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美國勞工部昨日公布初領失業金人數從上週 21.5 萬人提升至 22.4 萬人,高於預期的 21.5 萬人,不過市場仍在等待今晚的非農就業數據,但是決定聯準會 12 月是否降息的重要關鍵。類股方面,特斯拉 (TSLA) 隨美國銀行 (BAC) 調升目標價而上漲,帶動非必需消費品類股上漲;必需型消費品及能源表現居次。綜觀來說,雖昨日 12 月降息預期小幅下降,美股主要指數雖有回落,但微軟 (MSFT) 及亞馬遜 (AMZN) 皆有 1% 以上漲幅的支撐下,整體跌幅有限。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財報速覽
Lululemon國際市場帶動銷售成長,但美國增速放緩
Lululemon (LULU) 持續在國際市場取得亮眼成績,特別是中國市場的表現,推動整體銷售成長。然而,美國市場增速放緩,以及過去產品策略失誤對品牌造成一定挑戰。雖然公司已採取行動改善產品開發和組織架構,但面對競爭加劇及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未來需平衡國際擴張與本土增長,並持續提升經營效率來維持利潤表現。
重點摘要
- 財務表現優於預期
第三季度營收達24億美元,年增9%,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增41%,每股收益超出市場預期,股價在財報後上漲約8%。 - 國際市場成長強勁
美洲地區收入僅增2%,但國際市場激增33%,中國市場特別突出,反映Lululemon全球擴展策略奏效。 - 美國市場挑戰
本土銷售減速2%,競爭對手如Vuori與Alo Yoga加劇壓力,過去產品顏色與款式供應不足亦影響消費者吸引力。 - 產品策略調整
公司重新調整品牌與商品部門架構,加速新產品推進,並推出更多受歡迎的季節性設計,成功改善女性系列銷售表現。 - 提高股東回報
Lululemon擴大股票回購計劃,新增10億美元回購額度,並專注於提升毛利率至58.5%,超過分析師預期的57.5%。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初領失業金數據顯示就業市場降溫,但非農報告成焦點
美國近期初領失業金人數雖略微上升,但主要受到季節性因素與數據干擾影響,就業市場基本面仍相對穩健。然而,裁員數據呈現科技與汽車產業的壓力跡象,加上大型企業的削減計畫,或將對未來數據帶來變數。本週的非農就業報告成為觀察就業市場走勢的關鍵指標。
重點摘要
- 初領失業金人數略增
上週初領失業金人數升至 22.4 萬,高於市場預期,但4週平均值仍維持穩定,顯示波動可能來自假期統計干擾。 - 續領失業金人數下降
續領失業金人數降至 187.1 萬,低於市場預期,顯示部分失業者已重新就業。 - 裁員數據現壓力
11 月裁員人數同比增加 27%,科技與汽車產業裁員尤為顯著,顯示部分產業面臨挑戰。 - 經濟學家觀點
專家認為,目前的失業金數據變動多為短期干擾,並非勞動市場疲弱的徵兆。 - 非農報告聚焦
市場預期 11 月非農就業新增 21.5 萬人,失業率維持 4.1%,成為判斷就業市場健康與否的重要參考。
產業
2024 全球半導體市場:矽周期復甦,AI與新興應用驅動增長
全球半導體市場在 2024 年將迎來強勁復甦,預估規模達到 6,202 億美元,年增 17%,主要受 AI、高效能運算與智慧裝置需求推動。中國市場持續領跑全球,成為主要增長來源。隨矽周期上行階段來臨,邏輯晶片與記憶體晶片成為核心增長點,顯示行業聚焦新興技術的轉型動能。
重點摘要
- 市場規模恢復增長
2023 年半導體市場萎縮 8.5%,2024 年預期反彈至 6,202 億美元,顯示行業逐步回暖,進入矽周期上行階段。 - 中國市場領跑增長
中國市場預計增長 20.1%,達 1,865 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 30.1%,繼續穩居全球最大積體電路單一市場。 - 產品結構變化
邏輯晶片和記憶體晶片分別成長 21% 和 61.3%,而傳感器與模擬晶片等其他類型產品則面臨 2%~10% 負增長。 - AI 與新興應用推動需求
AI 大模型與 HPC 驅動 GPU、FPGA、ASIC 等邏輯晶片需求高於行業平均增速 4%;智慧家居與穿戴設備的創新產品成為市場增長催化劑。 - 區域貿易特徵
中國進口額達 3,501 億美元,出口額 1,363 億美元,雙雙位居全球第一,顯示其在積體電路貿易中的主導地位。
2025 年 AI 投資策略:穩健布局,抓住核心機遇
2025 年,AI 將在多模態交互、自主 AI 代理以及節能資料中心等領域快速發展。投資者可聚焦擁有技術領先優勢的企業(如微軟、Alphabet),並同時關注具備 AI 應用潛力的垂直產業機會。穩健的投資策略應結合成長型企業與基礎設施創新的長期布局,避免短期波動。
重點摘要
- AI 代理與多模態應用成新亮點
AI 代理在企業應用上快速普及,顯著提升工作效率;多模態技術帶來更沉浸式的用戶體驗,例如微軟的 Copilot Vision,預示未來市場需求的強勁成長。 - 節能 AI 資料中心加速轉型
資料中心成為投資新焦點,微軟推進「零水冷卻」與低碳鋼材應用,顯示節能創新是未來必然趨勢,有助於降低長期運營成本並滿足 ESG 要求。 - 競爭激烈但增長可期
微軟、Alphabet 和亞馬遜等巨頭持續加碼 AI;雖微軟生成式 AI 領先,但股價表現相對平淡,投資者應關注商業化進程能否轉化為實質營收增長。 - 垂直應用市場潛力巨大
除科技巨頭外,專注 AI 解決方案的中小型企業以及應用 AI 的傳統產業(如金融、醫療、製造)將成為新興投資機會。 - 分散投資風險,關注 ETF
投資者可選擇涵蓋多家 AI 領導企業的 ETF,如 Global X Robotic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F(BOTZ),以分散個股風險。
個股
英特爾新局:董事會重組與執行長更迭能否助其翻身?
