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透過 2估價法 決定股票買不買,股海老牛教你 活用公式推算合理股價!

透過 2估價法 決定股票買不買,股海老牛教你 活用公式推算合理股價!

(圖/shutterstock)

 

因為股價是以「過去營運績效」

再加上「未來成長力道」,

所以前面介紹的「歷史本益比估價法」

及「平均現金股利估價法」

以每季發布的財報作為分析基礎,

因為財報發布時間較晚,

時間上與現況有 2個月至 3個月的落差,

屬於落後指標。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推估估價法
放眼未來成長力道

接著,我們以未來成長力道來加入估價公式當中,

介紹「本益成長比

(Price/Earnings to Growth Ratio,PEG)估價法」

「逐季推估現金股利估價法」的方法與優缺點。

 

一、本益成長比(PEG)估價法

在企業成長的黃金期,

公司營收獲利高成長同樣反映在股價之上,

當下的本益比並不足以反映未來的獲利成長,

若單以本益比來評估一家公司股價的合理性,

會使投資人錯過一大段股價飆漲期。

為了彌補這個缺點,

英國投資大師吉姆.史萊特(Jim Slater)

提出「本益成長比」的概念,並由彼得.林區發揚光大。

PEG 的概念來自將本益比除以盈餘成長率所得的數值,

用於推估目前股價相對於未來的成長性是否被低估,

公式如下:

PEG=本益比/盈餘成長率

如果公司的本益比為 20 倍、盈餘年增率為 20%,

得到的PEG 值為 1(20/20);

若一家公司目前本益比為 10 倍,

盈餘年增率為 20%,得到的 PEG 值為 0.5(10/20)。

一般來說,因為本益比越低或是盈餘成長率越高,

使得 PEG 值越低,也代表投資價值較高。

而 PEG 值若大於 1,

則表示這支股票的價格與盈餘成長被高估。

 

智邦(2345)為國內網通交換器代工大廠,

近年因為物聯網、雲端運算、資料中心的需求增溫,

讓智邦營收及獲利同步成長。

2015 年下半年,智邦的營收出現逐步增加,

財報公布後毛利也提升至 20%,

較前一季出現 5% 的大幅成長。

而後公布當年度獲利較前一年成長 81%,

2016 年時獲利成長 60%、2017 年獲利成長 33%。

圖表3-16 智邦(2345)從 2014 年∼2017 年之 PEG 值
 

2015 年時,智邦的股價仍未出現反應,

當 2015 年財報公布經計算後 PEG 值

在 2015 年僅為 0.098,屬於極低的 PEG 值,

代表低股價高成長。

當市場發現這顆明日之星後,

股價也就在近 4年內,

從僅有 10 元出頭榮升百元俱樂部,

而且最高來到 123.5元;

雖然這幾年的成長腳步逐漸趨緩,

不過仍屬成長型公司(見圖表 3-16、3-17)

圖表3-17 智邦(2345)近 5 年之近 4 季 EPS 及股價變化
 


優點:

1. 找出未來成長的公司

許多人把財報當成後照鏡,認為其公布的時間較晚。

事實上從每個月 10號前

會公布的前一個月營收數據,

投資人便可從中評估公司未來成長,

只要懂得如何推估盈餘成長、搶先布局,

而不須等到財報公布的那天,

而錯過低檔布局的時機。


另外記得活用公式,

在計算 PEG 值時可以倒著推算回來,

盈餘成長率可用「預估盈餘成長率」替換,

藉以事先推算出未來成長的合理股價。

例如:假設 PEG 值為 0.5,

並預估一家公司的盈餘,

將以 50% 的速度爆發性成長,

當今年能賺進 4 元,

那未來的合理價格則可推估為 100 元(0.5×50×4),

與現在價格相比就能找出預期可賺取的價差。

原公式為:PEG=本益比/預估盈餘成長率

活用後為:

0.5=(未來合理價格÷4)/50

未來合理價格=100


2. 具評估標準

PEG 值是本益比與盈餘成長率兩者的比值,

而吉姆.史萊特將該比值標準定為 1。

若 PEG 值小於 1 時,

說明該股票價值被低估,

值得投資者進行投資;

而當 PEG 值大於 1 時,

則說明該股票價值被高估。

吉姆.史萊特建議,

已經持有該股的投資者應該賣出該股票,

將資金轉向買入其他 PEG值低於 1的股票。

彼得.林區曾經指出,

最理想的投資對象的 PEG 值應該低於 0.5。


缺點:

1. 須與其他指標結合

沒有一項財務指標可以完整解釋一家公司的發展性,

所以不建議投資人單獨使用 PEG

來評估一家公司的未來成長,

必須搭配其他財務指標。

當然,分析數據最關鍵之處,

還是公司的預期營收及未來獲利狀況,

並且須拆解獲利來源,

最好以本業收入的成長為主,

而非一次性的業外收入導致一時成長的假象。

 

2. 未來盈餘成長不易推估

雖然 PEG 能將未來盈餘成長性納入考量,

但面對迅速變化的商場,

要如何預估公司的未來成長性仍為困難之處,

需要花費心力深入了解公司本身的體質、

產業未來發展等林林總總的因素,

方可著手推估未來盈餘成長率。

記得要以諸多假設皆成立為前提,

才能實現所有公式推估的結果。

 

 

二、逐季推估現金股利估價法

從前一段介紹「平均現金股利估價法」的結論中,

我們可以找到幾項缺點,

發現前述方式反應速度較慢,而且無法評估未來性。

為了改進前述缺點,

我們不採用前面一整年所公布的獲利,

而以近四季的財報作為分析數據,

透過逐季觀察公司的獲利表現是否呈現成長或衰退,

來推估未來獲利及現金股利發放的多寡。

 

倘若以前面提到的「平均現金股利推估法」,

來推估崇友(4506)在 2017 年是否適合買進,

讓我們複習一下,

先找出前5 年(2013 年∼2017 年)的現金股利,

加以推算後可以得到近 5年平均現金股利為 1.48元,

所以

便宜價為:1.48×16=23.68(元)

合理價為:1.48×20=29.6(元)

昂貴價為:1.48×32=47.36(元)

可是崇友在 2017 年的股價最低為 34.9 元,

若採用現金股利推估法,

則當年度的股價均在合理價之上,

所以投資人不會買進。


不過看到崇友在 2017年第一季時,

因為崇友桃園舊廠房占地約 1,800 坪,

其中八百多坪廠房及土地,賣給松下科技,

處分利益 1.7 億元,

另外剩下近一千坪廠房則是出租,

年租金收入370 萬餘元,

使得獲利與 2016 年第一季相比、成長將近一倍,

其近 4季的 EPS 為 4.09,

以盈餘發放率 7 成來計算,

預期隔年的現金股利至少可發出 2.86 元(4.09×0.7)。

所以重新計算近 5 年平均現金股利則為 1.86 元,

便宜價為:1.86×16=29.76(元)

合理價為:1.86×20=37.2(元)

昂貴價為:1.86×32=59.52(元)

 

再加上崇友近幾年每季獲利相當穩定。

所以在 37元的價位提早買進,

即便在當時看來是相當高價,

結果崇友在 2018年最高價來到 60元,

投資人還能領得 3.1元的現金股利,

累積報酬率超過 7成,這筆交易可說是相當不錯。

圖表3-18 崇友(4506)近 5 年之近 4 季 EPS 變化
 

優點:

1. 動態調整價格門檻

公司需要在隔年 3月 15號前

公布上一個年度的獲利年報,

並且大多數的公司會一併公告今年股利訊息。

根據以上例子可以觀察到,

其實從前一年 5月公布第一季財報數據時,

我們就能夠推估隔年股利的發放狀況,

進而動態的調整便宜價、合理價及昂貴價的門檻。

懂得利用「逐季推估現金股利估價法」的投資人

早就搶先布局,而不是傻傻等待公司正式發布消息,

才爭先恐後的買進,幫其他人抬高股價。

 

