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慎看待經濟前景,四大指數那指獨紅
Netflix最新財報雖在營收錄得81.6億美元,年增3.7%,優於市場預期,但因訂戶成長面臨挑戰,且第二財季財測差強人意,加上美債殖利率走強不利成漲股表現,Netflix收跌拖累通訊服務板塊。聯準會昨(19)日發布最新「褐皮書」報告,截至4/10,Fed轄下12個區域調查資料顯示,美國經濟活動近幾週變化不大,就業成長和物價上漲似乎有所放緩且信貸收緊,但信貸收緊且升息步伐尚未轉向,對於經濟成長前景仍帶來潛在壓力,四大指數跌多漲少,漲跌幅介於-1.02%~+0.03%。
褐皮書帶來經濟衰退觀望,美元指數續守5日線
市場關注的褐皮書中,直接點出「近幾週美國經濟成長陷入停滯,招聘和通膨放緩,取得授信管道限縮。」等幾大問題,但對比3月初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倒閉前在報告中提及「經濟仍具韌性,只是對今年接下來的疑慮增強」的觀點,本次褐皮書措辭更為保守,雖然利於放緩5月份後暫停升息預期,
但本次褐皮書中同樣提及,占經濟總量三分之二的消費支出「普遍被認為持平或略有下降」,薪資水準仍高,但增幅有所放緩,勞動市場出現放鬆跡象,同樣加重經濟衰退擔憂,
而對比各大銀行的營運與說法,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富國銀行(Wells Fargo)、花旗集團(Citigroup)等大銀行第1季度財報表現雖然都超越市場預期,但各行主管警告「貸款拖欠率上升,2023年接下來的獲利動能可能減弱。」
其中,富國銀行(Wells Fargo)財務長Mike Santomassimo在上週五(14)在法說會中表示:「我們看到消費者財務健康趨勢有比一年前逐漸減弱的一些趨勢。」而花旗集團(Citigroup)財務長 Mark Mason 表示,貸款拖欠率雖然如預期般上揚,但和公司極高的貸款部位相比,仍在低於正常的水準。
雖然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財務長Alastair Borthwick說:「無論用歷史上哪個標準來看,消費者的信用品質都很良好。就業市場仍強,薪資良好,我們沒有看到這塊業務有任何裂痕。」
但先前持續提及,Macy's在3月份公布財報時,首席執行官Jeff Gennette曾表示「因為現階段消費者動用循環利息的餘額有放大跡象,且呈現每月遞增態勢,而非全部還清,表示現階段消費者開始出現財務緊張的情況。」已可發現消費者樽節開支的背景確實持續存在,
且通膨距離Fed預期的2%仍有距離,升息腳步暫無改變,已壓抑經濟動能前景,先前就業市場出現降溫跡象,牽動市場擔憂經濟衰退的觀望,加上銀行業動盪後市場態度轉趨審慎,令市場對於經濟衰退反應仍然敏感,且5月份利率會議在即,也令5月份大、小非農數據及就業相關數據表現更趨敏感,美元指數昨(19)日於5日線取得支撐後反彈收漲0.21%,盤中一度試圖強闖月線。
英國CPI仍高達10.1%,英國央行(BOE)5月升息1碼幾成定局
昨(19)日英國3月CPI月率錄得0.8%,高於市場預期的0.5%,低於前值的1.10%,
英國3月CPI年率錄得10.1%,高於市場預期的9.8%,低於前值的10.40%,
英國3月核心CPI月率錄得0.9%,高於市場預期的0.6%,低於前值的1.2%,
英國3月核心CPI年率錄得6.2%,高於市場預期的6.0%,持平前值,
英國3月零售物價指數月率錄得0.7%,高於市場預期的0.6%,低於前值的1.20%,
英國3月零售物價指數年率錄得13.5%,高於市場預期的13.3%,低於前值的13.80%,
英國3月核心零售物價指數年率錄得12.6%,高於市場預期的12.5%,低於前值的12.90%,
綜上來看,5月份利率會議在即,但CPI數據雖有些微回落,卻仍處雙位數,且為連續第7個月年增率落於10%以上,由細項來看,在3月食品和非酒精飲料價格年增幅度高達19.1%,高於前值的18%,年增幅度為1977/08以來最大;牛奶、糖的價格年增4成,英國財政部長杭特(Jeremy Hunt)指出,勞動市場緊俏是推升薪資上升的重要因素,而通膨居高不下破壞經濟發展的穩定性,若坐視不管將十分危險。