英特爾 (INTC) 正積極重塑領導結構,期望藉由引入 Eric Meurice 和 Steve Sanghi 這兩位業界資深人士,以及遴選具製造專業的執行長,提升技術與市場地位。然而,面對輝達、台積電的強勢競爭,英特爾能否真正實現承諾的技術領先仍存挑戰,未來策略與執行力將成關鍵。
重點摘要
- 董事會重組,注入經驗與視野
Eric Meurice(ASML 前執行長)和 Steve Sanghi(Microchip 臨時執行長)的加入,帶來晶片設備與管理經驗,為英特爾加速技術與業務創新提供支持。 - 執行長更迭:尋找製造與產品專家
英特爾明確表示新執行長需具備製造專業與產品經驗,表明其聚焦於恢復晶圓代工和技術製造領先地位的決心。 - 技術與市場挑戰
面對輝達在 AI GPU 的壟斷地位及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的領先,英特爾承受著巨大的技術追趕壓力;同時被輝達取代進入道瓊指數更彰顯其地位下滑。 - 未來策略焦點
英特爾需快速縮小與競爭對手在技術上的差距,並強化晶圓代工業務的市場份額,同時有效執行 IDM 2.0 策略以吸引外部客戶。 - 投資者觀點
對於英特爾是否能成功翻身,市場態度審慎。董事會與執行團隊的變革若能轉化為實質成長動力,可能成為股價回升的契機。
博通聚焦 AI 客製化晶片:技術突破與市場機遇
博通 (AVGO) 透過創新技術「3.5D XDSiP」搶占 AI 基礎設施市場,為雲端巨頭提供多樣化選擇,挑戰輝達主導地位。隨著需求擴大,博通與邁威爾在客製化晶片領域的競爭將加劇,未來數年內 AI 晶片市場增長可期。
重點摘要
- 技術創新:3.5D XDSiP
博通的技術提高晶片記憶體容量與效能,利用台積電先進封裝技術,但因產能受限,供應鏈挑戰依然存在。 - 多元化供應鏈需求
全球七大資料中心轉向博通晶片,降低對輝達處理器的依賴,主要客戶可能包括 Google 和 Meta。 - 收入與產品推進
博通今年 AI 收入預期上調至 120 億美元,新技術晶片產品預計 2026 年量產,瞄準成長中的客製化市場。 - 市場前景與競爭
客製化晶片市場規模到 2028 年預估達 450 億美元,博通與邁威爾將共同瓜分市場,競爭趨於白熱化。 - 長期機會與挑戰
AI 晶片需求持續上升為博通提供成長動能,但技術創新與產能供應需平衡,以鞏固市場領先地位。
放大鏡觀點
儘管本週的經濟數據降溫,包括昨日初領失業金人數下降,但趨勢若真的轉變仍需時間驗證,且近期公布財報的企業包括非必需消費品的 Lululemon (LULU)、羅斯百貨 (ROST) 股價皆回暖,未來展望也轉趨樂觀,顯示當前經濟無虞,美股依舊晴朗無雲。展望本週,投資人可關注週五美國 11 月非農就業新增人數及失業率。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Marvell 財報後狂飆23%,科技股表現吸睛!(2024.12.05)
【美股新聞】HPE 財報前瞻:AI伺服器、Juniper收購案,可帶動股價創新高?
【美股新聞】馬斯克擴建xAI超級電腦計畫,將成為股價新成長動能?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