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首圖來源 /shutterstock)
受到「好享退」專案熱潮的帶動,
專門為存退休金推出的「目標日期型基金」
與「目標風險型基金」也開始受到市場關注。
這兩種基金商品對投資人來說相當陌生,
再加上目前市場上
基金名稱中有「目標」2字的基金共有 4種,
更讓人容易混淆。
投資人可參考安聯投信海外首席許家豪、
國泰投信投資型商品部主管粘逸尊、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三位專家的綜合說明,
釐清4種產品的屬性。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目標日期基金
退休規劃的好工具
特色
➊以投資人退休時間當作目標日期,
採用「生命週期資產配置(Glide path)」策略,
讓投資組合的風險隨年齡增長而慢慢調降。
粘逸尊以國泰 2049目標日期組合基金為例指出,
初期股票比例 90%,
隨著年齡增長,再定期調降股票比重,
經過 10年,股票比例可能降到 80%或 70%。
若剩下 10年要退休,
股票比例再降到 60%或 65%,
此概念很像投資人在 30歲時
買進一檔積極型的基金,
40歲時把積極型轉換成穩健型,
50歲時再換成保守型。
➋目標日期到期後,股票比重不會降到 0,
最少維持 20%,主因是人類平均餘命變長,
資產應在較低風險下繼續增長。
➌當目標日期到期時,
投資人可以選擇一次領回或分次領,
若不做任何選擇,以國泰 3檔基金為例,
會幫投資人預設未來 15年,
平均每月買回部分資產,類似領月退俸概念。
風險與限制
➊依據年齡,自動轉換股債比,
但若股票轉債券當時是股市大跌,
隔年股市又大幅反彈,
就會錯失股市反彈的獲利機會。
➋基金操作策略是
考慮一個完整的生命週期,
並非只考慮市場情況,但由過往經驗顯示,
多數投資人面對市場變動與操作策略偏離過大時,
會因為無法理解而中斷投資,
要落實長期投資的理想,有其難度。
投資建議
對一般投資人而言,
存退休金的兩個重要參數是
「薪資」與「退休時間」,
這兩個參數越確定(例如公務員),
就越適合投資目標日期型基金,
而分不清個人投資風險屬性的民眾也相對適合。
目標風險基金
適用於各種理財目標
特色
➊這類產品字面上的「風險」,
即投資人熟知的積極、穩健、保守 3種類型,
投資人可依個人風險承受度來挑選,
風險承受度高者買積極型,
風險承受度低者買保守型。
➋透過資產配置,有效控制風險,
但不把風險降到 0,而是在一定的風險下,
追求極大化的報酬。
因為重視結果,投資操作的過程具較大的彈性。
風險與限制
➊投資人若對個人的風險認知有誤,
可能挑選到不適合的類型。
➋若因研判個人無法承受風險而挑選保守型,
在年化報酬率約 3%∼ 4%下,
30年後可能無法達成退休目標。
投資建議
➊依距離退休時間長短挑選風險屬性,
時間短者,較適合買保守型。
➋依理財目的選擇產品,
例如目標是以 10年時間存教育基金,
可買穩健型。
➌依年齡做資產配置,
例如 50歲前,以保守型+積極型做配置;
50歲後,以保守型+穩健型
來配置。
➍當薪資收入與退休時間無法明確預期時,
相對適合以目標風險型基金來存退休金,
並建議定期定額投資,
因定期定額的長期平均成本
會比該段時間的平均價格低,
且若波動越大,
低於平均價格的效果越明顯,長期投資的報酬率也更好。
目標到期債券基金
適合風險承受度較低者
特色
➊債券型基金的一種,
基金經理人會買進一籃子債券,
這些債券的到期日均低於但接近基金到期日,
例如 6年期的目標到期債券基金,
會由經理人挑選符合一定信評條件、
到期年限不超過 6年,
以及收益率符合預定目標的債券,
來建構一個投資組合。
➋基金募集完成後不再接受申購,
利用債券到期還本的特性,
確保特定年限到期時,
能符合預設的收益率目標。
風險與限制
➊主管機關規定,
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在高收益債的投資比例,
占整體投資組合不得超過 40%,
剩下的 60%為投資等級債券。
為了增加收益,
多數投資在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
美元類主權債、美元公司債。
因此,
違約風險與流動性風險為主要風險,
但若投資非美元計價級別,
尚須承擔匯率風險。
➋若發生信用違約,或是提前贖回,
可能無法達到原先的目標收益率,
且本金將可能無法百分之百拿回。
投資建議
有特定投資理財期間、偏好債券、
對波動風險忍受相對有限,
並希望報酬率相對穩定的投資人,可考慮買進。
目標回報基金
適合追求特定報酬的人
特色
➊以設定的「報酬」或「波動度」為目標,
並依此選擇投資工具,
例如設定目標報酬為 Libor+3%或 CPI+3%等,
就可能不投資新興市場股票,
因為新興市場股票報酬與風險都太高。
也因為重視目標,中間操作過程的彈性較大,
金融商品較多元。
➋通常需要利用多空策略,
即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來達成預設目標。
風險與限制
➊因需要利用槓桿操作,可能面臨較高風險。
➋不論目標是在特定風險下極大化報酬,
又或是在特定報酬下極小化風險,
投資期間越長,
最後結果與目標之間的變異程度可能越大,
即越不容易掌握。
➌台灣法規規定,
基金中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或避險操作比重最多只能占 4成,
拉高達成目標的困難度。
投資建議
適合對特定目標或波動度有一定偏好者。
本文及內文圖 出於 Momey錢
由 Money 錢 142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