加上前(18)日公佈的薪資數據高於預期,進一步推升通膨固化的觀望,也顯示現階段英國央行(BOE)首要目標仍為對抗通膨,數據公佈後,英國央行(BOE)於5月份升息1碼的預期達99%,利於英鎊多方取得發力空間,但美元指數收漲令多方動能受限,未能一舉重返多頭,終場漲幅收斂至0.11%,續於月線上震盪消化4/14長黑壓力。
歐元區CPI符合市場預期,但仍有固化風險
昨(19)日歐元區3月CPI月率錄得0.9%,低於市場預期的1.1%,並持平前值,
歐元區3月CPI年率終值錄得6.9%,符合市場預期並持平前值,
歐元區3月核心CPI月率終值錄得1.2%,符合市場預期並持平前值,
歐元區3月核心CPI年率終值錄得7.5%,符合市場預期並持平前值,
歐元區2月季調後經常帳錄得243.2億歐元,高於前值的171億歐元,
歐元區2月建築業產出月率錄得2.3%,低於前值的3.90%,
歐元區2月建築業產出年率錄得2.3%,高於前值的0.90%,
綜上來看,於5月份利率會議前,能源成本迅速下降,令歐元區通膨數據大致符合預期,只是核心CPI表現仍高達7.5%,令歐洲央行(ECB)擔憂高能源成本已滲透到更廣泛的經濟領域,並於服務業到薪資等各領域中皆有受到影響,
而從食品部分來看,未加工食品的通膨率從2月的13.9%進一步升至14.7%,從今年歐元區薪資成長5%~6%來看,2022年工人因通膨損失大部分實質收入後,薪資仍在追趕。但皆與歐洲央行(ECB)的預期通膨回落至2%的方向並不相符,通膨降速仍有趨緩風險。
而高盛(Goldman Sachs)於前(18)日基於因為銀行體系的擔憂已有所緩解、通膨降溫的跡象,但歐洲央行(ECB)政策官員發言立場普遍鷹派,預期5月、6月、7月會分別升息1碼,並將歐洲央行(ECB)最終利率預測由3.5%上調至3.75%,
昨(19)日歐洲央行(ECB)管理委員會成員Pablo Hernandez de Cos表示,如果歐洲央行(ECB)最新宏觀經濟展望在最近一輪金融部門壓力過後保持不變,則歐洲央行(ECB)將需繼續升息。現階段市場普遍預期5/4歐洲央行(ECB)仍持升息態度,但基於全球各大央行普遍出現升息週期進入尾聲的跡象,令升息幅度仍取決經濟數據表現,昨(19)日歐元/美元終場震盪收跌0.16%,續沿月線整理腳步。
升息觀望,金市失守2,000美元/盎司大關
金市上,「通膨、貨幣政策」仍為中長線多空的兩大施力點,近期市場焦點落於美、英、歐三大地區央行在5月份的升息動態,Fed5月份升息預期走強,加上英國央行(BOE)、歐洲央行(ECB)CPI數據公佈同樣強化升息預期,美元指數持續在5日線有撐,於跌破前仍相對不利於美元計價的金市多方反彈,且10年期美債殖利率昨(19)日震盪收漲0.21%,持續消化3/29前高與季線壓力,
昨(19)日金市終場震盪收跌0.52%,以1994.75美元/盎司作收,符合先前提及「市場對於2023仍將升息1碼,轉向尋找貨幣政策改變跡象的看法續存,於確認貨幣政策轉向前,仍將限制金市突破動能。」的看法。而先前持續提及「短線多倉搶短防守點由原先2/2前高升至3/17前高,雖然英國罷工疑慮仍存,且歐元區德國經濟表現尚不明朗,有利避險需求持續關注,但於後續如失守且跌破月線,仍宜適度降倉觀望。」於前(18)日已符合預期,後續未能搶回3/17前高與月線且進一步失守2000美元/盎司大關時,宜再度降倉觀望等待搶回月線。
觀望衰退,美油失守4/3缺口上緣
油市上,API當週庫存數據錄得-267.5萬桶,低於市場預期的-246.4萬桶,與前值的37.7萬桶,
汽油庫存錄得-101.7萬桶,高於市場預期的-190萬桶,低於前值的45萬桶,
精煉油庫存錄得-190.4萬桶,低於市場預期的-175萬桶,高於前值的-198萬桶,
EIA當週庫存數據錄得-458.1萬桶,低於市場預期的-108.8萬桶,與前值的59.7萬桶,
汽油庫存錄得130萬桶,高於市場預期的-126.7萬桶,與前值的-33萬桶,
精煉油庫存錄得-35.6萬桶,高於市場預期的-92.7萬桶,與前值的-60.6萬桶,