2. 逐季追蹤反應獲利狀況

所謂的「買進並持有」策略

並非叫投資人買進後就將它置之不理,

由於外在市場一瞬萬變,

若投資人對持股毫無研究,

下場便是存股常變成「存骨」,住進套房。

所以投資人要學習觀察每個月的營收變化,

並且每季追蹤財報公布的獲利狀況,

才能了解公司是向上提升抑或是往下沉淪。

這樣一來,投資人可以從逐季追蹤獲利中,

提早發現獲利成長所帶來的股價

以及股利的雙重漲勢;

也能察覺公司未來衰退的隱憂,

避開股價下跌的風險。

 

缺點:

1. 賣出時機較不好掌握

拿建材營造股興富發(2542)來說,

其計算出來的昂貴價為182.4 元,

可是實際股價從來沒有超過百元;

以近五年來說最高價來到 83元,

最低價則來到 28.65 元。

其最高、最低的價差將近3 倍,

倘若以昂貴價的 182.4 元作為賣出決策,

投資人勢必躲不過這次的跌價損失。


事實上,我們從財報中就可以發現,

興富發在 2014年的EPS 為 11.44元,

而 2015年的 EPS便下滑至 7.06元,

到 2016年的 EPS僅剩 5.57 元。

從財務報表中可以明顯發現,建造成本飆漲,

使得毛利率下滑近 5 個百分點,

投資人對其未來獲利前景感到悲觀,

因此當年度股價遭受腰斬也不是太意外了,

所以以昂貴價作為賣出點未必合適(見圖表 3-19)

圖表3-19 興富發(2542)歷年資料
 

從現金股利估價法可以很明確的

計算出便宜、合理、昂貴三種價,

作為投資人買進、賣出的參考價格,

不過當面臨獲利變化劇烈的情況則會相當不一樣。

以興富發為例,在 2014 年的 EPS高達 10.85元,

所配發的現金股利為 7元,

但卻因為獲利逐年下滑到

2018年的 EPS僅剩 1.69 元(見圖表 3-20)

圖表3-20 興富發(2542)近 5 年 EPS 變化
 

雖然配發出 3.5 元的現金股利,

但面臨獲利可能持續衰退的狀況,

股價不可能超過高額的昂貴價,

甚至我們得逐步下修便宜價及合理價的數值,

所以建議讀者要逐季追蹤獲利狀況,

並且注重公司的獲利趨勢及獲利品質。


2. 無法確定便宜價是否該買進

反之,

許多公司的便宜價與目前股價差距甚大,

就拿製鞋大廠豐泰(9910)來說,

經過計算後其便宜價在 77 元,

可是股價長期都在 130元至 180元區間來回

那便宜價可說是永遠都不會到來;

倘若現在因為公司獲利而出現腰斬,

股價崩跌到 77 元以下,試問你該買進嗎?

所以,

估價公式所計算出來的便宜值只是參考數據,

重點還是得回歸分析基本面。

假使只是一次性的獲利減損,

並無損公司的長期競爭力,這樣才能安心進場。


我曾在粉絲團上作過一項投資調查,

結果有超過半數的人最想知道

「如何評估適當的買進/賣出價格」。

不過,學習價值投資之道不該採跳躍式,

而是循序漸進的。所以我先從第二章開始,

帶領大家選出好公司,

再來告訴大家內在價值與外在價格之間的關係,

最後才來教各位如何評估合適的進場價格,

找出相對好的獲利出場點。

最後,我整理出上述各種估價法的比較,

並且列出優缺點讓你們融會貫通(見圖表 3-21)

圖表3-21 各估價法之比較
 

更多資訊>>

 

本文及內文圖摘自:
《股海老牛專挑抱緊股,獲利穩穩賺一倍》
出版社:大是文化
作者:股海老牛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BELL)

 

 

更多買賣股心法,這些好文推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