海地區
和部分原住民社區,
例如C肝感染率全台最高的雲林縣,
其中台西鄉,40歲以上居民
竟然高達55.1%都罹患了C型肝炎;
水林鄉的部分社區也有約30%的C肝盛行率;
澎湖縣白沙鄉中,
30歲到64歲的居民中,
罹患C型肝炎者也高達24.3%。
這也是為何台灣的某些村落
竟然會被稱之為是「C肝村」的原因。
「C型肝炎」要如何防治?
究竟C型肝炎要如何防治和治療?
C肝患者又該何去何從?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本文未完,精采全文詳見
更多精采文章,請上《大數聚官網》;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 編輯 / Susan)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