庫存數據部份雖為油市帶來部分支撐力道,但Kpler美洲首席石油分析師Matt Smith就汽油需求數據表示,3~4月初所見的走強趨勢出現逆轉跡象,認為「需求疲軟,加上美國東海岸汽油進口量適逢常態增加的季節,掩蓋美國汽油出口已達季節紀錄高點的事實,導致汽油庫存增加130萬桶。」看法與之互抵,市場焦點回歸需求面表現,
只是先前提及,美國經濟衰退觀望仍持續存在,且英國通膨居高不下,於歐元區通膨降速同有趨緩風險,短線市場在5月份對於Fed、英國央行(BOE)、歐洲央行(ECB)在「保持升息」的預期一致,昨(19)日美油、布油終場震盪收跌2.32%、2.16%,
技術面美油進一步跌破4/3缺口上緣,並向下往月線尋找支撐,後市重點,通膨回落但距離各大央行2%目標仍有明顯差距,中期格局重點仍落於英、歐、美經濟數據,長線上「各國當局政策方針仍把通膨列為首要問題」於貨幣政策鬆口表態轉向前仍宜審慎,技術面上百元大壓為長線關鍵分水嶺。
Western Alliance存款穩定,跳空飆逾24%
S&P500 11大板塊跌7漲4,公用事業、房地產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漲0.77%、0.59%,表現最佳,通訊服務、能源2大板塊終場分別收跌0.75%、0.35%,表現較弱。成分股中,First Republic、Intuitive Surgical終場分別收漲12.40%、10.88%,表現最佳,CDW Corp.、Elevance Health終場分別收跌13.23%、5.33%,表現最弱。
值得留意的是,先前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ilvergate Bank還有及Signature Bank、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接連爆雷,加上First Republic瀕臨破產,雖然在後續曾宣布取得Fed與J.P.Morgan Chase & Co.所提供的額外資助,卻同樣未能阻止股價走跌,主要受到First Republic瀕臨破產,而銀行業接連爆雷後,縱然First Republic取得資助,市場也無法確定存款戶是否因此得以避免擠兌事件,也導致銀行業動盪短線持續以First Republic作為風向球,
但昨(19)日First Republic突然大漲12.40%,主要受到同屬區域性銀行的Western Alliance,於前(18)日公佈2023財年第一財季營運報告,季度營收錄得5.52億美元, EPS錄得1.28美元,營收、獲利表現皆不如市場預期,但由於Western Alliance主要在科技業的曝光率高,同時因科技業相關銀行為本次擠兌風暴的中心,故被Western Alliance也被市場定錨為位處前線的銀行,進而導致市場對於Western Alliance風險預期會高於其他同業,
而回歸原先市場主要擔憂,是落於銀行相關事件發生時,銀行本體是否能撐過擠兌情況,導致焦點落於是否發生存戶提款跡象,以及存款基礎水平是否健康,而就Western Alliance的財報中來看,2022年底至2023/3/20之間的存款由536億美元降至467億美元,此後至季底存款反彈至496億美元,表現穩定,
除激勵Western Alliance股價向上跳空大漲24.12%,順利突破3/30前高,也令First Republic出現多方點火,終場收漲12.40%,順利突破月線壓力。如後續月線有撐,有利消弭市場對於銀行業動盪的觀望。尖牙股跌多漲少,其中Meta跌幅1.01%,Amazon漲幅1.96%,Netflix跌幅3.17%,Apple漲幅0.70%,Alphabet跌幅0.31%。
IBM營收獲利雙優,盤後漲逾2%
道瓊成分股漲多跌少,Travelers、Johnson & Johnson終場分別收漲6.15%、0.94%,表現較佳。Cisco Systems、UnitedHealth終場分別收跌4.51%、3.62%,表現最弱。值得留意的是,IBM昨(19)日公佈2023財年第一財季營運報告,季度營收錄得142.5億美元,年增0.4%,優於市場預期的143.5億美元,淨利錄得9.27億美元,年增26%,調整後EPS錄得1.36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1.26美元,
