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ney 讀書會  — 經理人之道

經理人之道

CMoney人愛讀書,這次的讀物是《經理人之道:技術領袖航向成長與改變的參考指南》。

這次的讀書會邀請了 CMoney 所有的工程部主管參與,進行多層次的討論。許多新晉升的主管分享了他們在角色轉換時的挑戰,例如剛開始不確定如何有效地與夥伴進行一對一談話、不熟悉跨部門溝通(如與產品經理或行銷同事的合作方式),因此花費大量時間摸索與適應。

這次讀書會由我們的 CTO 技術長親自主持,讓不同層級的主管能夠相互交流,共同探索技術管理的核心議題。同時,他也分享了在美國與台灣(如微軟、HTC 等大型科技公司)的工作經驗,探討從工程師一路晉升為 CTO 的關鍵學習與挑戰。透過經驗分享,主管們不僅能夠獲得更清晰的管理思路,也能減少職涯成長過程中的迷惘與困惑!

 

《經理人之道》Q&A 精華整理

Q1: 剛擔任工程主管時,應該如何建立與團隊的信任?

A: 剛上任的主管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傾聽,不要急於改變現狀。可以透過 1:1 會議了解每位團隊成員的目標與挑戰,讓團隊知道你是來支持他們的,而不是強勢介入。同時,展現對技術的理解與對團隊的尊重,能夠有效提升信任感。

Q2: 1:1 應該如何進行,才能真正幫助到工程師?

A: 1:1 不是只是例行公事,而是主管與下屬建立關係、解決問題的重要時間。建議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 讓工程師主導話題,主管負責引導問問題。
  • 詢問工作挑戰、職涯目標以及是否需要資源支援。
  • 持續追蹤先前的討論內容,展現你的投入與關心。

Q3: 工程主管應該如何與產品經理、行銷等跨部門溝通?

A: 了解不同職能的目標與痛點是關鍵。許多新主管容易以工程師的視角看問題,但產品經理關心的是市場需求,行銷則更在意用戶反饋。建議透過定期同步會議,了解他們的關注點,並從數據與技術可行性的角度提供協助,而非單純以技術優先的方式思考。

Q4: 在美國與台灣的大型科技公司擔任主管,有哪些不同的挑戰?

A:  在美國,工程主管通常被期待更積極參與產品決策,而不只是管理技術團隊。在台灣,則可能需要花更多時間管理細節,確保團隊的執行力。文化差異也是一大挑戰,例如在美國需要更多直接的溝通與自我表達,而台灣則較講究關係與默契。

Q5: 如何規劃從工程師到 CTO 的職涯路徑?

A: 成為 CTO 需要的不只是技術專業,還要培養商業思維與領導能力:

  • 技術深度:持續學習最新技術,並具備全局觀察能力。
  • 管理能力:學習如何建立與帶領團隊,包括招募、培養人才與資源分配。
  • 商業思維:了解公司的商業模式、營運策略,並能夠從技術角度提供策略性建議。

Q6: Group Leader 角色與書中描述的 Tech Lead 有哪些異同?

A: 書中對 Tech Lead 的描述主要強調技術領導,而 CMoney 的 Group Leader 除了技術之外,還需要負責團隊管理與策略執行。主要的異同點如下:

  • 相似點
    • 需要技術專業能力,並負責指導團隊解決技術問題。
    • 需要與跨部門溝通,確保產品方向與技術實現的一致性。
  • 不同點
    • CMoney 的 Group Leader 更強調人員管理與組織發展,包含人才培育與績效管理。
    • 需要與高階主管合作,制定技術與組織發展策略,而不僅僅是專案交付。

Q7: 讀完《經理人之道》後,覺得哪些項目 CMoney Group Leader 可以從中學習?

A: 許多主管認為未來可以加強以下幾個面向:

  • 培訓與支援:由資深主管提供管理培訓,讓新晉 Group Leader 更快適應角色,減少摸索期。
  • 跨部門溝通能力:積極組織跨部們溝通,提升與 PM、行銷、業務等部門的協作效率與默契。
  • 決策與策略思維:思考如何具備更長遠的視角,以理解公司策略與技術發展方向。

 

結語

這場讀書會讓工程主管們有機會深入討論職涯發展與管理挑戰,透過彼此的經驗分享,能夠更了解各部門管理者的心聲和需求,獲得更全面的視角!

如果你對工程管理或是專案管理類議題感興趣,歡迎加入 CMoney,加入我們的下一場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