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首圖來源 /Money錢)
退休後,若想月月領息,
銀行理專通常會推薦這 2種理財工具:
①月月配息保單、
②月配息債券基金。
然而,
這 2種方式真的能一路安心領息到終老嗎?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月配息保單適合做為退休規劃?
就以某張月月配息保單為例,
保險公司規定,
當保單帳戶價值裡的每單位淨值低於 8.3美元時,
當月就不撥回資金,
也就是說,
保戶那個月將沒錢可以領。
這擺明是保險公司在跟保戶說:
「你買了這張月月配息保單,
並不保證每月一定可以領到錢。
如果那個月沒有領到錢,你要自己想辦法。」
弔詭的是,
這張月配息保單不保證每月配息,
但卻「保證」給一筆最低身故保險金,
也就是身故一定可以領錢!
活著的時候不保證領錢,身故的時候卻保證一定領到錢,
請問這張月配息保單到底是為退休規劃?
還是為身故做規劃?
越配越不安!
領了配息卻賠上老本
既然月月配息保單不保證每月一定領得到錢,
那麼買月月配息的債券基金
會不會讓退休族領得安心一點呢?
「未必!很可能領了配息卻賠了老本。」
知名理財部落客效率理財王以 1檔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為例,
用其過去 15年實際配息與基金淨值變化做進一步說明。
假設王伯伯在 2003年 6月 30日,
拿500萬元退休金,買了這檔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
截至 2018 年 12月 28日,
15 年總共領了 520 萬元配息,
平均每月領息 2萬 7,988 元,看似領得不少。
但仔細看基金對帳單,
這檔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總市值卻從 500萬降到 386萬元,
等於 15年來本金減少了 114 萬元;
若把過去領的總配息加上基金市值,
相當於本利和為 907萬元,
換算成平均年化報酬率為 3.92%。
「從過去15 年配息金額來看,
這檔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在 2017年、2018 年,
配息金額下降到平均每月只配 2萬 2,000 元。
這是因為當基金淨值下降,
基金公司會調降配息金額,
王伯伯領到的錢當然就會跟著減少。」
因此,效率理財王強調,
不能單看高收益債券基金配息率,
重點還是要看基金總報酬,
若總報酬率高,代表投資本金變多,
那就不一定要靠配息才能過活,
也可以每年固定把賺到的資本利得賣掉一部分,
當作該年度的退休生活費,這也是一種現金流的概念。
用0050 存退休金
配息+價差可賺進900 萬
效率理財王就以元大台灣50 ETF(0050)為例,
若王伯伯 15年前拿 500萬元退休金買台灣 50ETF,
雖然總共只領到 382萬元現金股息,
領息總金額遠遠少於那檔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
但 0050 的總市值卻在 15年內,
從 500 萬暴增到1,018 萬元,
也就是過去這15年來,
王伯伯不只靠 0050領取了 382 萬元現金股利,
還賺到 518 萬元價差,
等於 15 年間配息加上價差
總共賺了900 萬元,
而且本金一毛不少!
也就是說,若 15年前甲乙兩人各自拿500萬元買
0050 ETF 和某檔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
15 年後總報酬足足差了500 萬元!
從月配息基金與 0050 比較表,
效率理財王歸納出一個退休金月月領的新觀念:
退休族想要月月領錢,
不是只有重押「1 張配息保單」
或「1 檔配息基金」這 2個選項,
而是應該拋棄這 2個選項,改採第3 個最新的退休金提領法,
也就是利用「3 桶水」的概念,
以「配息+提領部分資產」當作退休金來源,
才能讓退休金變長壽,一路安心領到100 歲。
那要如何打造出「3 桶水長壽退休金」呢?
效率理財王建議依照以下方法執行:
第 ➊ 桶水 生活帳戶
生活費+緊急支出+醫療費
假設王伯伯 65歲退休時,
總共有 1千萬元資產,
可以先拿 100萬元放進生活帳戶,
也就是第1 桶水。
這100 萬元也要根據資金用途做分配:
其中 20萬元當醫療費(放定存)、
20萬元當緊急預備金(放定存)、
60萬元當退休後頭 2年生活費;
而 60萬元可以再分成兩半,
30萬放定存,30 萬放活存,
每月自己提領 2萬 5千元當生活費。
生活帳戶也要做好資金配置,
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專款專用,
例如每個月確定有 2萬 5千元生活費自由運用,
萬一需要看病或需要買其他用品,
還有醫療費與緊急備用金可以派上用場,
而不會排擠到必要生活費。
第 ➋ 桶水 長期投資帳戶
持續養大退休金庫
退休金扣除 2年生活費後,
剩餘資金要用來做長期投資,
養大退休金庫,這部分就是第2桶水。
例如王伯伯把 1千萬退休金中的 100萬元
放進生活帳戶後,
剩下的 900萬元就放進投資帳戶,
可以用來買0050、0056 等ETF,
如果真的對配息基金情有獨鍾,
也可以買月配息債券基金。
第 ➌ 桶水 配息帳戶
累積配息 再轉入生活帳戶
由於 0050、0056、配息債券基金每年都會配息,
當領到配息後,一定要立刻把錢從投資帳戶轉出來,
放進另一個專門累積配息的帳戶,當作第3 桶水。
而這個配息帳戶裡的錢,
只放定存不再投資,
主要的用途就是用來彌補
第1桶水(生活帳戶)的資金缺口。
例如第1桶水(生活帳戶)原本有 100萬元,
2年後花到只剩 30萬元,
這時就要把第 3桶水,
也就是將配息帳戶裡的錢轉進生活帳戶。
若第 3桶水的配息金額還無法
彌補第 1桶水的資金缺口,
就可以將第 2桶水裡長期投資的
ETF或配息基金賣掉一部分,變現當作生活費。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心情不會跟著
ETF股價或債券基金淨值漲跌焦慮不安,
並且可以確保未來 2年的生活費無虞。
只要好好活用這 3桶水,
同樣可以達到月月有錢領的退休理財目標,
還能更安心地度過退休生活。
畢竟退休了就是要心安、睡好、夠健康,
讓錢繼續幫你工作,因為錢不必退休,
還可以越工作越長壽,
這才是最理想的退休金提領計劃!
本文由 Money 錢 141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BELL)
想看更多,歡迎詳閱