由部門分,軟體部門營收59.2億美元,年增3%,優於市場預期的58.3億美元,諮詢部門營收49.6億美元,年增3%,低於市場預期的50.1億美元,但在研究、開發和工程方面的支出減少,令費用總額和其他營收降至64.5 億美元,年減4%,令獲利成長表現優於營收成長,
執行長Arvind Krishna坦言「客戶焦點持續落於樽節成本,令諮詢業務開始出現放緩,尤其是在美國地區表現明顯。」而在市場關注的AI領域上,Arvind Krishna稱IBM正在與花旗集團(Citigroup)合作,使用AI進行審計和合規,並表示,「基礎模型、大型語言模型和生成式 AI 等 AI 技術使企業能夠從單個數據集創建 100 個 AI 模型,早期客戶參與的價值實現時間加快 70%,因此企業越來越有興趣使用 AI 來提高生產力和降低成本。」
昨(19)日IBM股價向下跳空開低,終場收跌1.14%,但於財報公佈後,至截稿前(17:00)股價收漲2.11%。費半成分股跌多漲少,NVIDIA、IPG Photonicse終場分別收漲0.95%、0.55%,表現較佳。ASML、ON Semiconductor終場分別收跌3.07%、2.89%,表現較弱。
觀望權王法說,加權、櫃買雙失月線
台股由資金面來看,昨(19)日美元指數終場收漲0.21%,技術面上5日線有撐,於失守5日線前可能為新台幣多方帶來觀望,而市場關注的台積電ADR昨(19)日終場收跌1.03%,再度失守5日線,不利電子多方。盤前由於日經、韓股在開低後雙雙往平盤靠攏,令加權開低後一度翻紅,但未能搶上月線,加上韓股未能站穩5日線,再度引發觀望,獲利了結賣壓再度出籠,至陸、港股開盤前一度試圖下探3/28區間低點15685.59點,且隨後陸、港股同受亞股走弱影響,雙雙開低失守5日線,進一步引發台股獲利了結賣壓,
台積電(2330)雖與鴻海(2317)分別震盪收漲0.59%、0.48%,且欣興(3037)反彈收漲2.26%,試圖組織多方守勢,但智邦(2345)、國巨(2327)、聯電(2303)、南亞科(2408)、緯穎(6669)、旭準(6409)、力積電(6770)等權值多方不振,加上非金電部分,和泰車(2207)、亞德客-KY(1590)遭獲利了結,終場分別收跌3.32%、3.45%,台塑四寶續弱,觀光在王品(2727)遭摜跌停的背景下同樣浮現獲利了結跡象,加權指數終場收跌62.95點,以15,707.52點作收,成交量2,339.8億,3大類股指數全數收跌,29大類股指數跌督漲少,造紙、水泥2大類股指數終場分別收漲4.95%、0.19%,表現最佳,觀光、玻璃陶瓷2大類指數終場分別收跌3.70%、3.39%,表現最弱。
OTC櫃買指數早盤開高翻黑後未能固守5日線,導致獲利了結賣壓進一步出籠,千金股表現疲軟,信驊(5274)、力旺(3529)終場分別收跌0.75%、0.99%,譜瑞-KY(4966)於失守5日線後跌幅擴大,終場收跌4.04%%,加上美妝通路霸主寶雅(5904)大跌5.02%,失守昨(19)日紅K低點,遊戲股龍頭鈊象(3293)、導線架大廠長科*(6548)、電池模組大廠新普(6121)、砷化鎵龍頭穩懋(3105)多方續弱,生技族群雖然仍有博晟生醫(6733)、雙美(4728)強攻漲停,但在指標中裕(4147)、保瑞(6472)雙雙出現獲利了結賣壓後,多方轉趨保守,佰研(3205)回吐早盤戰果,漲幅由9.21%收歛至2.92%,奈米醫材更由早盤一度飆上8.68%,於翻黑後急殺終場收跌5.32%,OTC櫃買指數開高走低終場收跌1.92%,失守月線。
(首頁資料來源:籌碼K線)(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法人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127.77億元
外資:-91.60億元
投信:-10.35億元
碳權利多,華紙(1905)漲停,永豐餘(1907)帶量築底
族群部份,由於總統蔡英文昨(19)日出席台灣美國商會舉辦的謝年飯,致詞時強調,碳金融是達成能源供應穩定和多樣性目標的關鍵,證交所、國發基金與環保署合作,研議成立「碳交易平台」,此平台建立有助與國際合作,達成減碳的目標,
且為配合台灣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56%會員公司已正式承諾落實淨零碳排或是類似目標。環保署則於昨(19)日證實台灣要成立自己的碳權交易所。國發會官員亦表示,國發基金扮演的角色就是出資者,惟具體金額仍在討論階段。連帶令造紙成資金避風港,華紙(1905)強攻漲停,永豐餘(1907)大漲8.11%,正隆(1904)、榮成(1909)分別收漲3.70%、1.15%,
而永豐餘(1907)集團在兩岸都有森林資源,旗下華紙(1905)更是台灣唯一擁有超過50年造林經驗的公司,從造林到造紙、林漿紙一貫,早已形成固碳產業鏈。華紙(1905)在兩岸植林面積超過3萬公頃、約1個台北市大小,合計固碳量約 2,909,708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擁有相當可觀的碳匯資產,若要計算碳權或進行碳交易,對華紙(1905)及永豐餘(1907)來說是未來一大優勢,令資金集中卡位,於華紙(1905)早盤漲停開出後,終場強鎖逾2.8萬張漲停板,永豐餘(1907)雖於早盤一度亮燈,但買盤力道未能延續,終場漲幅收斂至8.11%。
(資料來源: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Q2力拚獲利季增3成,德微(3675)土洋連3買
個股部分,德微(3675)公告財報,1Q23為新舊設備交替期,營運處於相對低點,單季合併營收為4.33億,年減18.03%,營業毛利1.52億,年減17.27%,單季合併毛利率為35.2%,年增0.33個百分點,營業淨利為7684萬,年減18.69%,營業淨利率為17.7%,年減0.14個百分點,稅前淨利為7,104萬,年減29.96%,稅後淨利為7540萬,年減30.38%,稅前淨利率與稅後淨利率分別為16.4%與17.4%,EPS為1.7元,略為優於公司預期。
1Q23營業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略優於公司原先預期,主要是因產品組合如:汽車電子與工控等銷貨成長、推升毛利貢獻,以及公司發揮營運管理效能,使公司營業利益率有所改善。展望1Q23,德微(3675)獲利目標將以季增30%為努力方向。且德微(3675)持續朝今年年初設定之月月攀升目標衝刺,隨著新設備逐步到位並預期在3Q23進入驗證、試產、與4Q23達量產階段之目標,將使公司整體產線走向高值化。雖激勵今(20)日股價開高,但逢3/8前高且前段大漲標的陸續浮現獲利了結賣壓,買盤追價意願不足,終場收跌1.75%。
(資料來源: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快速小結
整體而言,台股基本面上,經濟部昨(19)日公布最新統計,製造業2月存貨量指數為145.19,存貨率99.72%,雙雙月減,但對照歷年同期,製造業存貨量指數為史上新高,存貨率則是1991年以來同期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去庫存情況尚不明顯,存貨率89.4%,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令短線目光重新聚焦庫存去化情況,
中華(2204)召開法說會,甩開防疫險,中華(2204)業務發展穩定,2023年獲利可望回歸正常水準。2023年全年內銷四輪銷量目標達5.3萬台,較2022年台數成長20.7%。外銷四輪目標1050台,年增4.9%;電動二輪目標1萬台,年增54.2%;MG今年銷售目標1.05萬台。有利於維持族群輪動狀態。
今(20)日加權指數終場收跌98.97點,以15,770.47點作收。技術面失守月線,雖維持「加權站穩年線後向上劍指萬七」的看法,但同樣應留意,美國經濟數據顯示消費力道後市出現疑慮,為經濟面帶來觀望,加上今(20)日Fed將逢台積電(2330)法說,故仍同樣保持「月線失守仍宜適度降倉」以及「前段漲多族群,如開高未能延續氣勢,宜留意追價風險」的看法。
免責宣言
本文所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